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40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包括斜盘、齿轮以及与传动轴连接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外围套接控制环,控制环的边缘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连接固定有滑动杆的连接端头,滑动杆的另一侧与摇臂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磨头的驱动结构上,装配简单,维修方便,传动效率高,而且减轻重量,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光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抛光磨头的摆动驱 动结构。技术背景目前,现有技术的拋光磨头一般是传动轴连接控制阀摇臂带动锥齿 轮,再通过与磨轮相连接的摆角进行动力传送的, 一般是通过一个锥齿轮 带动二个摆角,这种结构的传动机构有三个传动副,其传动效率低、同时装配要求高,维护复杂麻烦,成本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8247732、 申请日为1998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抛光磨头的技术专利,它 涉及一种抛光磨头,包括主轴,主轴的固定盖,磨头座及砂轮,其特征在 于它还包括一大锥齿轮,其与固定盖连接; 一主轴的联轴器,联轴器与 磨头座连接; 一圆形砂轮座,砂轮设在圆形砂轮座上; 一转轴,在转轴上 设有轴承座,圆形砂轮座与转轴及轴承座相配合,轴承座与磨头座连接, 在转轴上还设有一小锥齿轮,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啮合;再如中国专利申 请号为99233275、申请日为1999年5月5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行星轮式抛光 磨头的专利,它由传动系统、磨轮组件组成,中心管轴、外管轴、中间管 轴同轴套装,外管轴与中间管轴用导向平键联接,中心管轴装于中间管轴 内,其上部装进水嘴,下端装中心锥齿轮,中间管轴的下端法兰与转轮用 螺栓刚性联接,转轮组件由中心锥齿轮、行星锥齿轮、磨轮轴轴承、磨轮、 转轮等组成。该专利是一种行星轮式抛光磨头,其中心管轴、外管轴、中 间管轴同轴套装,适用于对石材板和陶瓷板表面的研磨抛光。但同样具有 上述结构复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 简单、可有效减少传动副,提高传动效率,成本低省电的抛光磨头的摆动 驱动结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抛光磨头 的摇臂摆动驱动机构,包括斜盘、齿轮以及与传动轴连接的摇臂,其特征 在于,所述传动轴外围套接控制环,控制环的边缘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连 接固定有滑动杆的连接端头,滑动杆的另一侧与摇臂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控制环边缘周向分布的连接端头上 设置有凹槽,滑动杆置于凹槽中并与其构成凹凸配合结构,滑动杆通过螺 栓固定于连接端的凹槽内。所述连接端头沿控制环的外圆周等径均匀分布。所述连接端头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斜盘设置在控制环与传动轴之间,斜盘与控制环之间形成间隙, 其内固定有球轴承。所述摇臂内置滑槽,滑槽内设有双滑块结构将滑动杆的端部夹于滑槽中。所述齿轮设置在斜盘的上方并通过螺栓固定。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控制环边缘周向分布的连接端头与滑动杆一一对 应相连接,取消了锥齿轮的传动方式,减少了一个运动副,结构更为简单, 传动效率更高,与传统结构相比,省电更为明显同时减轻了重量,成本也 大为降低;与此同时原有技术的磨轮只能采用偶数,而现有可按需设置任意个,装配更为简单,维修也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摆动磨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侧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斜盘2、齿轮3、传动轴4、摇臂5、控制 环6、球轴承7、滑动杆8、连接端头9、凹槽10、滑槽11、双 滑块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包 括斜盘l、齿轮2以及与传动轴3连接的摇臂4,传动轴3外围套接控制 环5,斜盘1设置在控制环5与传动轴3之间,斜盘1与控制环5之间形 成间隙,其内固定有球轴承6,齿轮设2置在斜盘1的上方并通过螺栓固 定。控制环5的边缘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连接固定有滑动杆7的连接端头 8,滑动杆7的另一侧与摇臂4滑动连接,摇臂4内置滑槽10,滑槽10 内设有双滑块结构11将滑动杆7的端部夹于滑槽中,控制环5边缘周向 分布的连接端头8上设置有凹槽9,滑动杆7置于凹槽9中并与其构成凹 凸配合结构,滑动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端的凹槽9内,连接端头8沿控 制环5的外圆周等径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头8的数量为六个。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滑动杆与连接端头的连接除 了通过螺栓连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轴、螺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 还可做多种修改和变化,在不脱离技术的精神下,都在本技术所 要求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包括斜盘、齿轮以及与传动轴连接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外围套接控制环,控制环的边缘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连接固定有滑动杆的连接端头,滑动杆的另一侧与摇臂滑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控制环边缘周向分布的连接端头上设置有凹槽,滑动杆置于凹槽 中并与其构成凹凸配合结构,滑动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端的凹槽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沿控制环的外圆周等径均匀分布。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的数量为六个。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斜盘设置在控制环与传动轴之间,斜盘与控制环之间形成间 隙,其内固定有球轴承。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摇臂内置滑槽,滑槽内设有双滑块结构将滑动杆的端部夹于滑槽 中。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齿轮设置在斜盘的上方并通过螺栓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包括斜盘、齿轮以及与传动轴连接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外围套接控制环,控制环的边缘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连接固定有滑动杆的连接端头,滑动杆的另一侧与摇臂滑动连接。本技术适用于磨头的驱动结构上,装配简单,维修方便,传动效率高,而且减轻重量,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文档编号B24B47/16GK201168909SQ20082004401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王耀鸿, 邓绍军, 霍锦荣, 鲁国华 申请人:佛山市德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光磨头的摇臂摆动驱动结构,包括斜盘、齿轮以及与传动轴连接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外围套接控制环,控制环的边缘周向分布有三个以上连接固定有滑动杆的连接端头,滑动杆的另一侧与摇臂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国华邓绍军霍锦荣王耀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