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主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供能电缆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旋转地支承在下部结构上的上部结构之间的布置结构,上部结构相对于下部结构具有大约360度的旋转角。在此,上部结构的旋转最大可以是一整圈,在此之后进一步的旋转运动,无论多大,都必须按照相反方向进行。其基于为露天采矿设备的使用位置所提出的技术而实现。除了在露天采矿设备中使用,还适合在堆置场设备例如堆置场给料设备和堆置场回收利用设备中使用。
技术介绍
文件SU I 023 489 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旋转地支承在下部结构上的上部结构之间自由铺设供能电缆的解决方案,其中电缆附加挂在旋转环上,其中电缆形成两个垂入下部结构内部中的环。旋转环与该上部结构在运动学方面这样连接,使得旋转环与电缆环的在旋转环上固定的线束以一摆动角运动,该摆动角相对于旋转部分与在其上固定的电缆环的线束同时摆动的角度相比小两倍。使用旋转电缆鞍代替所述环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供能电缆在固定下部结构的上部区域通过固定安装的电缆鞍插到下部结构中,并通过悬空的电缆环以尽可能大的活动半径在上部结构的中 ...
【技术保护点】
供能电缆(1)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4)和可旋转地支承在该下部结构上的上部结构(2)之间的布置结构,具有在所述下部结构(4)和所述上部结构(2)之间为了传递旋转运动而设置的旋转柱(3),所述供能电缆(1)在所述下部结构(4)的相应一个固定安装的电缆鞍(5)和可旋转的所述上部结构(2)之间附加地在可旋转的所述上部结构(2)的中部悬挂在同样绕一竖直轴可旋转地支承的电缆鞍(7)上并且在下部结构(4)的固定安装的电缆鞍(5)与可旋转地被支承的中间电缆鞍(7)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部结构(2)上的上部电缆鞍(6)之间构成自由悬挂的环,其特征在于,中间电缆鞍(7)能够绕两个竖直的轴旋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