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志雄专利>正文

微型电饭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2927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饭锅,包括锅盖、锅身、锅底、内胆和PTC电加热体,锅身安装在锅底上,锅底内设置有PTC电加热体,PTC电加热体的上表面连接有内胆导热体,内胆设置在锅身内、且内胆底壁与内胆导热体接触,PTC电加热体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锅底内;此款微型电饭锅,通过在PTC电加热体的上表面增设内胆导热体,利用内胆导热体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避免内胆内壁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也就是说,PTC电加热体与锅底连接,而不是与内胆连接,这样,在日常使用时,内胆可直接取出,不会影响电加热部件;再有,PTC电加热体与锅底系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即PTC电加热体自身也可以拆卸,甚至整个微型电饭锅的主要部位都可以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饭锅,尤其系一种改进结构的微型电饭锅,以方便使用,避免锅体渗水之不足。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10130641.8于2010年9月29日公开一种在汽车上使用的蒸煮,保温电饭煲,主要有煲盖顶、煲盖、蒸笼、煲壳体、保温灯LED1、煮饭灯LED2,保温温控器组成,发热盘与煲内胆直接接触,在发热盘中间安装突跳式碟形双金属片温控器总成,总成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该结构所述发热盘与煲内胆直接接触,实际上是煲内胆支承在发热盘上,当汽车在起伏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煲内胆会在发热盘上轻微跳动,导致发热盘上一部分的热量流失;另外,由于温控器设置在发热盘上,煲内胆轻微跳动也会离开温控器,导致温控器反应滞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一些企业将发热盘和温控器分别通过导热粘合剂粘结在煲内胆底部,此种结构在使用初期确实解决上述问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鉴于发热盘(电加热体)系直接粘固在内胆底部,电饭锅长期使用,导热粘合剂长期经历热胀冷缩变化,容易造成导热粘合剂粘结能力减弱,发热盘与内胆底部接触不良,影响加热效率,甚至因发热盘脱落,电饭锅无法使用的不足;再有,导热粘合剂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但它始终具有一定的阻热性(相当于中间隔层),因此,发热盘与内胆底部之间设置这种中间隔层的导热粘合剂,始终会影响其加热效率;而且,导热粘合剂长期被加热,容易影响导热粘合剂的导热性能,造成加热效率不断下降,损耗更多电能;(2)鉴于导热粘合剂的干固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必须等导热粘合剂完全干固后,发热盘完全固定,才能继续进行下一工序,这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率,尤其不适合产量要求大的一些企业。鉴于上述不足,本人设计一种电饭锅,通过预先在内胆底部焊接螺杆,并将加热体至于一导热板内,导热板又对应螺杆设有开孔,螺杆穿过开孔后与螺母连接,导热板被螺母压紧在内胆底部;同时,还在螺杆底面开设螺孔,用螺钉穿过锅底后与螺孔连接,使得内胆、加热体统一固定在锅底上,从而克服以上种种不足。然而,上述方案的电饭锅,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将螺杆直接焊接在内胆底壁,容易因焊接过度,造成内胆底壁损坏,甚至报废;再有,内胆与螺杆焊接,其牢固度往往受焊接工艺影响,故此,工艺要求较高;(2)内胆与螺杆焊接,意味着内胆与加热部件系固定连接,使用时,内胆不能单独取出,尤其系清洗时,需要将整个电饭锅拿起来去清洗,既不方便,也容易因水进入锅底,影响电器部件,而造成损坏;甚至因用户不小心,将整个电饭锅跌落水中,造成整个电饭锅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内胆可单独取出使用,避免清洗时锅体容易渗水而造成损坏,而且加热效率高、安装容易的微型电饭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微型电饭锅,包括锅盖、锅身、锅底、内胆和PTC电加热体,所述锅身安装在锅底上,锅底内设置有PTC电加热体,其特征是,所述PTC电加热体的上表面连接有内胆导热体,内胆设置在锅身内、且内胆底壁与内胆导热体接触,PTC电加热体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锅底内;此款微型电饭锅,通过在PTC电加热体的上表面增设内胆导热体,利用内胆导热体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避免内胆内壁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也就是说,PTC电加热体与锅底连接,而不是与内胆连接,这样,在日常使用时,内胆可直接取出,清洗时不会影响电加热部件;再有,PTC电加热体与锅底系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也就是说,PTC电加热体自身也可以拆卸,甚至整个微型电饭锅的主要部位都可以拆卸,既方便安装,又便于维护;更有的是,内胆导热体系直接与内胆底壁接触,热量快速而直接传递给内胆,减小热能的损耗,进一步提高其加热效率,节省电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锁紧螺母、弹性件和锁定螺母,螺杆上端设置在内胆导热体上,螺杆下端先穿过PTC电加热体、锁紧螺母、弹性件及锅底连接孔,再与锁定螺母连接,锁紧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以使PTC电加热体压紧在内胆导热体底壁,使PTC电加热体的热量可直接、全面地传递给内胆导热体,既有利于热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受热的均匀性;再有,弹性件的作用,使内胆导热体与内胆底壁之间变成弹性接触,可保证两者充分接触。所述螺杆头部系压接头,内胆导热体上设有下沉孔,下沉孔内设置有台阶面,螺杆压接头设置在下沉孔内、并压置在台阶面上;这种下沉孔的设置,可避免螺杆头部与内胆底壁接触,而影响内胆导热体上表面与内胆底壁的充分接触,即:内胆导热体上表面与内胆底壁保持紧密的接触。所述螺杆头部与内胆导热体底壁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这里不再详述。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螺杆的杆身分成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上螺纹段的杆身直径大、下螺纹段的杆身直径小,以使上螺纹段与下螺纹段之间形成过渡台阶,锁紧螺母与上螺纹段螺纹连接,锁定螺母与下螺纹段螺纹连接,下螺纹段外还套有滑套,滑套顶面设有凸缘,凸缘顶面与过渡台阶相接,凸缘底面与弹性件上端相接,弹性件下端与锅底相接;这里,锁紧螺母配合上螺纹段将内胆导热体与PTC电加热体紧压在一起,使两者保持良好而全面的均匀接触,提高热效率。所述弹性件系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在滑套外,锅底对应下螺纹段设有锅底孔,压缩弹簧下端与锅底的锅底孔顶面相接,下螺纹段由上至下穿过锅底孔与锁定螺母螺纹连接;这样,内胆与内胆导热体之间可保证良好而充分的弹性接触。所述内胆导热体呈托盘状,托盘内腔形状与内胆底部外轮廓形状适配,这样,内胆底壁承置在拖盘状的内胆导热体上,托盘状的内胆导热体,使内胆底壁与内胆导热体接触夕卜,内胆下部的侧壁与托盘状的内胆导热体周壁接触,其受热面更大,加热更均匀,效果更佳。所述PTC电加热体包括传热板、PTC发热体和绝缘导热层,传热板上设置有压紧腔,所述绝缘导热层包裹住PTC发热体、并一起被压紧在压紧腔内,传热板顶面与内胆导热体底壁紧贴在一起,传热板对应螺杆开设有第一通孔,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传热板被锁紧螺母压紧在内胆导热体底壁;热量由PTC发热体经绝缘导热层传给传热板,并利用热量上升原理,热量很快传递给上方的内胆导热体。所述内胆导热体底壁还紧贴有导热板,导热板折弯成L型,其一侧为导热接触面,另一侧为温控器安装面,导热接触面与内胆导热体底壁压紧接触,温控器安装面设有手动复位温控器,导热接触面还对应螺杆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杆穿过第二通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导热板被锁紧螺母压紧在内胆导热体底壁。这方案,温控器可感应内胆导热体温度,而起到过热保护和干烧之作用。所述锅身与锅底通过锁紧螺钉连接,锅身内壁底部均布设有多个与所述锁紧螺钉匹配的连接螺孔,锅底周边对应各连接螺孔设有连接开孔,锁紧螺钉从下往上穿过连接开孔后与连接螺孔螺纹连接;这种锅身与锅底的螺钉连接,既方便安装,又容易拆卸维护,使整个电饭锅的重要部件几乎可以拆卸、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微型电饭锅,通过在PTC电加热体的上表面增设内胆导热体,利用内胆导热体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避免内胆内壁与PTC电加热体连接、固定,也就是说,PTC电加热体与锅底连接,而不是与内胆连接,这样,在日常使用时,内胆可直接取出,清洗时不会影响电加热部件;再有,PTC电加热体与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型电饭锅,包括锅盖(1)、锅身(4)、锅底(9)、内胆(3)和PTC电加热体(7),所述锅身(4)安装在锅底(9)上,锅底(9)内设置有PTC电加热体(7),其特征是,所述PTC电加热体(7)的上表面连接有内胆导热体(6),内胆(3)设置在锅身(4)内、且内胆(3)底壁与内胆导热体(6)接触,PTC电加热体(7)通过连接组件(5)安装在锅底(9)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电饭锅,包括锅盖(I)、锅身(4)、锅底(9)、内胆(3)和PTC电加热体(7),所述锅身(4)安装在锅底(9)上,锅底(9)内设置有PTC电加热体(7),其特征是,所述PTC电加热体(7)的上表面连接有内胆导热体(6),内胆(3)设置在锅身(4)内、且内胆(3)底壁与内胆导热体(6)接触,PTC电加热体(7)通过连接组件(5)安装在锅底(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螺杆(51)、锁紧螺母(52)、弹性件(54)和锁定螺母(55),螺杆(51)上端设置在内胆导热体(6)上,螺杆(51)下端先穿过PTC电加热体(7)、锁紧螺母(52)、弹性件(54)及锅底(9)连接孔,再与锁定螺母(55)连接,锁紧螺母(52)与螺杆(51)螺纹连接、以使PTC电加热体(7)压紧在内胆导热体(6)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螺杆(51)头部系压接头(511),内胆导热体(6)上设有下沉孔(61),下沉孔(61)内设置有台阶面(611),螺杆(51)压接头(511)设置在下沉孔(61)内、并压置在台阶面(6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螺杆头部(511)与内胆导热体(6)底壁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微型电饭锅,其特征是,所述螺杆(51)的杆身分成上螺纹段(512)和下螺纹段(513),上螺纹段(512)的杆身直径大、下螺纹段(513)的杆身直径小,以使上螺纹段(512)与下螺纹段(513)之间形成过渡台阶(514),锁紧螺母(52)与上螺纹段(512)螺纹连接,锁定螺母(55)与下螺纹段(513)螺纹连接,下螺纹段(513)外还套有滑套(53),滑套(53)顶面设有凸缘(531),凸缘(531)顶面与过渡台阶(514)相接,凸缘(531)底面与弹性件(54)上端相接,弹性件(54)下端与锅底(9)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何志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