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磨钻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105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手术中骨组织的磨削切除的一种侧向磨钻刀头,与内刨刀的弹性杆以及外刨刀的控制拉管连接配合使用,弹性杆的端部设有接头,包括磨头、磨头套和卡件,磨头沿其周向上设有卡位槽,磨头套上设有与卡位槽位置对应的开槽,磨头套套设在磨头上,卡件卡入开槽和卡位槽使得磨头和磨头套轴向固定,弹性杆伸入磨头内部带动磨头周向转动,控制拉管与磨头套连接,并带动磨头套和磨头进行翻转角度的调整。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连接组装方便,通过卡件将磨头和磨头套轴向固定,使得磨头和磨头套一同进行角度旋转调整,不易掉落,同时磨头可以相对磨头套周向转动,通过弹性杆带动磨头周向转动,通过控制拉管带动磨头套翻转,调节磨削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学手术中骨组织的磨削切除的医用磨削刀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向磨钻刀头
技术介绍
在医学手术中需要通过对体内骨组织进行磨削,而现有技术中,磨削骨组织时采用的磨削钻刀头一般为直的或者弯曲角度固定,采用直的或者弯曲角度固定的磨削钻头使得手术过程中骨组织的磨削范围有限,操作不便。有的还采用手动器械切除骨组织,而采用手动器械切除骨组织,操作困难,手术精准度难以保证。目前现有的磨削钻头结构复杂,需要多个部件进行配合组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而且磨削钻头与内刨刀前端连接稳定性差,使用时安全性能低,不利于稳定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向磨钻头,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刀头旋转时易掉落、刀头弯曲角度调节困难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向磨钻刀头,与内刨刀的弹性杆以及外刨刀的控制拉管连接配合使用,所述弹性杆的端部设有接头,所述侧向磨钻刀头包括磨头、磨头套和卡件,所述磨头沿其周向上设有卡位槽,所述磨头套上设有与所述卡位槽位置对应的开槽,所述磨头套套设在所述磨头上,所述卡件卡入所述开槽和卡位槽使得磨头和磨头套轴向固定且周向可旋转,所述弹性杆伸入所述磨头内部带动磨头周向转动,所述控制拉管与所述磨头套连接,并带动磨头套和磨头进行翻转角度的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连接组装方便,通过卡件将磨头和磨头套轴向固定,使得磨头和磨头套一同进行角度旋转调整,不易掉落,同时磨头可以相对磨头套周向转动,通过弹性杆带动磨头周向转动,通过控制拉管带动磨头套翻转,调节磨削范围。进一步,所述磨头内部设有与所述接头形状配合的弧形槽,所述接头与所述弧形槽配合安装形成万向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磨头内部设置弧形槽,使得磨头与内刨刀的接头配合稳定,翻转接头驱动磨头转动的过程中,避免磨头与接头脱离,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磨削骨组织。进一步,还包括铰链,所述铰链上设有与所述磨头套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磨头套内部配合铰接,所述磨头套绕着所述凸块翻转。进一步,所述铰链内部设有间隙通道,所述弹性杆穿过间隙通道伸入所述磨头内部的弧形槽,弹性杆端部的所述接头与所述弧形槽配合并带动所述磨头周向转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弹性杆通过间隙通道伸入到磨头内部,使得铰链只需设置合适的间隙通道即可,使得铰链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增强了铰链的强度。进一步,所述控制拉管拉动所述磨头套带着磨头翻转,所述磨头套绕着所述凸块翻转的角度范围为0~3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磨头和磨头套在合适的角度范围内翻转弯曲有利于在保证磨削范围的同时,避免磨头过度弯曲造成回位翻转困难,避免损坏弹性杆,提高侧向磨钻刀头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进一步,所述卡件为半圆环结构的固定键,所述固定键卡入所述开槽后沿着所述开槽的外径将固定键固定在所述磨头套上,且所述固定键的外表面与所述磨头套的外表面齐平。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焊接固定成本低、操作方便,连接紧固,固定键的圆周外表面与磨头套的圆周外表面齐平避免在进行磨削骨组织时积累骨屑、便于清理,同时过渡光滑无棱角避免触碰伤口。进一步,所述卡件为多边形凸块,所述多边形凸块伸入卡位槽和开槽,并固定在所述磨头套上。进一步,所述卡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伸入卡位槽和开槽,并固定在所述磨头套上。进一步,所述卡件为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伸入卡位槽和开槽,并固定在所述磨头套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更换,更换方便、成本体,同时能使得磨头和磨头套轴向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向磨钻刀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向磨钻刀头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向磨钻刀头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向磨钻刀头实施例的弹性杆与磨头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向磨钻刀头实施例的铰链与磨头套的连接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 磨头11 卡位槽12 弧形槽2 磨头套21 开槽3 铰链31 凸块32 间隙通道4 外管5 外刨刀6 内刨刀61 弹性杆62 接头7 卡件8 控制拉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侧向磨钻刀头,与内刨刀6和外刨刀5配合使用,其中内刨刀6上设有弹性杆61,弹性杆61的端部设有接头62,外刨刀5和内刨刀6之间通过手柄结合在一起,外刨刀5与手柄固定连接,内刨刀6和手柄的驱动部分连接,内刨刀6的弹性杆61与侧向磨钻刀头配合。外刨刀5上设有方向调节拨钮和弯曲度调节拨钮,通过方向调节拨钮和弯曲调节拨钮驱动手柄的驱动部分运动,实现弹性杆61的转动,从而带动侧向磨钻刀头的磨头1进行周向转动,外刨刀5内设有控制拉管8,控制拉管8与磨头套2连接,通过拉动控制拉管8,按动弯曲度调节拨钮,使得磨头套2进行角度翻转的调节。与本技术的侧向磨钻刀头配合驱动侧向磨钻刀头转动的内刨刀和外刨刀采用的是专利号为CN201410041760.7的专利技术专利。在专利号为CN201410041760.7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安装鞘和磨头柄,其中磨头柄上设有限位槽,安装鞘的外套设有轴向开口和限位通孔,磨头柄和安装鞘通过限位环卡住,采用该连接方式,拆卸方便,只需要将限位环的限位凸起沿径向下压,便能拆出磨头柄,但由于该连接方式安装部件多,同时容易受到挤压,在转动过程中若同时受到挤压容易脱落,使用时稳定性差,并且限位凸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未固定,受到周向外力时容易松动,牢固性差。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侧向磨钻刀头包括磨头1、磨头套2和卡件7,磨头1沿其周向上设有卡位槽11,卡位槽11沿着磨头1圆周围绕一圈,磨头套2上设有与卡位槽11位置对应的开槽21。磨头套2套设在磨头1上,卡件7固定卡入开槽21和卡位槽11使得磨头1和磨头套2轴向固定,磨头套2和磨头1沿着轴向方向固定无法移动,磨头1可以相对于磨头套2进行圆周方向的转动,转动时,卡件7沿着卡位槽11移动。卡件7可以采用多边形凸块、螺栓、插销和固定键中的任意一种。卡件为多边形凸块时,例如横截面为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扇形的凸块等,还可以为品字形、凸字形等。多边形凸块伸入卡位槽11和开槽21,并固定在磨头套2上,使磨头套2和磨头1在轴向固定,在圆周方向可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侧向磨钻刀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磨钻刀头,与内刨刀的弹性杆以及外刨刀的控制拉管连接配合使用,所述弹性杆的端部设有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磨钻刀头包括磨头、磨头套和卡件,所述磨头沿其周向上设有卡位槽,所述磨头套上设有与所述卡位槽位置对应的开槽,所述磨头套套设在所述磨头上,所述卡件卡入所述开槽和卡位槽使得磨头和磨头套轴向固定且周向可旋转,所述弹性杆伸入所述磨头内部带动磨头周向转动,所述控制拉管与所述磨头套连接,并带动磨头套和磨头进行翻转角度的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磨钻刀头,与内刨刀的弹性杆以及外刨刀的控制拉管连接配合使用,所述弹性杆的端部设有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磨钻刀头包括磨头、磨头套和卡件,所述磨头沿其周向上设有卡位槽,所述磨头套上设有与所述卡位槽位置对应的开槽,所述磨头套套设在所述磨头上,所述卡件卡入所述开槽和卡位槽使得磨头和磨头套轴向固定且周向可旋转,所述弹性杆伸入所述磨头内部带动磨头周向转动,所述控制拉管与所述磨头套连接,并带动磨头套和磨头进行翻转角度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磨钻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内部设有与所述接头形状配合的弧形槽,所述接头与所述弧形槽配合安装形成万向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磨钻刀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所述铰链上设有与所述磨头套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磨头套内部配合铰接,所述磨头套绕着所述凸块翻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磨钻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内部设有间隙通道,所述弹性杆穿过间隙通道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杨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