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固定钳。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在治疗内踝骨折、外踝骨折、髌骨骨折及其尺骨鹰嘴骨折等手术复位操作中,由于布巾钳以及尖头骨折复位钳的钳头部位的钳尖能深深地刺入骨质内,可以牢靠地咬合骨折端的两端。因此术者常会使用各种型号的布巾钳和骨折复位钳在术中临时固定骨折。但是,由于布巾钳的设计理念并非完全适用于手术中骨折的复位固定,临床使用中发现,布巾钳的钳体卡扣装置较短,只有待布巾钳前端部的一对钳头尖端完全对合且互相紧密接触时,布巾钳的钳体卡扣装置才能锁紧。然而在骨折复位操作中,这对钳尖由于要钳夹骨折端并加压,它们无法相互接触对合紧密,因此卡扣装置无法锁定提供加压力。术者只能另用其它物品穿过手把环,收紧后才能施行加压以固定骨折端,这样将极大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出血量。况且布巾钳和大部分骨折复位钳在矢状面上为弧形,钳前端部所在的平面与钳体所在的平面呈约60°夹角;或它们的钳前端部位为“S”型或弧形设计,这些弯曲部分占据了手术操作部位有限的空间,以不利于术野暴露。细长弯曲的“S”型或弧形钳前端部在加压骨折端时易变形,无法保持有效的压力。现有技术的这些缺陷,在对骨折部位的复位固定加压操作中,极大地影响术者操作,并耗费手术时间,影响着病人的术后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压效果稳固的骨折复位固定钳。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骨折复位固定钳,包括钳体、联合轴和钳前端部,该骨折复位固定钳的矢状面为直线型,无屈曲;所述的钳体由手把、钳柄和卡扣构成;所述的钳前端部在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折复位固定钳,包括钳体(1)、联合轴(2)和钳前端部(3),其特征在于,该骨折复位固定钳的矢状面为直线型,无屈曲;所述的钳体(1)由手把(11)、钳柄(12)和卡扣(13)构成;所述的钳前端部(3)在冠状面上呈直角“L”型,最前端为钳头(31);所述的钳头(31)尖端锐利,且两侧钳头尖端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复位固定钳,包括钳体(I)、联合轴(2)和钳前端部(3),其特征在于,该骨折复位固定钳的矢状面为直线型,无屈曲;所述的钳体(I)由手把(11)、钳柄(12)和卡扣(13)构成;所述的钳前端部(3)在冠状面上呈直角“L”型,最前端为钳头(31);所述的钳头(31)尖端锐利,且两侧钳头尖端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燕,禹宝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