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8409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0:55
一种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加强杆及固定件,加强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连接杆的第二端,固定件将加强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U形,不使用时,将固定件拆下,枢转加强杆将加强杆收容于第一支撑杆内,枢转第一支撑杆将第一支撑杆及加强杆一起收容于连接杆内。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架装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及彼此枢转连接,且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U形,进而可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加强杆均收容于连接杆内,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撑太阳能模组的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一般利用金属杆焊接而成,这种方式焊接而成的支架在运输时占用空间,不利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收起以方便运输的支架装置。一种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加强杆及固定件,加强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连接杆的第二端,固定件将加强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U形,不使用时,将固定件拆下,枢转加强杆将加强杆收容于第一支撑杆内,枢转第一支撑杆将第一支撑杆及加强杆一起收容于连接杆内。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及彼此枢转连接,且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 面呈U形,进而可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加强杆均收容于连接杆内,便于运输。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收起时的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加强杆及固定件,加强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连接杆的第二端,固定件将加强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U形,不使用时,将固定件拆下,枢转加强杆将加强杆收容于第一支撑杆内,枢转第一支撑杆将第一支撑杆及加强杆一起收容于连接杆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括一螺栓及一与螺栓配合的螺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枢转第二支撑杆可将第二支撑杆收容于连接杆内。全文摘要一种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加强杆及固定件,加强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连接杆的第二端,固定件将加强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U形,不使用时,将固定件拆下,枢转加强杆将加强杆收容于第一支撑杆内,枢转第一支撑杆将第一支撑杆及加强杆一起收容于连接杆内。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及彼此枢转连接,且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U形,进而可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加强杆均收容于连接杆内,便于运输。文档编号H01L31/045GK103187463SQ20111045067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陆恺民, 石戍刚 申请人:富昱能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杆、加强杆及固定件,加强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杆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连接杆的第二端,固定件将加强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及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U形,不使用时,将固定件拆下,枢转加强杆将加强杆收容于第一支撑杆内,枢转第一支撑杆将第一支撑杆及加强杆一起收容于连接杆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恺民石戍刚
申请(专利权)人:富昱能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