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6723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吸附剂以不同来源的木质素为原料,在含木质素的溶液中按交联剂与木质素质量比为1:1~1:5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在55~100℃采用常规油浴加热聚合的方法,反应1~2h,再按丙烯酸与木质素质量比1:1~1:5加入丙烯酸,添加适量引发剂,最后加入促进剂,55-100℃反应1~2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制得吸附剂吸附速率快、结合能力强、不易脱落;且能同时吸附重金属离子、酶蛋白等物质,对Cu2+的吸附容量可达76.7mg/g,对木瓜蛋白酶的吸附容量可达500.0mg/g;并且吸附过程无毒副作用,制备原料来源广泛便捷,制备成本比较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吸附剂,确切地说是,通过该吸附剂可以较快较多地吸附重金属离子、酶蛋白等物质。
技术介绍
木质素作为储量第二大的天然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对其高效开发利用是有效解决当前化石资源困局的重要途径之一。全世界每年植物生长可产生1500亿吨木质素,且造纸废液中工业木质素有3000万吨。木质素作为木材水解工业和造纸工业的副产物,目前大都只是利用了植物原料中的40%多的纤维素,而将其余的富含木质素等宝贵资源以污染物抛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 费与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木质素这种可再生资源,提高其附加值,已经引起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与企业的共同关注。吸附分离功能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主要包括水处理、有机物分离纯化、湿法冶金、化工制备与产品纯化、生物药品的分离纯化、医学应用、环境保护、固相有机合成、分析技术等方面。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吸附剂,目前应用较多地吸附剂主要有分子筛、活性炭及各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等。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探索廉价高效的吸附剂,取代价格较昂贵的活性炭或离子交换树脂等。从造纸废液中分离的木质素,成本比活性炭要低。木质素分子中由于含有众多甲氧基、羟基和羰基等含氧基团,为重金属离子或酶蛋白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成为一类十分优良的天然吸附剂。但因其含氧基团众多,特别容易引起自身聚集成团,造成成球、成孔性能差,导致制备的吸附剂吸附容量有限。生物降解可降低其分子量,暴露更多的吸附位点,且如果能提供一个支撑体作为“躯干”,而让木质素分子成为“手臂”和“手”,就可以充分发挥木质素分子中众多含氧基团的氢键形成、螯合、络合等能力进行物质吸附,同时避免木质素的自身由于氢键缔合等因素聚集成团影响其吸附效果。因而通过木质素衍生化反应可获得具有多功能、高性能的木质素基吸附材料。迄今国内外关于对具吸附分离功能的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研制鲜有报道,亟待研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备的吸附剂能同时对重金属离子、酶蛋白等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成本低廉MTv o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种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I)利用过滤除杂后的含碱木质素的制浆黑液,或将纯化后的木质素溶于质量分数为0.59T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该溶液中按交联剂与木质素质量比为I I:5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在55 100°C下油浴加热聚合,反应f2h ;2)在上述反应液中,按丙烯酸与木质素质量比I I:5加入丙烯酸,添加与丙烯酸等质量的引发剂,最后加入与丙烯酸等质量的促进剂,55 100°C反应f 2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水洗、干燥、研磨,制备出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质素为碱木质素、木质素磺酸盐、经生物处理后的碱木质素及木质素磺酸盐。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木质素是选自农作物秸杆、纤维类的腐殖质、木质材料及其下脚料、植物果实或其残渣等原料按常规碱法制浆方法制备得来。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生物处理后的碱木质素及木质素磺酸盐,即为从土壤中筛选所得具有较强木质素降解能力的黄曲霉菌株F-1 (Aspergillus flavus strain F-1),其在木质素降解培养基中,液态培养5d以上的发酵液经除菌过滤、干燥、研磨所得。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选自异氰酸酯、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选自三乙烯二胺、四甲基乙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 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吸附剂吸附速率较快(相对于木质素与聚丙烯酸)、结合能力强,不易脱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附剂能同时对重金属离子、酶蛋白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相对于木质素与聚丙烯酸),例如,吸附4h时,对Cu2+的吸附容量为76.7mg/g,对木瓜蛋白酶的吸附容量为500.0mg/g。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木质素、聚丙烯酸和木质素/聚丙烯酸共混料及合成凝胶的红外光谱图。图2是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透射电镜图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所述吸附剂原料的制备与纯化方法:1、碱木质素的制备与纯化称取适量的打碎后的稻草秸杆,按秸杆与NaOH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15 1:20加入质量分数为0.59Γ2.0%的NaOH溶液,采用“三氧化硫气体处理秸杆的方法”专利技术(专利号:200910116615),通入SO3进行预处理以有效剥离稻杆表层的木质素。于55°C下恒温水浴锅中搅拌反应7h,反应液经两层纱布反复过滤即得秸杆黑液(含碱木质素)。量取适量的秸杆黑液,向其中滴加2mol/L的HCl溶液至pH值为2 3,置于55°C恒温水浴锅中保温,直至析出大量沉淀。然后将反应液于lOOOOr/min的离心机中处理15min,沉淀烘干后研磨过筛即得纯化的酸沉木质素。2、经生物处理后的碱木质素及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经LB培养基活化后的黄曲霉菌株F-1 (Aspergillus flavus strain F-1)接入IOOmL木质素降解培养基中。其中木质素降解培养基的配方(g/L):碱木质素或木质素磺酸钠 2.0,葡萄糖 0.5,(NH4)2SO4L 5,KH2PO4L 5,K2HPO4L 5,MgSO4 7H200.2,NaCl0.2,FeSO40.05, MnSO40.02,pH7.4,定容 1L,121°C灭菌 20min。然后在初始 pH 为 7.0,于 30°C,150r/min条件下在摇床培养箱中培养,5d后定时采样过滤,滤液在80 °C减压蒸发后,烘干研磨过筛即得生物处理后的碱木质素(分子量< 1000)及木质素磺酸盐(分子量(528.61)。实施例2量取150mL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获得的秸杆黑液(含碱木质素0.28g,pH ^ 11),用稀HCl调节pH至9,加入0.28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同时移取0.7mL丙烯酸于500mL圆底烧瓶中,并加入0.28g过硫酸钾,振荡溶解,然后加入秸杆黑液,振荡混匀,向其中移取0.36mL四甲基乙二胺,振荡混匀。置于油浴锅中控制温度55°C,在充氮气保护下反应4h。然后过滤,洗涤至中性,40°C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成品放于自封袋保存。木质素、聚丙烯酸和木质素/聚丙烯酸共混料以及选取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红外图谱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木质素分子结构中的特征基团在红外光谱上有明确的特征峰,主要是在2930CHT1处有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吸收,1610-16000^1和1520-1500CHT1处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1)利用过滤除杂后的含碱木质素的制浆黑液,或将纯化后的木质素溶于质量分数为0.5%~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该溶液中按交联剂与木质素质量比为1:1~1:5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在55~100℃下油浴加热聚合,反应1~2h;2)在上述反应液中,按丙烯酸与木质素质量比1:1~1:5加入丙烯酸,添加与丙烯酸等质量的引发剂,最后加入与丙烯酸等质量的促进剂,55~10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水洗、干燥、研磨,制备出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利用过滤除杂后的含碱木质素的制浆黑液,或将纯化后的木质素溶于质量分数为0.59Γ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该溶液中按交联剂与木质素质量比为I 1:5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在55 100°C下油浴加热聚合,反应l 2h ; 2)在上述反应液中,按丙烯酸与木质素质量比1:fl:5加入丙烯酸,添加与丙烯酸等质量的引发剂,最后加入与丙烯酸等质量的促进剂,55 100°C反应f2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水洗、干燥、研磨,制备出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木质素为碱木质素、木质素磺酸盐、经生物处理后的碱木质素及木质素磺酸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素基聚丙烯酸微凝胶多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碱木质素是选自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日生乔乔王淮罗成邓胜松张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