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481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性更好的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其包括下部墙托,上夹墙板和连接在上夹墙板和下部墙托之间的预压机构,由上夹墙板和下部墙托限定出一墙体容纳空间,预压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架杆和右架杆,左架杆、右架杆的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悬挂连杆,悬挂连杆与上夹墙板可转动连接,左架杆、右架杆的下端分别与下部墙托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下端的下转动连接点处于位于上端的上转动连接点的外侧,起吊机构的吊点通过吊点分配机构分配至设置于左架杆、右架杆中部的分吊点,起吊时,墙体重力通过预压机构传动使其上夹墙板具有向下部墙托运动的趋势,将火道墙夹紧在上夹墙板和下部墙托之间,结构简便巧妙,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阳极焙烧火道墙大修施工工具,尤其是一种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碳素焙烧炉的设计是5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火道墙采用砖砌筑结构,经历了半个世纪,并为大多数碳素厂所采用,随着生产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的一些技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第一,边火道墙向外突出或整体倾斜,使料箱变窄,装出炉困难;第二,中间火道向内外凹陷,使火道变窄,影响热流气体的流动和燃烧效果;第三,火道墙裂缝严重,导致漏风漏料,影响产品质量,增大热能损耗,破损比较严重的火道墙必须进行中修、大修。通常情况下,国内目前大修炉墙均采用在炉室内部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考虑安全因素,需搭设脚手架和施工平台,且要反复安装、拆卸和移动平台和脚手架,操作不方便。例如某厂一条火道墙长度约5398mm,宽度约530mm,高度约5039mm,总质量约18t,拆除一条火道墙大约需要7 8小时,重新砌筑需24小时左右,拆除并重砌一条火道墙就必须零星搬运近36t的材料。这不仅给修炉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给车间的正常生产增加难度。特别是环式焙烧炉是以循环方式作业,留给维修、拆除、重砌火道墙的时间非常紧张,通常在炉温还有80°C 90°C时就必须开始刨修,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反过来又影响施工质量,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有人提出了设计专门的火道墙大修车间,大修车间配备有天车,预先逐条砌筑好火道墙,再逐条整体吊运至焙烧炉进行安装,以改善施工条件。目前的火道墙大修车间配备的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是这样的:其包括两个提升框架,每个提升框架的上梁及下梁设有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下固定孔的内侧设有嵌入体,在提升框架的上梁的中部设有吊装孔,吊装时将两个提升框架分别固定在整体火道墙的两侧,整体火道墙的底层为带有与嵌入体相匹配凹槽的异型砖,将嵌入体插入到凹槽内,紧固件穿过上固定孔、下固定孔、嵌入体和异型砖后固定,最后通过吊装孔进行吊运。由于火道墙属于长、高、窄的墙体结构,在进行整体吊运时,如果作业不慎,很容易造成墙体的开裂,影响墙体强度,导致目前有的厂家未能真正将整体吊具运用于实际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好的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包括下部墙托,上夹墙板和连接在上夹墙板和下部墙托之间的预压机构,由上夹墙板和下部墙托限定出一墙体容纳空间,所述预压机构用于与起吊机构连接,在起吊时,作用于下部墙托的墙体重力通过预压机构传动使其上夹墙板具有向下部墙托运动的趋势。所述预压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架杆和右架杆,左架杆、右架杆的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悬挂连杆,悬挂连杆与上夹墙板可转动连接,左架杆、右架杆的下端分别与下部墙托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下端的下转动连接点处于位于上端的上转动连接点的外侧,起吊机构的吊点通过吊点分配机构分配至设置于左架杆、右架杆中部的分吊点。所述预压机构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墙体容纳空间的两侧,两组预压机构在上转动连接点和下转动连接点处共用转轴。所述左架杆和右架杆的下端设计为吊钩状。所述吊点分配机构为连接在左架杆和右架杆的分吊点之间的弹性挂臂,弹性挂臂的中部设置有弧形弯曲部,以弧形弯曲部的中心为吊点。所述吊点分配机构为连接在左架杆和右架杆的分吊点之间的钢丝绳。所述悬挂连杆铰接在上夹墙板上对称设置的铰接座上。所述下部墙托包括位于墙体容纳空间两侧的一对夹板,夹板包括用于贴靠墙体的立板和与上夹墙板相对的托板,夹板之间通过穿墙轴相互连接,预压机构通过所述穿墙轴与下部墙托相互连接。所述穿墙轴上连接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位于立板的外侧。所述上夹墙板为开口朝向下部墙托的U型板,U型板包括用于贴靠墙体的面板和面板两侧的侧板,侧板上连接有拉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起吊时利用墙体重力将火道墙夹紧在上夹墙板和下部墙托之间,结构简便巧妙,稳定、可靠,吊装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吊装工具与火道墙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吊装工具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其中拉索未示出)。图4是一种火道墙吊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中标记为,1-下部墙托,2-上夹墙板,3-预压机构,4-弹性挂臂,5-钢丝绳,6-拉索,7-墙体容纳空间,8-火道墙,9-起吊机构,11-夹板,12-穿墙轴,13-挡板,20铰接座,21-面板,22-侧板,31-左架杆,32-右架杆,33-转轴,34-悬挂连杆,35-下转动连接点,36-下转动连接点,37-上转动连接点,38-上转动连接点,39-分吊点,40-弧形弯曲部,90-吊点,111-立板,112-托板,113-筋板,201-固定梁,202-压板,203-顶紧螺栓,204-下部托板,205-吊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包括下部墙托1,上夹墙板2和连接在上夹墙板2和下部墙托I之间的预压机构3,下部墙托1、上夹墙板2具有与墙体长度适配的长度,由上夹墙板2和下部墙托I限定出一墙体容纳空间7,所述预压机构3用于与起吊机构9连接,在起吊时,作用于下部墙托I的墙体重力通过预压机构3传动使其上夹墙板2具有向下部墙托I运动的趋势。在重力作用下,火道墙8被上夹墙板2和下部墙托I上下夹紧,从而使得墙体稳定不开裂,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而且预压机构3在下部墙托I受到重力作用的同时就会发挥作用,而现有的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通常是依靠设置于墙体两侧的框架对墙体进行夹紧,结构笨重,为了不破坏火道墙的结构,两片框架只能依靠位于上端和下端的连接螺栓相互拉紧而夹住墙体,由于墙体高度很高,墙体中部易因吊装过程的震动而出现开裂,本技术的工具则完全避免了这样的情况。为了夹紧墙体后再起吊来保证安全性,常规的设计思路是设计可以调压紧的压板作为上夹墙板,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在吊具上端设置固定梁201和与固定梁201活动连接的压板202,压板202通过顶紧螺栓203与固定梁201连接,下部托板204通过吊杆205与固定梁201连接,固定梁201用于与起吊机构连接。但与上述方案相比,利用重力自动夹紧的方法不仅简便,而且可靠。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可以得出多种预压机构3的设计方案。以下给出一种专利技术人认为较为简洁的机构:所述预压机构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架杆31和右架杆32,左架杆31、右架杆32的上端通过转轴33连接有悬挂连杆34,悬挂连杆34与上夹墙板2可转动连接,左架杆31、右架杆32的下端分别与下部墙托I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下端的下转动连接点35、36处于位于上端的上转动连接点37、38的外侧,起吊机构9的吊点90通过吊点分配机构分配至设置于左架杆31、右架杆32中部的分吊点39。应用一组所述的预压机构3即可实现所述的自动夹紧,为使得吊具的结构更稳定,所述预压机构3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墙体容纳空间7的两侧,两组预压机构3在上转动连接点37、38和下转动连接点35、36处共用转轴33。通常在砌筑火道墙8时,先安装下部墙托1,所述左架杆31和右架杆32的下端设计为吊钩状,可以方便地与下部墙托I钩挂连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左架杆31和右架杆3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其特征是:包括下部墙托(1),上夹墙板(2)和连接在上夹墙板(2)和下部墙托(1)之间的预压机构(3),由上夹墙板(2)和下部墙托(1)限定出一墙体容纳空间(7),所述预压机构(3)用于与起吊机构(9)连接,在起吊时,作用于下部墙托(1)的墙体重力通过预压机构(3)传动使其上夹墙板(2)具有向下部墙托(1)运动的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其特征是:包括下部墙托(1),上夹墙板(2)和连接在上夹墙板(2)和下部墙托(I)之间的预压机构(3),由上夹墙板(2)和下部墙托(I)限定出一墙体容纳空间(7 ),所述预压机构(3 )用于与起吊机构(9 )连接,在起吊时,作用于下部墙托(I)的墙体重力通过预压机构(3 )传动使其上夹墙板(2 )具有向下部墙托(I)运动的趋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预压机构(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架杆(31)和右架杆(32 ),左架杆(31)、右架杆(32 )的上端通过转轴(33)连接有悬挂连杆(34),悬挂连杆(34)与上夹墙板(2)可转动连接,左架杆(31)、右架杆(32)的下端分别与下部墙托(I)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下端的下转动连接点(35、36)处于位于上端的上转动连接点(37、38)的外侧,起吊机构(9)的吊点(90)通过吊点分配机构分配至设置于左架杆(31)、右架杆(32)中部的分吊点(3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预压机构(3)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墙体容纳空间(7)的两侧,两组预压机构(3)在上转动连接点(37、38)和下转动连接点(35、36)处共用转轴(33)。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整体吊装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左架杆(31)和右架杆(32)的下端设计为吊钩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来车金平邓文杨求思任均民李勇陈泽华贺磊万洪胜石强孙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