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车辆安全
,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被动安全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的铁路车辆防爬吸能装置是为了尽量减小由于各种人为错误和运行环境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碰撞事故的损失。碰撞过程中,当车钩达到最大行程并剪断脱落后,车辆端部的防爬齿板开始接触并啮合,防止车辆爬车,同时吸能管通过压溃变形来吸收动能。但是,碰撞时发生接触的防爬齿板是完全相同的,必须在防爬齿上下强制错位后才能完全啮合,由此产生巨大的垂向弯矩迫使导向管和吸能管弯曲,这种初始缺陷进一步扩展,使得吸能效果骤减,不能有效的防止爬车现象,并且现有防爬吸能装置没有限制车辆横向移动的防偏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爬防偏吸能装置,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的防爬吸能装置在防爬、防偏和抗弯功能方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爬防偏吸能装置,包括防爬齿板、吸能管和安装座,其特征是:抗弯导向管的一端焊接在防爬齿板的后端,另一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过安装座中间的环形孔,膨胀吸能管套在抗弯导向管壁厚较薄的位置,一端紧贴安装座;防爬齿板为整体结构,中间设有沟槽,两边齿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爬防偏吸能装置,包括防爬齿板、吸能管和安装座,其特征是:抗弯导向管(3)的一端焊接在防爬齿板(1)的后端,另一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过安装座(5)中间的环形孔,膨胀吸能管(4)套在抗弯导向管(3)壁厚较薄的位置,一端紧贴安装座(5);防爬齿板(1)为整体结构,中间设有沟槽,两边齿位错开;外部压溃吸能管(2)为整体式变截面壳体,两端分别与防爬齿板(1)的后端和安装座(5)固结,表面开有横向和垂向引导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肖守讷,鲁连涛,柳忠彬,卢毓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