电动低噪短距起降连翼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202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低噪短距起降连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前翼(2),其为平直梯形翼,位于机身上方;后翼(4),其为前掠上反机翼,位于机身下方;端板(3),其将前翼(2)和后翼(4)的翼尖连在一起,构成盒型结构;垂尾(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包括:继承了连翼式飞机优秀的结构性能;通过滑流偏转动力增升实现了短距起降能力;电动螺旋桨推力装置和置于机尾内部的发电机组有效降低了飞机整体的噪音水平;动力系统的备份设计使得飞机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保证了短距起降和巡航时的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均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且整体上较为简单,容易实现,建造和使用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低噪短距起降连翼飞机,属于航空飞行器中固定翼飞机设计

技术介绍
连翼布局飞机在气动和结构上均有明显优势。气动特性看,连翼布局有效的减弱了飞机诱导阻力,往往具有很高的升阻比,因此能获得高效的巡航性能,节省燃油或增加航程。结构上看,连翼布局的盒型结构整体强度好,降低了对局部结构强度的要求,大大节省了结构质量,从而增加有效载荷。但是,对于常规飞机来说,气动和结构性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提升,而在更为重要的起降性能和噪音控制上,连翼布局并未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民用和军用领域连翼布局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所述弱点,提供了一种电动低噪短距起降连翼飞机的技术方案,在连翼布局的基础上综合了独特的动力系统和滑流偏转动力增升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连翼布局设计中,前翼为平直梯形机翼,后翼为前掠,前翼和后翼在翼尖处通过一个端板连接,圆形机身位于前翼和后翼构成的盒形空间的中间。前翼前缘安装四台电动螺旋桨,左右各两台,螺旋桨的滑流覆盖大部分的前翼翼面和前翼后缘的全翼展襟翼,螺旋桨的高速滑流可有效提高机翼和襟翼的效能,即动力增升,从而实现短距起降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低噪短距起降连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前翼(2),其为平直梯形翼,位于机身上方,后翼(4),其为前掠上反机翼,位于机身下方,端板(3),其将前翼(2)和后翼(4)的翼尖连在一起,构成盒型结构,垂尾(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军刘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