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208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本体为前后对称件,在本体左部竖直开有一个进水腔,进水腔顶部开有一个腰型孔;本体左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开有进水小孔,进水小孔与进水腔相通;本体中部竖直开有一个通孔,通孔为八段式阶梯孔,从上往下以依次为第一至第八孔段,除第三孔段外,其余七个孔段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第三孔段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孔段的中心线向前偏移;通孔第四孔段的孔径最小,其第一、二和三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其第五、六、七和八孔段的孔径依次增大,且第五孔段通过第一水道孔与进水腔连通。本水泵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水泵叶轮和传动轴的通孔,并在水泵体上相应设有水道孔,这样就能实现向发动机提供冷却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舷外机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
技术介绍
舷外机是一种悬挂在舟、艇艉板上,能推动舟、艇航行的可卸式动力装置,亦称操舟机、挂机,它主要是由发动机和传动、操作、悬挂装置及推进器等组成,并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噪音小等特点,特别适于在内河及近海使用。舷外机工作时,需要通过水泵总成进行供水冷却。同时,水泵总成主要通过水泵叶轮及水道孔实现供水,这时就需要水泵体来安装水泵叶轮,并在水泵体上相应设置水道孔,且水泵体还要能同时安装传动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欲在它上面安装水泵叶轮和传动轴,并在水泵体上相应设置水道孔,以便实现供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包括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为前后对称件,在本体(I)左部竖直开有一个顶部闭合、底部开口的进水腔(Ia),该进水腔顶部沿本体(I)的对称中心线开有一个腰型孔(Ib);所述本体(I)左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开有进水小孔(Ic),该进水小孔(Ic)与所述进水腔(Ia)相通;所述本体(I)中部竖直开有一个通孔(Id),该通孔(Id)为八段式阶梯孔,从上往下以依次为第一至第八孔段,除第三孔段外,其余七个孔段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第三孔段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孔段的中心线向前偏移,该偏移量(P)为1.5至3_ ;所述通孔(Id)第四孔段的孔径最小,其第一、二和三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其第五、六、七和八孔段的孔径依次增大,且第五孔段通过左低右高的第一水道孔(Ie)与所述进水腔(Ia)连通;所述本体(I)中部的下端为圆柱段,所述通孔(Id)的第七和八孔径段设在该圆柱段上;所述通孔(Id)第四孔段所在的台阶段上开有一个第二水道孔(If),且通孔(Id)第二孔段与水平设置的第三水道孔(Ig)内端相通,该第三水道孔的外部与进水下接头安装孔(Ih)的下端连通。装配时,本体(I)中部的顶端与上筒体组件固定连接,该本体(I)中部的底端与下箱体固定连接。同时,传动轴穿在所述本体(I)的通孔(Id)中,该通孔(Id)的第七、八孔段装有用于支撑该传动轴的轴承,并在通孔(Id)的第三孔段中装有水泵叶轮,该水泵叶轮同时套装在传动轴上,并在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且通孔(Id)的第二孔段中装有用于密封的水泵盖。另外,所述进水下接头安装孔(Ih)中安装有进水下接头。供水时,外界的水首先通过所述进水小孔(Ib)进入进水腔(Ia)内,其次通过第一水道孔(Ie)进入所述通孔(Id)的第五孔段中,再通过所述第二水道孔(If)进入通孔(Id)的第三孔段内,经过水泵叶轮的偏心挤压后通过水泵盖底面上的水道孔进入水泵盖内腔(图中未画出),再经过水泵盖侧面上的水道孔(图中未画出)进入所述水泵体第三水道孔(Ig)中,最后进入进水下接头安装孔(Ih)内,并通过进水管向发动机供水,以便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采用以上结构,本水泵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水泵叶轮和传动轴的通孔(Id),并在水泵体上相应设有水道孔,这样就能实现向发动机供水。在本技术中,所述本体(I)左部为左小右大的尖形部,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水流阻力。该本体(I)左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开有16个进水小孔(Ib),每侧的16个进水小孔(Ib)呈四行四列矩阵布置。作为优选,所述偏移量(P)为2mm。有益效果:本水泵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水泵叶轮和传动轴的通孔(Id),并在水泵体上相应设有水道孔,这样就能实现向发动机供水,且本体(I)左小右大的尖形设计有利于减少水流阻力,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仰视图;图6为图4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6所示,一种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包括本体1,该本体I为前后对称件,并由铝合金压铸成型。所述本体I的左部竖直开有一个进水腔la,该进水腔Ia的顶部闭合、底部开口,且进水腔Ia顶部沿本体I的对称中心线开有一个腰型孔lb。所述本体I左部为左小右大的尖形部,该本体I左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开有16个进水小孔lb,每侧的16个进水小孔Ib呈四行四列矩阵布置。所述本体I的中部竖直开有一个通孔ld,该通孔Id为八段式阶梯孔,从上往下以依次为第一至第八孔段,除第三孔段外,其余七个孔段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通孔Id的第三孔段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孔段的中心线向前偏移,该偏移量P为1.5至3mm,且偏移量P优选为2mm。如图1至6所示,所述通孔Id第四孔段的孔径最小,其第一、二和三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其第五、六、七和八孔段的孔径依次增大,且第五孔段通过左低右高的第一水道孔Ie与所述进水腔Ia连通。所述本体I中部的下端为圆柱段,所述通孔Id的第七和八孔径段设在该圆柱段上,且圆柱段的外圆面开有两个用于套装O型圈的环形槽lk。所述通孔Id第四孔段所在的台阶段上开有一个圆弧形的第二水道孔If,且通孔Id第二孔段与水平设置的第三水道孔Ig内端相通,该第三水道孔的外部与进水下接头安装孔Ih的下端连通。如图1至6所示,在以上结构中,所述通孔Id的第一孔段为定位止口段,并用于对上筒体组件进行定位,第二孔段用于安装水泵盖,第三孔段用于安装水泵叶轮,第四孔段用于供传动轴穿过,第五孔段用于供水通过,第六孔段用于安装油封,以便实现封水和封油,第七和八孔段则用于安装支撑传动轴的轴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包括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为前后对称件,在本体(I)左部竖直开有一个顶部闭合、底部开口的进水腔(Ia),该进水腔顶部沿本体(I)的对称中心线开有一个腰型孔(Ib);所述本体(I)左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开有进水小孔(Ic),该进水小孔(Ic)与所述进水腔(Ia)相通; 所述本体(I)中部竖直开有一个通孔(Id),该通孔(Id)为八段式阶梯孔,从上往下以依次为第一至第八孔段,除第三孔段外,其余七个孔段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第三孔段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孔段的中心线向前偏移,该偏移量(P)为1.5至3_ ;所述通孔(Id)第四孔段的孔径最小,其第一、二和三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其第五、六、七和八孔段的孔径依次增大,且第五孔段通过左低右高的第一水道孔(Ie)与所述进水腔(Ia)连通;所述本体(I)中部的下端为圆柱段,所述通孔(Id)的第七和八孔径段设在该圆柱段上; 所述通孔(Id)第四孔段所在的台阶段上开有一个第二水道孔(If),且通孔(Id)第二孔段与水平设置的第三水道孔(Ig)内端相通,该第三水道孔的外部与进水下接头安装孔(Ih)的下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左部为左小右大的尖形部,该本体(I)左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开有16个进水小孔(Ib),每侧的16个进水小孔(Ib)呈四行四列矩阵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P)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舷外机的水泵体,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前后对称件,在本体(1)左部竖直开有一个顶部闭合、底部开口的进水腔(1a),该进水腔顶部沿本体(1)的对称中心线开有一个腰型孔(1b);所述本体(1)左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开有进水小孔(1c),该进水小孔(1c)与所述进水腔(1a)相通;所述本体(1)中部竖直开有一个通孔(1d),该通孔(1d)为八段式阶梯孔,从上往下以依次为第一至第八孔段,除第三孔段外,其余七个孔段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第三孔段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孔段的中心线向前偏移,该偏移量(P)为1.5至3mm;所述通孔(1d)第四孔段的孔径最小,其第一、二和三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其第五、六、七和八孔段的孔径依次增大,且第五孔段通过左低右高的第一水道孔(1e)与所述进水腔(1a)连通;所述本体(1)中部的下端为圆柱段,所述通孔(1d)的第七和八孔径段设在该圆柱段上;所述通孔(1d)第四孔段所在的台阶段上开有一个第二水道孔(1f),且通孔(1d)第二孔段与水平设置的第三水道孔(1g)内端相通,该第三水道孔的外部与进水下接头安装孔(1h)的下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毅王宏周林陈勋利苏进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