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519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属于医药与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龙胆草5-15份、金银花5-15份、贯众5-15份、夏枯草5-15份、钩藤4-12份、羌活4-12份、独活4-12份、茵陈4-12份、白芍3-10份、鳖甲3-10份、萆薢3-10份、青皮3-10份、大黄2-6份、栀子2-6份、大枣2-6份、甘草2-6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60-80目筛,混拌均匀即可。临床应用时采用沸水浸泡30-60分钟,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并析出,以利于病鸭的体内吸收,同时加入少量糖类和Vc,并按说明在鸭料中加入赖氨酸、生长素和酵母粉,可提高药效。该药物临床治愈率较高,无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隐患。所需原料易得,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养鸭业中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与医学工程
,特别是一种涉及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
技术介绍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日常膳食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如对鸭蛋、鸭肉的消费量日趋升高,在市场的潜在需求下,养鸭业也得以快速发展,由传统的散养方式转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养殖方式,其生产效率和养殖收益均有大幅提高。养鸭业已成为某些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然而,鸭病仍是危害和制约养鸭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雏鸭病毒性肝炎病,这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原为一种小RNA病毒,遍布国内外。3周龄以内的雏鸭最易感染,五周龄以内的幼鸭多发,一般冬春季节易发,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往往给养鸭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毒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两个传染途径而感染雏鸭,且潜伏期短,发病急、死亡快,角弓反张为本病的特有症状。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病鸭离群、缩颈、弓背、垂翅、口渴、体温前高后低、侧卧蹬地、痉挛旋转、角弓反张,有的鸭腹湾,死前排白色或绿色稀便。病理剖检主见肝肿大、质松软、被膜下出血,胆、肾、脾肿大、心肌软、肺淤血、肠粘膜肿胀、充血等。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用于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兽用生物制剂(如疫苗、血清及蛋黄)、西药(如病毒灵、病毒唑等)和中兽药三大类,虽然三者对该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使用疫苗防治本病进行主动免疫或使用血清(或蛋黄)进行被动免疫时,往往因免疫时间、免疫剂量、接种部位等因素而影响免疫效果,至今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有的甚至不做免疫;常用的西药如病毒灵、病毒唑等防治本病,开始应用时有一定疗效,但随着长期应用,甚至乱用滥用等原因,其疗效逐年下降,耐药毒株不断产生,且在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也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其弊端日渐凸显;其它市售中兽药如雏鸭康、雏鸭宁虽无上述西药之弊端,但在配方构成和应用方法上也存在某些技术缺陷,要么因配方不严谨而疗效欠佳,要么在应用方法上常将药物散剂直接拌料喂服,延缓了 病鸭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速率,防治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在现有公开技术的基础上,对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进行技术创新很有必要。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较高、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的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纯中草药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反复验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筛选出多个中草药配方,经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龙胆草5-15份、金银花5-15份、贯众5-15份、夏枯草5-15份、钩藤4-12份、羌活4-12份、独活4-12份、茵陈4-12份、白芍3-10份、鳖甲3_10份、萆蘚3_10份、青皮3_10份、大黄2-6份、桅子2-6份、大枣2-6份、甘草2-6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60-80目筛,混拌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成品。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用法用量如下:A、用法:根据鸭群数量、病情、用量称药粉倒入瓷缸或陶瓮内(忌用铁、铝等金属容器,以免发生反应,影响疗效),再加入药粉量的5-10倍沸水,盖口浸焖30-60分钟。这样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并析出,待药物温度降至常温时,按药汁量添加10%的白糖和200pp的Vc原粉拌匀后给鸭群于傍晚前一次性投服,药渣拌料,连用3-5天。同时,按使用说明在饲料中添加市售的赖氨酸、生长素和酵母粉,旨在减缓病情,减少死亡,促使鸭群康复。B、用量:治疗量l_2g/只.日,预防量0.5-lg/只.日,连用3-5天。方剂解析:本专利技术是根据祖国传统的中兽医学理论,结合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特性经辩证而设计的。该病是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及肝脏显著肿大、出血,肾、脾、肺、肠粘膜 不同程度肿胀出血,胆囊肿胀,心肌变软及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中兽医认为,该疾病属中兽学的温病范畴。其特征为病情急、变化多、热象重、化燥伤阴。以卫气营血辩证,认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首先侵入呼吸道和消化道而犯卫,卫分不固,继而犯气,气分不解,则入营分,营分不解,则入血分。肝藏血,肾藏精,故血分病以肝肾病变为主,临床特征为发热、神昏、舌质深降、项背强直、阵阵抽搐,脏腑器官肿胀出血等血分病症候。据证细辨,该病属血分病证(共四种证型)中典型的肝热动风证型,故应确立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为治则。故配方中首先确立龙胆草、金银花、贯众、夏枯草强强联合组成主力方阵为君药,保证本专利技术泻肝火、散郁结、清瘟热、解疫毒的有效药力;次选擅长平肝清热、息风止痉的钩藤,主治颈项强硬、四肢拘挛、散风通痹有大功的羌活、独活及清湿热、利黄疸的名药茵陈共为臣药,协助君药以增强药效;再调善柔肝止痛的白芍、长于软化肝脾的鳖甲、治肾炎解肌痉有大功的萆蘚和疏肝止痛、行气散结名药青皮共为佐药,联手辅佐君臣以驱邪;又派善清热解毒的大黄、桅子、善养血安神的大枣、补中益气的甘草共为使药,意在驱邪兼扶正。即大黄、桅子可分别从消化道和泌尿道驱毒邪于体外,免除“闭门留寇”之后患;大枣和甘草既调和诸药又调和营卫,缓和解毒药之猛峻,以防攻克太甚而伤正。综观全方,本专利技术配方严谨,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共奏药功。此外,在临床应用时还增加了糖类和Vc两个外援药物,可速补给养以强体力,驱毒力;又在鸭料中按说明添加赖氨酸、生长素和酵母粉,更强化了本专利技术的驱邪扶正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比其它相关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供试时间:2006年12月。供试地点:河北省沙河市范井山养鸭场。供试鸭群:18日龄,2600只康贝尔商品代蛋鸭,因未做免疫,气候寒冷,通风不良等因素暴发雏鸭病毒性肝炎病,同群同舍。供试药物:即本专利技术的纯中草药制剂,各味原料药均购自河北省安国市东方药城,其组成按质量份数表示为:龙胆草5份、金银花5份、贯众5份、夏枯草5份、钩藤4份、羌活4份、独活4份、茵陈4份、白芍3份、鳖甲3份、萆蘚3份、青皮3份、大黄2份、桅子2份、大枣2份、甘草2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过80目筛,搅拌均匀即可得本专利技术成品。试验组:1300只,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对照组:1300只,用西药病毒灵(盐酸吗啉双胍)治疗。试验组步骤如下:①称药:每只鸭用药I克,共称取1300克本专利技术药物倒入瓷缸内。②浸泡:往缸内加沸水6500g,加盖浸焖30分钟。③加药:待药汁温度降至20_25°C时,加入650g白砂糖和1.3gVc原粉,搅拌均匀。④投服:于傍晚喂食前,给鸭群一次性投入该药液,药渣拌料,任鸭自由饮服、采食,重者灌服;同时按使用说明在原鸭料中添加赖氨酸、生长素和酵母粉。⑤疗程:连续用药3天。对照组:按0.1g/只.次计算,称取130g病毒灵原粉,倒入6500g饮水中搅拌均匀,浓度为2%,于傍晚喂食前,给鸭群一次性投入该药液,任鸭自由饮服。连续用药3天。试验结果列于下表:单位: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龙胆草5?15份、金银花5?15份、贯众5?15份、夏枯草5?15份、钩藤4?12份、羌活4?12份、独活4?12份、茵陈4?12份、白芍3?10份、鳖甲3?10份、萆薢3?10份、青皮3?10份、大黄2?6份、栀子2?6份、大枣2?6份、甘草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 龙胆草5-15份、金银花5-15份、贯众5-15份、夏枯草5_15份、钩藤4_12份、羌活4_12份、独活4-12份、茵陈4-12份、白芍3-10份、鳖甲3_10份、萆蘚3_10份、青皮3_10份、大黄2-6份、桅子2-6份、大率2-6份、甘草2-6份。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 龙胆草5份、金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庄德王莉刘晓燕刘改艳高素瑞徐润田申大军鹿阳洋申科邵素云顾卫博冯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