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2934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1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处理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按1:20体积比混合进入电解槽进行电化学反应,电解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得到降解的同时对生活污水进行杀菌消毒,达标后排入大海。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密集化程度高,污水处理能力大,降解有机物和杀菌消毒在同一设备中同时进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费用低,而且占用船舶及海洋结构体内的空间小,可靠、有效的保护了海洋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船舶或海岛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船舶在航海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般都采用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海,生化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需要连续恒定进水,所以污水处理的设备体积大,然而船舶在海上航行,设备荷载越小越有利,同时船上操作人员有限,操作越简单的设备正常运行的可能 性越大,处理效果也就越明显。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设备荷载重,占用船舶及海洋结构体内的空间大,处理时间长,操作不稳定,容易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处理能力低,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采用回廊结构的电解槽,以海水作为电解质进行电解反应,电解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由次氯酸钠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工艺简单,设备结构紧凑,降解有机物和杀菌消毒在同一设备中同时进行,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费用低,而且占用船舶及海洋结构体内的空间小,可靠、有效的保护了海洋环境。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其特点是该方法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混合进入电解槽进行电化学反应,电解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得到降解的同时对生活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a、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反应 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按1:15 25体积比分别由粉碎泵和海水泵同时泵入电解槽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槽为钛合金制作的箱体,其内设有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相互交错设置的回廊结构,生活污水和海水流经回廊结构时,将电解产生的氯气在封闭的回廊结构中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随同生活污水流出电解槽; b、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将上述次氯酸钠随同生活污水流出电解槽的出水送入排放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所述排放槽内设有折板构成的折流区和缓冲区,折流区一侧设有进水管口,缓冲区一侧设有出水管口,电解槽出水在折流区的水力扰动下,将次氯酸钠水解释放的活性氧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混合,进一步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反应完全后在缓冲区内与加入的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以平衡尚未反应的余氯,经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的生活污水达标后由排放泵从出水管口排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密集化程度高,污水处理能力大,降解有机物和杀菌消毒在同一设备中同时进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费用低,而且占用船舶及海洋结构体内的空间小,可靠、有效的保护了海洋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附图1,本专利技术由污水接收槽2、海水泵3、排放槽6、加药箱7、粉碎泵8、电解槽9和排放泵10组成的装置进行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处理;所述粉碎泵8进口与污水接收槽2出口连接;所述电解槽9进口与粉碎泵8和海水泵3的出口连接,电解槽9出口与排放槽6进口连接,排放槽6出口与排放泵10进口连接;所述排放槽6内设有缓冲区11和数块折板相互交错设置的折流区1,折流区I 一侧设有进水管口,缓冲区11 一侧设有出水管口 ;所述加药箱7出口与排放槽6连接。参阅附图2,所述电解槽9为钛合金制作的箱体,其内设有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相互交错设置的回廊结构。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 a、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反应 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按1:20体积比分别由粉碎泵8和海水泵3同时泵入电解槽9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槽9为钛合金制作的箱体,其内设有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相互交错设置的回廊结构,生活污水和海水流经回廊结构时,将电解产生的氯气在封闭的回廊结构中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 酸钠,次氯酸钠随同生活污水流出电解槽9 ; b、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将上述次氯酸钠随同生活污水流出电解槽9的出水送入排放槽6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所述排放槽6内设有缓冲区11和由数块折板构成的折流区1,折流区I 一侧设有进水管口,缓冲区11 一侧设有出水管口,电解槽9出水在折流区I的水力扰动下,将次氯酸钠水解释放的活性氧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混合,进一步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反应完全后在缓冲区11内与来自加药箱7的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以平衡尚未反应的余氯,船舶的生活污水经上述电化学处理后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然后由排放泵10从出水管口泵入大海,可靠、有效的保护了海洋环境。以上只是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专利技术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混合进入电解槽进行电化学反应,电解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得到降解的同时对生活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具体处理步骤如下:?a、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反应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按1:15~25体积比分别由粉碎泵和海水泵同时泵入电解槽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槽为钛合金制作的箱体,其内设有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相互交错设置的回廊结构,生活污水和海水流经回廊结构时,将电解产生的氯气在封闭的回廊结构中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随同生活污水流出电解槽;b、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将上述次氯酸钠随同生活污水流出电解槽的出水送入排放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所述排放槽内设有折板构成的折流区和缓冲区,折流区一侧设有进水管口,缓冲区一侧设有出水管口,电解槽出水在折流区的水力扰动下,将次氯酸钠水解释放的活性氧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混合,进一步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反应完全后在缓冲区内与加入的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以平衡尚未反应的余氯,经有机物降解和杀菌消毒的生活污水达标后由排放泵从出水管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混合进入电解槽进行电化学反应,电解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得到降解的同时对生活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a、生活污水的电化学反应 将生活污水与海水按1:15 25体积比分别由粉碎泵和海水泵同时泵入电解槽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电解槽为钛合金制作的箱体,其内设有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相互交错设置的回廊结构,生活污水和海水流经回廊结构时,将电解产生的氯气在封闭的回廊结构中与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梅沈波戴荣海沈希王继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