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411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置,其是抛光电机靠气压的平衡自动锁紧定位的机构;气压的平衡自动锁紧定位的机构,其包括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抛光轮、PLC控制系统,进给控制气缸连接磨轮电机座,PLC控制系统控制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带动抛光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减少了操作工调整机器的频次,提高了玻璃的加工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双直边磨边机精抛光的一种新型装置,具体涉及它 对抛光电机的进给形式进行了有效控制的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置
技术介绍
双直边磨边机抛光装置的进给,原来是靠气缸自由状态下的设定压力来控 制进给动作,其最终位置还是靠人工调整,因抛光轮工作一段时间后磨轮有 一定磨损,需进一步的再调整。这样增加了操作工人的调整频次,对操作工 的技能又有较严格的要求。且抛光的质量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调整磨轮的 磨削位置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种情况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 置,其减少了操作工调整机器的频次,提高了玻璃的加工精度,同时也提高 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置,其包括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座、磨轮电机、抛光轮、PLC控制系统,进给控制气缸连接磨轮电机座,PLC控制系统控 制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座上的磨轮电机带动抛光轮。本技术是将原来抛光磨轮电机的进给位置靠人工调整改为气动自动 调整,需加工的玻璃进入抛光位置时,气缸在PLC的控制下进入工作状态, 且通过气压的作用使磨轮电机固定在需要的位置进行工作,当被加工的玻璃 脱离磨轮位置时,PLC下达指令使磨轮气缸退回到空档的位置,等待下一个工 作循环。本技术同时安装在每台机器的粗抛光、半精抛光、精抛光部位。本技术结构合理,减少了操作工调整机器的频次,提高了玻璃的加工 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参考图1进行说明本技术气缸1与控制元件2经连接块6与拖板5连接,带动电机3 进行水平方向运动。电机3的旋转带动磨轮4以同速旋转达到磨削目的。本技术的控制系统,是靠PLC与气体元件的联合运用,达到使磨轮 电机进给或停止的目的。当需加工的玻璃进入到抛光磨轮部位时控制气缸通过电磁阀的节制,对 被加工的玻璃进行均匀抛光及自动补偿的工作,工作状态结束,磨轮电机靠 电磁阀及带有背压得气路使气缸带动磨轮组微退及停止进入等待状态。 一个 工作程序结束。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 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座、磨轮电机、抛光轮、PLC控制系统,进给控制气缸连接磨轮电机座,PLC控制系统控制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座上的磨轮电机带动抛光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置,其是抛光电机靠气压的平衡自动锁紧定位的机构;气压的平衡自动锁紧定位的机构,其包括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抛光轮、PLC控制系统,进给控制气缸连接磨轮电机座,PLC控制系统控制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带动抛光轮。本技术结构合理,减少了操作工调整机器的频次,提高了玻璃的加工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4B47/00GK201220370SQ20072031170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万军, 敏 胡, 韩仲东 申请人:杭州博士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直边磨边机气动抱刹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座、磨轮电机、抛光轮、PLC控制系统,进给控制气缸连接磨轮电机座,PLC控制系统控制进给控制气缸,磨轮电机座上的磨轮电机带动抛光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军胡敏韩仲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士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