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翼型飞机的增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5711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飞翼型飞机操纵效率低下,起降性能差的弱点,提出了一种飞翼型飞机的增升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满足起降阶段对升力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飞翼的起飞降落能力。该增升方法为矢量力与前后缘襟翼等增升装置的配合适用。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在起飞降落阶段能够提供满足该任务段的升力和阻力,但飞翼型飞机自身难以配平俯仰力矩。通过在飞翼重心之前引入矢量力,通过力和力矩两方面提升起降性能——力矩用来配平增升装置产生的低头力矩,力可以平衡部分重量。该增升方法应用于飞翼型飞机,技术简单,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飞行器中固定翼飞机设计
,尤其适用于小型飞翼布局飞机短距起落

技术介绍
翼身融合体是指机翼和机身融合成一体,而不像通常飞机的机身和机翼有明显的界限。这样的融合使机身作为机翼的一部分来产生升力。飞翼布局大多采用翼身融合和无尾设计,具有如下优点:-一体化最佳气动布局设计;气动效率高,阻力小,升阻比高;-结构重量好,刚性好,载荷分布沿翼展方向分布达到最佳;-对大型民用飞机而言,飞翼布局能增大机舱容积;对于军用飞机而言,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缺点是:-操纵舵面距离重心近,舵面效率低,起飞降落性能差,为减小配平损失造成一定稳定性不足。-由于没有平尾升降舵的力矩配平作用,飞翼布局飞机无法采用常规飞机的前缘、后缘等气动增升装置,致使其可用最大升力系数很低,配平升力线斜率较小,因此在需要增升的起降和低速飞行阶段性能较差。飞机机翼的气动设计,一方面要考虑高速飞行和机动性要求,另一方面在起飞和着陆时,又要尽可能降低飞行速度,缩短滑跑距离,以最小的巡航性能损失来达到要求的起降场域性能,对于固定翼飞机通常意味着在着陆时应有比巡航飞行高很多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而起飞时要求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翼型飞机的增升方法,所述飞翼型飞机包括:飞翼机身(8),机翼(4),主发动机(7),其特征在于利用一个法向矢量力产生装置(2),产生法向矢量力(1),所述法向矢量力(1)能够平衡飞翼型飞机的一部分重量,并产生俯仰力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翼型飞机的增升方法,所述飞翼型飞机包括: 飞翼机身⑶, 机翼⑷, 主发动机(7), 其特征在于 利用一个法向矢量力产生装置(2),产生法向矢量力(I),所述法向矢量力(I)能够平衡飞翼型飞机的一部分重量,并产生俯仰力矩。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向矢量力产生装置(2)是固定在飞翼机身(8)的一个涵道风扇(2)。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涵道风扇(2)被设置在飞翼机身(8)上,并位于飞翼机身(8)的纵向对称面上,且位于重心(3)的前面。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矢量力(I)能够产生绕重心(3)的抬头力矩,该力矩能够平衡较大迎角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军窦炳耀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