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896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弹性轴承。一种弹性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与滚动体对应的滚道,内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滚道与滚道之间或者滚道与用于支撑各自圈体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内圈和/或外圈的载荷传递段上沿围绕弹性轴承轴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的长孔,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开各长孔的间隔连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孔壁的弹性变形对载荷传递段承受的轴向作用力进行缓冲的弹性缓冲结构。长孔与间隔连接部形成的弹性缓冲结构能够在载荷传递段承受轴向作用力时保持载荷的传递并依靠孔壁的弹性变形而缓冲轴向作用力,从而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轴向冲击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轴承
技术介绍
滚动轴承的工作是依靠滚动体与滚道的滚动配合实现,滚动体与滚道两者之间有严格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以保证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减小滚动阻力,保证轴承的灵活转动和使用寿命。但是,一些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并且会受到很大的轴向冲击及振动,例如在火炮或火箭发射等环境下的轴向定位轴承。若轴向冲击过大,使用过程中会使滚道和滚动体的接触点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受到冲击后的轴承,在之后需要运转时由于滚道变形,旋转精度遭到破坏,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甚至不能转动,无法使用。例如角接触球轴承,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滚动体一般为钢球,使用时钢球滚动支撑在内圈与外圈的对应配合面之间,该配合面为与钢球适配的滚道。外圈具有与钢球滚动配合的外圈滚道和与供适配的外圈支座支撑的外圈支撑端,内圈具有与钢球滚动配合的内圈滚道和供适配转轴上的轴向挡止结构支撑的内圈支撑端,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时,外圈支撑端和内圈支撑端分别承受相向的轴向作用力并传递到滚动体处,使滚动体滚动挤压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上。但是,在存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与所述滚动体对应的滚道,所述内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滚道与滚道之间或者滚道与用于支撑各自圈体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其特征在于:内圈和/或外圈的载荷传递段上沿围绕弹性轴承轴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的长孔,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开各所述长孔的间隔连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弹性变形对载荷传递段承受的轴向作用力进行缓冲的弹性缓冲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与所述滚动体对应的滚道,所述内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滚道与滚道之间或者滚道与用于支撑各自圈体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其特征在于:内圈和/或外圈的载荷传递段上沿围绕弹性轴承轴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的长孔,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开各所述长孔的间隔连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弹性变形对载荷传递段承受的轴向作用力进行缓冲的弹性缓冲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世东臧稳通孙北奇谢鹏飞于晓凯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