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937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包含以下组分的一种或几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羟乙基丁基醚、丙三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脂肪醇硫酸盐、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油酸酯、增溶剂和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学体系,完全可以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其涤纶染色效果能达到传统工艺水平,保证了所获得的织物产品的品质和风格兼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简便、有效、环保,简化了染整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化学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技术介绍
涤棉或棉涤织物是由涤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或交织而成。由于涤纶纤维上带有油齐U,棉纤维上带有木质素、果胶质、蜡状物和灰分等伴生物,因此必须经练漂处理予以去除,才能进行正常染色。传统的加工工艺为:坯布一练漂一热水、温水净洗酸中和一涤纶组分染色一还原清洗热水、温水洗一棉组分染色。一般而言,对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对涤纶的染色则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因而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涤纶组分的染色需要两个加工步骤,即需要两浴进行加工。该工艺耗时长、能耗大、排污多、产量低、成本高。因此,开发涤棉织物一浴练染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涤棉织物一浴练染是指将织物的练漂、净洗、中和与涤纶染色一浴一步完成。具体工艺流程为:坯布一高温(130 135 V )同浴练染一(还原清洗)一热水、温水洗一染棉。该工艺的关键在于使用一种良好的化学体系,具有耐高温、良好练漂效果以及不影响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特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化学体系,可以实现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同时还能够保证所获得的织物产品的品质和风格兼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包含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80% ; 脂肪醇硫酸盐5% 70% ; 增溶剂5% 20% ;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油酸酯和羟乙基丁基醚; 余量为水。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丙三醇聚氧乙烯醚、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油酸酯和羟乙基丁基醚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O 50% ;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 60% ;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O 60% ;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 60%。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化学体系具体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 35% ; 脂肪醇硫酸盐15% 35% ; 增溶剂5% 15% ;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O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 20% ;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O 45% ;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 30% ; 余量为水。优选地,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 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ltl-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聚氧乙烯醚油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增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异辛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化学体系具体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含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 35% ;脂肪醇硫酸盐15% 35% ;增溶剂5% 15% ;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丙三醇聚氧乙烯醚O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 20%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O 45%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 30% ;余量为水;其中,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 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0-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选自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聚氧乙烯醚油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异辛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各术语的具体含义如下。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丙三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脂肪醇硫酸盐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中国专利CN101235001中所记载的方法。所述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CAS登记号为99734-09-5,分子式为(C2H4O)J1C30H30O,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化学试剂。所述羟乙基丁基醚,又名乙二醇单丁醚,英文名ethylene glycolmonobutyl ether, CAS登记号为111-76-2,分子式为C6H14O2,结构式为 '0 m ,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化学试剂。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专利技术中,形如“C1(l、C12, C13、C14、C16”的表述是指脂肪醇的碳数,如所述“C12 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指“脂肪醇碳数为12 14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 1、本专利技术使得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和涤纶组分染色可以在同浴中完成加工; 2、本专利技术环保、简便、有效,简化了染整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化学体系原料来源广泛,涤棉混纺织物经该化学体系处理后能达到良好的练漂及涤纶染色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30%、脂肪醇硫酸盐2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羟乙基丁基醚5%和异丙醇10%,水20%。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过程为:将上述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脂肪醇硫酸盐中搅拌;再加入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羟乙基丁基醚和异丙醇,并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ltl-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硫酸盐20%、丙三醇聚氧乙烯醚15%、羟乙基丁基醚5%、乙醇5%、乙二醇单丁醚5%、水30%。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过程为:将上述Cltl-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脂肪醇硫酸盐中搅拌;再加入苯丙三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羟乙基丁基醚、乙醇和乙二醇单丁醚,并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12 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5%、脂肪醇硫酸盐30%、聚氧乙烯醚油酸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80%;脂肪醇硫酸盐5%~70%;增溶剂5%~20%;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丙三醇聚氧乙烯醚0~50%;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60%;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0~60%;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60%;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80% ; 脂肪醇硫酸盐5% 70% ; 增溶剂5% 20% ;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O 50% ;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 60% ;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O 60% ;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 60% ; 余量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 35% ; 脂肪醇硫酸盐15% 35% ; 增溶剂5% 15% ;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O 1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 20% ;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O 45% ;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 30% ; 余量为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 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琴文朱泉郭玉良李世琪宫玉琢王深喜易立新邵夏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