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CMOS制造工艺,尤其是一种在CMOS源漏注入前进行多晶硅掺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某些特定的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多晶硅上需要淀积氮化硅,而在SRAM(是英文Static RAM的缩写,它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工艺中,栅氧化层上面需要有金属连线,所以在此工艺流程中,与常规的CMOS制造工艺不同的是,在多晶硅淀积之后,需要先淀积一层硅化钨,再淀积一层氮化硅。所以在后续的源漏注入的时候,很难注入到多晶硅里面去,注入能量小的话不能穿通硅化钨和氮化硅,注入能量大的话,源漏的结深太深,源漏区域的横向扩散容易导致晶体管穿通。如果在多晶硅poly淀积完之后直接进行多晶硅掺杂注入的话,特别对于深亚微米器件来讲,栅氧化层很薄,由于后续有很多热过程,包括多晶硅再氧化,侧墙形成的热过程,轻掺杂漏氧化,源漏热氧化等,容易使多晶硅中的硼穿过栅氧化层扩散到晶体管沟道里面去,引起晶体管性能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CMOS源漏注入前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CMOS源漏注入前进行多晶硅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晶体管的侧墙形成后,在硅片上整体淀积一层抗反射层;该晶体管的多晶硅栅上依次有硅化钨与氮化硅层;步骤2,用化学机械研磨的方法把抗反射层磨平,使得多晶硅上面的氮化硅层暴露出来;步骤3,回刻抗反射层到所需要的厚度,使得源漏注入注入到多晶硅里面的同时,又能达到合适的源漏结深;步骤4,选择性地进行多晶硅杂质注入,保证杂质离子注入到多晶硅里面,并且尽量少的注入到源漏区域;步骤5,去除抗反射层;步骤6,选择性的进行源漏离子注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金珠,胡君,罗啸,刘冬华,段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