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车车厢内壁保护设施,特别是一种用于货车车厢内壁保护的车厢内斗。
技术介绍
皮卡车又称轿货车,其是一种轿车驾驶室与货车车斗相结合的车辆,这种车辆在国外乡村和农场应用十分普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已于多年前引进了这类车辆,通过消化吸收,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汽车厂家制造并销售这种车辆。这种车在国内主要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或个体工商业者,其通常作为小型工程车、工具车和少量货品的送货车使用。因此,其应用范围广,装载物品种类繁杂,在使用中容易造成车厢板损坏。因此,能对车厢内壁起保护作用的车厢内斗已形成了市场需求,为此,已有专业生产厂家可提供各种车厢尺寸的车厢内斗。现有车厢内斗主要以整体结构形式供货,如由注塑成型的塑料内斗,焊接组合的钣金件内斗等。塑料内斗强度差,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焊接组合的钣金件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由于其为整体结构,造成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大,造成资源浪费和存储运输成本高,继而带来产品销售价格高的不足,同时,在与车厢安装时还存在安装困难的不足。为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厢内斗,由可分别固定在车厢中和车厢后门上的斗厢(1)和斗门(2)组成,斗厢(1)底部设有与车厢底板适应的向厢内空间凸出的两车轮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厢(1)由金属板材制成的一斗前板(11)、两斗侧板(12)和一斗底板(13)组成,斗前板(11)和两斗侧板(12)可分别与车厢前板和对应车厢侧板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斗前板(11)和斗底板(13)可分别与两斗侧板(12)在车厢底部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车轮壳(3)分别设在两斗侧板(12)上并与斗侧板(12)形成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内斗,由可分别固定在车厢中和车厢后门上的斗厢(I)和斗门(2)组成,斗厢(I)底部设有与车厢底板适应的向厢内空间凸出的两车轮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厢(O由金属板材制成的一斗前板(11)、两斗侧板(12)和一斗底板(13)组成,斗前板(11)和两斗侧板(12)可分别与车厢前板和对应车厢侧板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斗前板(11)和斗底板(13)可分别与两斗侧板(12)在车厢底部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车轮壳(3)分别设在两斗侧板(12)上并与斗侧板(12)形成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厢(I)与车厢底板之间设有减震垫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内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前板(11)呈Z字形结构,斗前板(11)的Z字上横边(Ila)可覆盖在车厢前板上端面上,斗前板(11)的Z字下横边(Ilb)可覆盖在减震垫板(4)上;所述两斗侧板(12)呈Z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