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志雄专利>正文

微型电饭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2927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饭锅,包括锅盖、锅身、锅底、内胆和PTC电加热体,锅身安装在锅底上,锅底内设置有PTC电加热体,PTC电加热体的上表面连接有内胆导热体,内胆设置在锅身内、且内胆底壁与内胆导热体接触,PTC电加热体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锅底内;此款微型电饭锅,通过在PTC电加热体的上表面增设内胆导热体,利用内胆导热体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避免内胆内壁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也就是说,PTC电加热体与锅底连接,而不是与内胆连接,这样,在日常使用时,内胆可直接取出,不会影响电加热部件;再有,PTC电加热体与锅底系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即PTC电加热体自身也可以拆卸,甚至整个微型电饭锅的主要部位都可以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饭锅,尤其系一种改进结构的微型电饭锅,以方便使用,避免锅体渗水之不足。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10130641.8于2010年9月29日公开一种在汽车上使用的蒸煮,保温电饭煲,主要有煲盖顶、煲盖、蒸笼、煲壳体、保温灯LED1、煮饭灯LED2,保温温控器组成,发热盘与煲内胆直接接触,在发热盘中间安装突跳式碟形双金属片温控器总成,总成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该结构所述发热盘与煲内胆直接接触,实际上是煲内胆支承在发热盘上,当汽车在起伏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煲内胆会在发热盘上轻微跳动,导致发热盘上一部分的热量流失;另外,由于温控器设置在发热盘上,煲内胆轻微跳动也会离开温控器,导致温控器反应滞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一些企业将发热盘和温控器分别通过导热粘合剂粘结在煲内胆底部,此种结构在使用初期确实解决上述问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鉴于发热盘(电加热体)系直接粘固在内胆底部,电饭锅长期使用,导热粘合剂长期经历热胀冷缩变化,容易造成导热粘合剂粘结能力减弱,发热盘与内胆底部接触不良,影响加热效率,甚至因发热盘脱落,电饭锅无法使用的不足;再有,导热粘合剂虽然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型电饭锅,包括锅盖(1)、锅身(4)、锅底(9)、内胆(3)和PTC电加热体(7),所述锅身(4)安装在锅底(9)上,锅底(9)内设置有PTC电加热体(7),其特征是,所述PTC电加热体(7)的上表面连接有内胆导热体(6),内胆(3)设置在锅身(4)内、且内胆(3)底壁与内胆导热体(6)接触,PTC电加热体(7)通过连接组件(5)安装在锅底(9)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电饭锅,包括锅盖(I)、锅身(4)、锅底(9)、内胆(3)和PTC电加热体(7),所述锅身(4)安装在锅底(9)上,锅底(9)内设置有PTC电加热体(7),其特征是,所述PTC电加热体(7)的上表面连接有内胆导热体(6),内胆(3)设置在锅身(4)内、且内胆(3)底壁与内胆导热体(6)接触,PTC电加热体(7)通过连接组件(5)安装在锅底(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螺杆(51)、锁紧螺母(52)、弹性件(54)和锁定螺母(55),螺杆(51)上端设置在内胆导热体(6)上,螺杆(51)下端先穿过PTC电加热体(7)、锁紧螺母(52)、弹性件(54)及锅底(9)连接孔,再与锁定螺母(55)连接,锁紧螺母(52)与螺杆(51)螺纹连接、以使PTC电加热体(7)压紧在内胆导热体(6)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螺杆(51)头部系压接头(511),内胆导热体(6)上设有下沉孔(61),下沉孔(61)内设置有台阶面(611),螺杆(51)压接头(511)设置在下沉孔(61)内、并压置在台阶面(6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螺杆头部(511)与内胆导热体(6)底壁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螺杆(51)的杆身分成上螺纹段(512)和下螺纹段(513),上螺纹段(512)的杆身直径大、下螺纹段(513)的杆身直径小,以使上螺纹段(512)与下螺纹段(513)之间形成过渡台阶(514),锁紧螺母(52)与上螺纹段(512)螺纹连接,锁定螺母(55)与下螺纹段(513)螺纹连接,下螺纹段(513)外还套有滑套(53),滑套(53)顶面设有凸缘(531),凸缘(531)顶面与过渡台阶(514)相接,凸缘(531)底面与弹性件(54)上端相接,弹性件(54)下端与锅底(9)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何志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