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849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包括金属锅具装置以及电磁炉装置,所述的金属锅具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单元、MCU处理单元、无线射频发射单元,所述的电磁炉装置包括:无线射频接收单元、电磁炉的主控单元、功率驱动单元、电磁炉加热线圈,所述的金属锅具装置包括锅体,锅体上直接嵌装温度及液位传感单元,MCU处理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单元检测的数据进行数据校对后通过无线射频发射给电磁炉的无线射频接收单元,电磁炉主控单元从无线射频单元获取温度数据后,通过功率驱动单元驱动加热线圈,控制电磁炉加热/停止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能实时监控锅具烹调的真正实时温度,做到二次保护防干烧,恒温控制及更加节省能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烹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目前市面上所有电磁炉锅具温度检测精度不高,及经常出现干烧锅现象,浪费能源,原因在于:电磁炉本身的温度检测是在陶瓷板下面,间隔检测锅体温度的,所以出现温度传感延迟、精度不稳定及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实时监控烹调的温度,出现干烧并浪费能源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包括金属锅具装置以及电磁炉装置,所述的金属锅具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单元、MCU处理单元、无线射频发射单元,所述的电磁炉装置包括:无线射频接收单元、电磁炉的主控单元、功率驱动单元、电磁炉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锅具装置包括锅体,锅体上直接嵌装温度及液位传感单元,MCU处理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单元检测的数据进行数据校对后通过无线射频发射给电磁炉的无线射频接收单元,电磁炉主控单元从无线射频单元获取温度数据后,通过功率驱动单元驱动加热线圈,控制电磁炉加热/停止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包括金属锅具装置以及电磁炉装置,所述的金属锅具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单元、MCU处理单元、无线射频发射单元,所述的电磁炉装置包括:无线射频接收单元、电磁炉的主控单元、功率驱动单元、电磁炉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锅具装置包括锅体,锅体上直接嵌装温度及液位传感单元,MCU处理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单元检测的数据进行数据校对后通过无线射频发射给电磁炉的无线射频接收单元,电磁炉主控单元从无线射频单元获取温度数据后,通过功率驱动单元驱动加热线圈,控制电磁炉加热/停止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感应供电智能感知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驱动单元包括: 液位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的金属锅具装置中的液体的高低液位标准值,所述的液位传感单元包括最低液位值以及最高液位值; 液位运算单元,用于将液位数字信号与所述的液位标准值进行比较,若低于最低液位值时,关断加热线圈,保护锅具不会被干烧,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才二余庆喜蔡美福朱泰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