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炼铜用富氧底吹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6209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炼铜用富氧底吹炉,包括一台卧式可回转的反应炉,内衬铬镁砖,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炉左侧的主烧嘴和位于所述反应炉右侧的辅助烧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炉顶部设置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右方设置烟气排出口;在所述反应炉底部设置11支氧枪,分两排布置,下排有5支氧枪,呈7度角,上排有6支氧枪,呈22度角,上下排的氧枪夹角为15度,错开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叉的错开排列的氧枪送氧,富氧的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冶炼铜用富氧底吹炉
技术介绍
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是两大类广泛应用的火法冶炼方法,例如用于冶炼铜、镍(钴)等。熔池熔炼由于原料无需深度干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目前存在的诺兰达法、瓦纽可夫法(立式铜水套炉型)、顶吹浸没喷枪法(固定式圆筒竖炉型)等,这些熔池熔炼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例如,诺兰达法是采用一台类似卧式转炉的反应器,在反应器的一侧边设有一排风眼,空气或富氧空气从风眼鼓入反应容器内。但是,诺兰达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单面侧吹,气液混合不均匀,存在熔炼死角而且单面侧吹又易对反应容器内耐火材料特别是靠近风眼的部分产生严重的冲刷,降低了寿命,富氧浓度难以提高,氧的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富氧底吹炉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源消耗低的富氧底吹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冶炼铜用富氧底吹炉,包括一台卧式可回转的反应炉,内衬铬镁砖,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炉左侧的主烧嘴和位于所述反应炉右侧的辅助烧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炉顶部设置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右方设置烟气排出口;在所述反应炉底部设置11支氧枪,分两排布置,下排有5支氧枪,呈7度角,上排有6支氧枪,呈22度角,上下排的氧枪夹角为15度,错开排列;在所述氧枪的右边设置有一个放铜锍口,铜锍从所述放铜锍口定期放出,由铜锍包吊运走;在所述辅助烧嘴下方设置有炉渣排放口,炉渣经由炉渣排放口排放到洛包中运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叉的错开排列的氧枪送氧,富氧的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反应炉,2-主烧嘴,3-辅助烧嘴,4-进料口,5-烟气排出口,6-氧枪,7-放铜锍口,8-铜锍包,9-炉渣排放口,10-渣包,11-炉渣,12-铜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冶炼铜用富氧底吹炉,包括一台卧式可回转的反应炉1,内衬铬镁砖,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炉I左侧的主烧嘴2和位于所述反应炉I右侧的辅助烧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炉I顶部设置进料口 4,在所述进料口 4右方设置烟气排出口 5 ;在所述反应炉底部设置11支氧枪6,分两排布置,下排有5支氧枪,呈7度角,上排有6支氧枪,呈22度角,上下排的氧枪夹角为15度,错开排列;在所述氧枪的右边设置有一个放铜锍口 7,铜锍12从所述放铜锍口 7定期放出,由铜锍包8吊运走;在所述辅助烧嘴3下方设置有炉渣排放口 9,炉渣11经由炉渣排放口 9排放到渣包10中运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冶炼铜用富氧底吹炉,包括一台卧式可回转的反应炉,内衬铬镁砖,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炉左侧的主烧嘴和位于所述反应炉右侧的辅助烧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炉顶部设置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右方设置烟气排出口;在所述反应炉底部设置11支氧枪,分两排布置,下排有5支氧枪,呈7度角,上排有6支氧枪,呈22度角,上下排的氧枪夹角为15度,错开排列;在所述氧枪的右边设置有一个放铜锍口,铜锍从所述放铜锍口定期放出,由铜锍包吊运走;在所述辅助烧嘴下方设置有炉渣排放口,炉渣经由炉渣排放口排放到渣包中运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炼铜用富氧底吹炉,包括一台卧式可回转的反应炉,内衬铬镁砖,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应炉左侧的主烧嘴和位于所述反应炉右侧的辅助烧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炉顶部设置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右方设置烟气排出口 ;在所述反应炉底部设置11支氧枪,分两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岷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