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携带式钻头研磨机,包括:一设有一握柄而易于被携带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其内部设有一动力源以及一传动装置,以带动一砂轮稳定旋转;一配合该钻头切削刃余隙角的钻头定位装置;一设于该砂轮前方的第一研磨座;一设于该砂轮上方的第二研磨座;以及至少一个可预先夹持该钻头的治具,其与该钻头定位装置配合对该钻头伸出于该治具外的伸出长度及角度预先定位,该预先夹持定位有该钻头的治具被分别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研磨座时,可分别依该钻头的静点及螺旋角,令该钻头的切削刃及刃带分别与该砂轮的一研磨斜面紧密贴合而对钻头进行研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头研磨机,特别是指一种可提升研磨精度且可对钻头的各个切削部份进行研磨的携带式钻头研磨机。目前已有业者为因应一般家庭及各类工匠在研磨钻头上的需求,而开发出可携带式钻头研磨机,例如台湾公告第286610、155338号等专利案,其主要构成包括有一机壳、组设于机壳一端的盖体、及装设于机壳内的传动装置、砂轮装置及导引装置所组成。使用时系将该机壳锁固于电钻的主轴头上,并通过该传动装置将电钻的旋转动力传递至该砂轮装置,使之旋转;同时,利用该导引装置固定一待磨利的钻头,使之被旋转的砂轮装置所磨利。上述构成的习用携带式钻头研磨机,虽可利用电钻本身动力进行钻头研磨工序,惟因其构成过于简略,因而衍生下列诸多缺点1、仅能供研磨钻头中位于钻尖两侧的切削刃部份,而无法磨利位于排屑槽边缘的刃带部份;由于钻头除供钻设圆孔之外,同时具有扩孔的功能,而扩孔时主要即使用其刃带部份进行切削,习知携带式钻头研磨机无法对此刃带进行研磨,有凝钻头固有的基本功能。2、其无法使待磨钻头被确实定位后再行研磨,仅凭使用者的经验或感受将该钻头的切削刃贴合于砂轮的斜面上,即开始进行研磨,导致该切削刃可能无法依其既有的余隙角度(通常为14°)被磨利,使研磨后的切削刃的余隙角度可能被改变,此将严重影响被研磨后切削刃的切削能力。3、其使用电钻本身作为动力来源,虽称方便,惟多数电钻为加强其切削能力,而采用震动模式旋转其主轴头,此一震勤作用力亦经由其传动装置传递至砂轮,进而影响砂轮对钻头的研磨精度。本案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习用携带式钻头研磨机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可提升研磨精度且可对钻头的各个切削部份进行研磨的携带式钻头研磨机。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钻头研磨机,其具有一定位装置可供使用者预先定位待磨钻头,使其依据其本身余隙角度与砂轮的研磨斜面紧密贴合,并依该各切刃的角度进行研磨,且直接依不同的位置进行研磨,以确保被研磨后切削刃的切削能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钻头研磨机,其使用自备动力源驱动砂轮稳定转动,可免除习用装置借用电钻作为动力源所衍生的震动问题,而能有效提升其对于钻头的研磨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携带式钻头研磨机,包括一设有一握柄而易于被携带的机壳,其内部设有一动力源以及一传动装置,以带动一砂轮稳定旋转;一配合该钻头切削刃余隙角的钻头定位装置;一设于该砂轮前方的第一研磨座;一设于该砂轮上方的第二研磨座;以及至少一个可预先夹持该钻头的治具,其与该钻头定位装置配合对该钻头伸出于该治具外的伸出长度及角度预先定位,该预先夹持定位有该钻头的治具被分别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研磨座时,可分别依该钻头的静点及螺旋角,令该钻头的切削刃及刃带分别与该砂轮的一研磨斜面紧密贴合而对钻头进行研磨。该钻头定位装置包括有一可供该治具稳固放置其内的治具固定座以及一钻头定位模具,两者依于同一轴线上且间隔一设定距离而设置于该机壳上。该钻头定位模具包括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利用一调整旋钮的操作而可相对于该固定座上、下位移调整的活动座,该活动座上设有一恰与该钻头的切削刃相互贴合的楔形表面。该治具包括有一异径筒形本体,其内部容纳有一配合该钻头尺寸的筒形弹性夹头,其可由一螺合于该异径本体上的有孔迫紧螺栓,迫使该筒形弹性夹头紧密夹合被穿设通过该有孔迫紧螺栓及异径筒形本体的钻头。该异径筒形本体于其一大径端紧邻一小径端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限制槽。该钻头定位装置的治具固定座上设有一恰可供该治具的小径端嵌入的轴孔以及一位于该轴孔外围一设定角度上的限制凸柱,其恰可伸入该治具的限制槽内,以限制该治具可被旋转的角度。该第一研磨座在其底面设有一弧形滑槽,利用一螺栓配合该弧形滑槽,该第一研磨座以可调整角度的方式锁固于该机壳上。该第一研磨座与该砂轮间隔一相同于该治具固定座与该钻头定位模具间距的距离。该第一研磨座上设有一恰可供该治具的小径端嵌入的轴孔以及位于该轴孔外围的设定角度及设定间距的两个限转凸柱,其恰可伸入该治具的限制槽内,以限制该治具可被旋转的角度。该第一研磨座的轴孔具有一向上倾斜的角度,其依据该钻头切削刃的余隙角而设定。该第二研磨座与该砂轮间隔一配合该治具固定座与该钻头定位模具间距的距离。该第二研磨座上设有一恰可供该治具的小径端嵌入的轴孔以及位于该轴孔外围的一设定角度上的限转凸柱,其恰可伸入该治具的限制槽内,限制该治具可被旋转的角度。该砂轮系被设置于该机壳所界定的一研磨室内,且该研磨室平时系由一可掀式盖子所封闭。该机壳上设置有数个具有一斜度以供放置该治具的治具置孔。该筒形弹性夹头具有数条轴向延伸且平行排列的裂缝,以成型数个具有弹性的爪部,该筒形弹性夹头的一尾端可被该有孔迫紧螺栓向外扩张,迫使其前端相对地向内聚缩,紧密夹合被穿设通过该筒形弹性夹头的钻头。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分别对钻头的各个切削部位进行研磨,可确保钻头在研磨后,不论进行钻孔或扩孔工序时的锋利度。2、具有一定位装置可供使用者预先定位待磨钻头,使其切削刃及刃带分别依据其本身静点及螺旋角度与砂轮的研磨斜面紧密贴合,并分别依该余隙角度及螺旋角度进行研磨,以确保被研磨后切削刃及刃带的切削能力。3、使用自备动力源驱动砂轮稳定转动,可免除习用装置借用电钻作为动力源所衍生的震动问题,而能有效提升其对于钻头的研磨精度。图2为该携带式钻头研磨机所使用治具的外观立体视图。图3为该治具夹持定位一钻头时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侧面视图。图5为该携带式钻头研磨机进行钻头定位工序时的俯视图。图6为该携带式钻头研磨机进行钻头切削刃研磨工序时的侧面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该携带式钻头研磨机进行钻头刃带研磨工序时的正面视图。图9为图8的侧面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机壳 11握柄 12电气连接设备13选择开关 14研磨室15铰链16盖子 17治具置孔 20砂轮21研磨斜面 22垂直面23散热片30钻头定位装置 31治具固定座32钻头定位模具33轴孔 34限制凸柱 35固定座30调整旋钮 37活动座38楔形表面40第一研磨座 41弧形滑槽 42螺栓43轴孔 44、45限转凸柱 46垂直壁50第二研磨座 51螺栓 52轴孔53限转凸柱 60治具 61异径本体62筒形弹性夹头 63裂缝 64有孔迫紧螺栓65大径端 66小径端67限制槽70待磨钻头 71切削刃72刃带73钻尖 74排屑槽上述可分别对待磨钻头70的切削刃71及刃带72进行精密研磨的钻头研磨机,包括有一设有握柄11而易于被携带的机壳10,其内部设有一例如电动马达的动力源以及一传动装置,以带动一砂轮20稳定旋转;一配合该待磨钻头70的切削刃71余隙角的钻头定位装置30;一设于该砂轮20前方的第一研磨座40;一设于该砂轮20上方的第二研磨座50;以及至少一个可预先夹持该待磨钻头70的治具60。该机壳10上设有一例如电源线及插头的电气连接设备12,以供将外界电源连接至设于机壳10内的动力源,并由一选择开关13控制通电与否;当该例如电动马达的动力源被启动后,其经由一例如齿轮组的已知型式传动装置传递动力至该砂轮20,该砂轮20系被设置于该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廖明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