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u膜退火的SiC与氯气反应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3532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u膜退火的SiC与氯气反应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石墨烯连续性差及顶栅结构晶体管沟道载流子迁移率降低等问题。其制作步骤是:在清洗后的SiC样片表面淀积SiO2掩膜层,并在SiO2掩膜层表面光刻出侧栅结构晶体管图形;将光刻后的样片置于石英管中,使裸露的SiC与Cl2反应,生成碳膜;将生成碳膜的样片置于缓冲氢氟酸溶液中以去除SiO2掩膜;将去除SiO2后的碳膜样片置于Cu膜上,再将该整体置于Ar气中,退火生成石墨烯;在石墨烯样片上淀积金属Pd/Au层,并刻蚀出侧栅结构晶体管的金属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迁移率高,器件性能好的优点,可用于制备连续性良好的石墨烯侧栅结构晶体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涉及到一种在石墨烯薄膜半导体材料上制造电子器件的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高性能,高可靠性,低能耗设备需求的提高,对集成电路上器件特性变得愈发关注。石墨烯,这种由二维六角形碳晶格组成的材料,由于其突出的电学结构特性,自2004年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亚.诺沃消洛夫发现得到后,即被当做制造高性能器件的备选材料。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但使用最多的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化学气相沉积法,它是一种可控制备石墨烯的有效方法,其将平面基底,如金属薄膜、金属单晶等置于高温可分解的前驱体,如甲烷、乙烯等气氛中,通过高温退火使碳原子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石墨烯,最后用化学腐蚀法去除金属基底后即可得到独立的石墨烯片。通过选择基底的类型、生长的温度、前驱体的流量等参数可调控石墨烯的生长,如生长速率、厚度、面积等,此方法最大的缺点在于获得的石墨烯片层与衬底相互作用强,丧失了许多单层石墨烯的性质,而且石墨烯的连续性不是很好。二是热分解SiC法,这种方法是将单晶SiC加热以通过使表面上的SiC分解而除去Si,而残留下来的碳重构形成石墨烯。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Cu膜退火的SiC与氯气反应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SiC样片进行标准清洗,去除表面污染物;(2)在清洗后的SiC样片表面,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淀积一层0.4?1.2μm厚的SiO2掩膜层;(3)在SiO2掩膜层上光刻出侧栅结构晶体管图形窗口;(4)将形成图形窗口后的样片置于石英管中,加热至700?1100℃;(5)向石英管中通入Ar气和Cl2气的混合气体,持续4?10min,使Cl2与裸露的SiC发生反应,生成具有侧栅晶体管的侧栅极,源极,漏极和导电沟道图形的碳膜;(6)将生成的碳膜样片置于缓冲氢氟酸溶液中以去除窗口之外多余的SiO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u膜退火的SiC与氯气反应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SiC样片进行标准清洗,去除表面污染物; (2)在清洗后的SiC样片表面,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淀积一层0.4-1.2μπι厚的SiO2掩膜层; (3)在SiO2掩膜层上光刻出侧栅结构晶体管图形窗口; (4)将形成图形窗口后的样片置于石英管中,加热至700-1100°C; (5)向石英管中通入Ar气和Cl2气的混合气体,持续4-10min,使Cl2与裸露的SiC发生反应,生成具有侧栅晶体管的侧栅极,源极,漏极和导电沟道图形的碳膜; (6)将生成的碳膜样片置于缓冲氢氟酸溶液中以去除窗口之外多余的SiO2; (7)将去除SiO2后的碳膜样片置于Cu膜上,再将该整体一同置于Ar气中,在温度为900-1200°C下退火15-25min,使碳膜在侧栅晶体管的侧栅极,源极,漏极和导电沟道位置重构成石墨烯;再将Cu膜从生成石墨烯的样片上去除; (8)在生成石墨烯的样片上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淀积出金属Pd/Au层; (9)用反应离子RIE刻蚀法刻蚀出金属接触; (10)使用丙酮溶液浸泡制作好的样片10分钟,以去除残留的丙烯酸树脂PMMA,取出后烘干,获得侧栅石墨烯晶体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u膜退火的SiC与氯气反应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淀积SiO2掩膜层,其工艺条件为: SiH4 流速为 30sccm, N2O 流速为 60sccm, N2 流速为 200sccm, 腔内压力为3.0Pa, 射频功率为100W, 淀积温度为150°C, 淀积时间为30-10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u膜退火的SiC与氯气反应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在SiO2掩膜层上光刻出侧栅结构晶体管图形窗口,按如下步骤进行: (3a)按照侧栅结构晶体管的侧栅极G、源极S、漏极D、导电沟道位置制作成光刻版;(3b)在SiO2掩膜层表面旋涂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韦超张玉明张克基雷天民胡彦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