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铅冶炼行业,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所述抽泥装置包括通过负压管连接的负压系统和储泥系统,所述负压系统包括射流真空泵,所述射流真空泵的喷嘴进口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储水罐的出口、扩散管连接储水罐的入口、吸收室连接负压罐,所述负压罐通过负压管与储泥系统的阳极泥A储罐连接,阳极泥A储罐底部通过出泥管连接至阳极泥B储罐、上部连接至电解槽。通过本装置进行抽泥,极大削减了来自阳极泥中的铅粒等对泵的磨损,相比于现有一般抽泥装置更省时、省力,极大改善了作业环境和设备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
本技术属于铅冶炼行业,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
技术介绍
阳极泥是铅电解精炼过程中附着于残阳极表面或者沉淀在电解槽底不溶性泥状物,主要由金、银、硒、碲、铅、铜、砷等物质组成,产量约占粗铅总重的1%~1.5%,含水量在35%~40%,可被用于进一步回收其中的金银、铅等重金属。但是,电解槽阳极泥的堆积在电解槽底部,将致使电解效率下降,影响电解铅纯度。目前,国内铅冶炼行业清理电解槽阳极泥的方法多为人工清理,这种方法需要停止生产,退槽后人进入槽底,影响作业效率,并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也有部分用抽泥泵清理,该清理方法需要铺设带孔管道在槽底,由于阳极泥和抽泥泵直接接触,阳极泥中一些大的铅粒会堵塞管道上的开孔,致使阳极泥无法完全被抽取,一些小的铅粒随着阳极泥一同被抽取至泵内,将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槽阳极泥清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所述抽泥装置包括通过负压管连接的负压系统和储泥系统,所述负压系统包括射流真空泵,所述射流真空泵的喷嘴进口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储水罐的出口、扩散管连接储水罐的入口、吸收室连接负压罐,所述负压罐通过负压管与储泥系统的阳极泥A储罐连接,阳极泥A储罐底部通过出泥管连接至阳极泥B储罐、上部连接至电解槽。进一步地,所述出泥管的下方设置有筛网,筛网下端与阳极泥B储罐连接,所述筛网的开孔率为20%,孔径为1cm。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泥A储罐和负压罐上均设置有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泥B储罐的下端设置有排泥管。进一步地,所述排泥管和出泥管上设置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负压系统,利用射流真空泵和负压罐、储水罐之间的作用形成负压状态,利用负压将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抽至储罐中,抽泥过程电解槽中的阳极泥不直接接触泵叶,而是靠负压作用在管道和储罐中传输,极大削减了来自阳极泥中的铅粒等对泵的磨损,并且更省时、省力;本技术在阳极泥A储罐和阳极泥B储罐之间设置了筛网,可以过滤掉阳极泥中的杂质,极大改善了作业环境和设备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为储水罐,2为射流真空泵,3为负压罐,4为阳极泥A储罐,5为筛网,6为阳极泥B储罐,7为压力表,8为电解槽,9为循环水管,10为负压管,11为出泥管,12为排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抽泥装置包括通过负压管10连接的负压系统和储泥系统,所述负压系统包括射流真空泵2,射流真空泵2的材质为增强聚丙烯耐腐材料,功率11kw,最大流量100m3/h,额定转速2890rpm,其喷嘴进口通过直径10cm的循环水管9管连接到储水罐1的下部,所述储水罐1为罐状,外形为圆柱体,材质为聚丙烯,工作压力为-0.098Mpa,储水罐1的上部通过管道连接射流真空泵2的扩散管,所述射流真空泵2的吸收室连接负压罐3,所述负压罐3为圆柱体,材质为PP,总体积约为储水罐1的1/10,有两个接口,一端接口连接射流真空泵2,另一端接口通过负压管10与储泥系统的阳极泥A储罐4连接,阳极泥A储罐4底部通过出泥管11连接至阳极泥B储罐6、上部连接至电解槽8的底部,所述阳极泥A储罐4为圆柱体,总体积约2900L,材质为PP,用于储存来自电解槽8底部的阳极泥,所述阳极泥B储罐6为圆柱体,总体积为阳极泥A储罐4的3~5倍,用于储存过滤后的阳极泥。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泥管11的下方设置有筛网5,筛网5下端与阳极泥B储罐6连接,所述筛网5的开孔率为20%,孔径1cm,用于过滤阳极泥中的大颗粒杂质。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阳极泥A储罐4和负压罐3上均设置有压力表7,用于监测阳极泥A储罐4和负压罐3内的压力。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水管9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为耐腐蚀循环泵。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阳极泥B储罐6的下端设置有排泥管12。进一步地,所述排泥管12和出泥管11上设置有阀门。设备运转时,储水罐1中的水通过循环水管9上循环水泵的作用,从射流真空泵2的喷嘴进口端进入,由扩散管高速喷射出,经管道回到储水罐1,此过程在射流真空泵2的吸收室形成约1公斤的负压,该负压由管道传递给负压罐3,并由连接在负压罐3上的负压管10传递出负压系统。负压罐3上设有压力表7,用于监控负压罐3内的压力变化。来自负压系统的吸引力通过负压管10作用于阳极泥A储罐4,给阳极泥A储罐4传导约1公斤的负压,电解槽8底部的阳极泥因此通过管道进入阳极泥A储罐4,阳极泥A储罐4的压力变化由安装在该设备上的压力表7监控,当压力接近0时,表明该储罐内阳极泥接近装满。此时打开出泥管11上的阀门,阳极泥A储罐4中的阳极泥依靠重力作用释放,其中的铅粒等杂质截留在筛网5上,过滤后的阳极泥导入阳极泥B储罐6,需要使用时打开阳极泥B储罐6后端排泥管12上的阀门,进行排放。上述抽泥过程电解槽8中的阳极泥不直接接触泵叶,而是靠负压作用在管道和储罐中传输,极大削减了来自阳极泥中的铅粒等对泵的磨损,并且相比于现有一般抽泥装置,省时、省力,极大改善了作业环境和设备利用效率。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装置包括通过负压管(10)连接的负压系统和储泥系统,所述负压系统包括射流真空泵(2),所述射流真空泵(2)的喷嘴进口通过循环水管(9)连接储水罐(1)的出口、扩散管连接储水罐(1)的入口、吸收室连接负压罐(3),所述负压罐(3)通过负压管(10)与储泥系统的阳极泥A储罐(4)连接,阳极泥A储罐(4)底部通过出泥管(11)连接至阳极泥B储罐(6)、上部连接至电解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装置包括通过负压管(10)连接的负压系统和储泥系统,所述负压系统包括射流真空泵(2),所述射流真空泵(2)的喷嘴进口通过循环水管(9)连接储水罐(1)的出口、扩散管连接储水罐(1)的入口、吸收室连接负压罐(3),所述负压罐(3)通过负压管(10)与储泥系统的阳极泥A储罐(4)连接,阳极泥A储罐(4)底部通过出泥管(11)连接至阳极泥B储罐(6)、上部连接至电解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解槽阳极泥的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管(11)的下方设置有筛网(5),筛网(5)下端与阳极泥B储罐(6)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富有,何秋安,何占源,朱玉松,牛斌只,郭朋辉,何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岷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