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6455 阅读:6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它包括定模(2)、第一滑块(3)、油缸(4)和抽芯体(5),第一滑块(3)分别与抽芯体(5)和定模(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3)与油缸(4)之间设有挡块(15),挡块(15)嵌在定模(2)内,挡块(15)下方安装有可将挡块(15)上部顶出定模(2)的弹性部件;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将挡块(15)上部压回定模(2)内的压块部件,压块部件的一端与油缸(4)的活塞杆(7)固定连接;压块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防止压块部件靠近油缸(4)的一端滑出的限位部件,所述的压块部件滑动至限位部件处时可带动第一滑块(3)在定模(2)内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
技术介绍
塑料模具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用来制造各种塑料产品,实际使用时根据产品的结构常需要在模具上设计抽芯体,而抽芯体的抽离最常用的就是油缸滑块组成的抽芯结构。进一步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组成的抽芯结构包括滑块03、油缸04和抽芯体05,滑块03通过斜向的滑键06与抽芯体05相连,所述的滑键06为T型滑键;抽芯体05可在滑块03内滑动,抽芯体05的末端与产品型腔01相连;油缸04安装于定模02上,油缸04的活塞杆07与滑块03相连。压条08将滑块03压在定模02上,且滑块03可在油缸04的带动下来回移动。上述的油缸滑块抽芯结构在实际工作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因为滑块03与油缸04的活塞杆07之间没有阻挡部件,当模具在注塑过程中,产品型腔01内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从抽芯体05传向滑块03,如果压力大于油缸04施加给活塞杆07的推力,那么滑块03就会向油缸04 —侧运动,从而通过滑键06带动抽芯体05从产品型腔01中脱出一段距离,显然这样会影响到抽芯体05与产品型腔01相接触处的产品的成型;从而导致成型产品不合格。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案要么是加大油缸04的推力,要么是增设带电控的阻挡部件。所述的两种方案的前者存在安全隐患,当油缸04内压力太大时容易发生泄漏。而后者则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电控件受电力影响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它包括定模、第一滑块、油缸和抽芯体,第一滑块分别与抽芯体和定模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油缸之间设有挡块,挡块嵌在定模内,挡块下方安装有可将挡块上部顶出定模的弹性部件;第一滑块上设有用于将挡块上部压回定模内的压块部件,压块部件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压块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上设有用于防止压块部件靠近油缸的一端滑出的限位部件,所述的压块部件滑动至限位部件处时可带动第一滑块在定模内滑动。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的挡块通过弹性部件顶出定模,通过第二滑块压入定模,实现对第一滑块的锁定与解锁从而有效防止了模具在注塑时产生的压力对第一滑块的反作用力使产品成型更完好,次品率更低,整个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不用增加油缸的压力没有安全隐患。作为改进,所述的挡块通过螺钉嵌在定模的凹槽之中,挡块上设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后与定模螺接,挡块可沿螺钉上下运动,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弹簧,弹簧穿在螺钉上并抵在挡块和定模之间。螺钉将挡块连在定模凹槽内,在弹簧弹力较大的情况下,挡块不会完全弹出凹槽,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机构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部件为设置在压块部件朝油缸滑动方向上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加工方便,可与第一滑块一体成型,稳定性好。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块部件为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挡块相接触处设有可将挡块上部压回定模内的第一斜面。通过设置一个简单的斜面可将第二滑块的水平运动通过斜面与挡块接触转换成挡块的上下运动。从而巧妙的将挡块压入到定模内。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挡块上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通过在挡块上设置与第一斜面相配的第二斜面,两个斜面相对滑动时比一个直角面与一个斜面相对滑动更加顺畅,使挡块的压入更加平稳顺利。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塑料模具油缸滑块安装于模具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滑块与抽芯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塑料模具油缸滑块安装于模具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自锁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中第一滑块处于自锁状态时对应的作用部件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4中第一滑块处于即将解锁状态时对应的作用部件剖视示意图。图7是从图4的右侧向左侧看第一滑块3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01、产品型腔,02、定模,03、滑块,04、油缸,05、抽芯体,06、滑键,07、活塞杆,08、压条。本专利技术中:1、产品型腔,2、定模,3、第一滑块,4、油缸,5、抽芯体,6、第一滑键,7、活塞杆,9、自锁处,10、第二滑键,11、限位凸起,12、第二滑块,13、第一斜面,14、第二斜面,15、挡块,16、螺钉,17、弹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3到附图7,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它包括定模2、第一滑块3、油缸4和抽芯体5,第一滑块3分别与抽芯体5和定模2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与油缸4之间设有挡块15,挡块15嵌在定模2内,挡块15下方安装有可将挡块15上部顶出定模2的弹性部件;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将挡块15上部压回定模2内的压块部件,压块部件的一端与油缸4的活塞杆7固定连接;压块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防止压块部件靠近油缸4的一端滑出的限位部件,所述的压块部件滑动至限位部件处时可带动第一滑块3在定模2内滑动。所述的挡块15通过螺钉16嵌在定模2的凹槽之中,挡块15上设有通孔,螺钉16穿过通孔后与定模2螺接,挡块15可沿螺钉16上下运动,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弹簧17,弹簧17穿在螺钉16上并抵在挡块15和定模2之间。所述的限位部件为设置在压块部件朝油缸4滑动方向上的限位凸起11。所述的压块部件为第二滑块12,第二滑块12与挡块15相接触处设有可将挡块15上部压回定模2内的第一斜面13。所述的挡块15上设有与第一斜面13相配合的第二斜面14。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的弹性部件除了弹簧17还可以用比如弹性片、弹性橡胶等代替。所述的第二滑块12可通过水平设置的T型滑键相连。所述的第一斜面13,以附图6中的方位为参照的话,是位于第二滑块12的右下角处,即将所述的右下角的直角切去,使之变成一个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13靠近油缸4的一端高于远离油缸4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斜面14则是将挡块15的左上角与第二滑块12对应处凿去直角而成,亦可理解为在挡块15的左上角上与第二滑块12对应处凿了一个斜槽,所述的第二斜面14靠近油缸4的一端高于远离油缸的一端。当然,所述的压块部件还可以采用功能相同的其它结构。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它包括定模(2)、第一滑块(3)、油缸(4)和抽芯体(5),第一滑块(3)分别与抽芯体(5)和定模(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3)与油缸(4)之间设有挡块(15),挡块(15)嵌在定模(2)内,挡块(15)下方安装有可将挡块(15)上部顶出定模(2)的弹性部件;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将挡块(15)上部压回定模(2)内的压块部件,压块部件的一端与油缸(4)的活塞杆(7)固定连接;压块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防止压块部件靠近油缸(4)的一端滑出的限位部件,所述的压块部件滑动至限位部件处时可带动第一滑块(3)在定模(2)内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它包括定模(2 )、第一滑块(3 )、油缸(4 )和抽芯体(5),第一滑块(3)分别与抽芯体(5)和定模(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3)与油缸(4)之间设有挡块(15 ),挡块(15 )嵌在定模(2 )内,挡块(15 )下方安装有可将挡块(15)上部顶出定模(2)的弹性部件;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将挡块(15)上部压回定模(2)内的压块部件,压块部件的一端与油缸(4)的活塞杆(7)固定连接;压块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上设有用于防止压块部件靠近油缸(4)的一端滑出的限位部件,所述的压块部件滑动至限位部件处时可带动第一滑块(3)在定模(2)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模具油缸滑块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枝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现代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