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124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印刷机、分流机构及卸料机构;其中,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和印刷机通过输送带连接,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的输送带上设置分流机构,卸料机构分别设于第一注头机和第二注头机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塑料软管生产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作业灵活、节省人工、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及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软管自动化生产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塑料软管生产一般要经过软管拉管工艺,注头工艺和印刷工艺,但这几个工艺都是相互独立的,拉管工艺时需要人工排管,注头工艺时需要人工插管、拔管,印刷工艺时需要人工放管,这就存在生产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作业灵活、节省人工、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及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的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印刷机、分流机构及卸料机构;其中,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和印刷机通过输送带连接,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的输送带上设置分流机构,卸料机构分别设于第一注头机和第二注头机上。所述拉管机出口端连接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外侧通过第一分流口连接第二输送带,第一分流口处对应设置设于第一输送带上的第一分流机构,第二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连接,第一分流口后方的第一输送带内侧通过第二分流口连接第四输送带,第二分流口处对应设置设于第一输送带上的一个第二分流机构,第一输送带末端通过第一弧形导流板连接第五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分别从左右两端连接第一注头机;第三输送带内侧通过第三分流口连接第六输送带,第三分流口处对应设置设于第三输送带上的另一个第二分流机构,第三输送带末端通过第二弧形导流板连接第七输送带,第六输送带和第七输送带分别从左右两端连接第二注头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里面的结构是一样的,第一注头机分左右两边两个工位,结构也是一样的。所述第四输送带末端设有第一推管机构,第一推管机构与第一注头机上的第一管槽输送机相对应,第一推管机构下方安装有第一光电开关,第一管槽输送机的第一管槽对应设置有第一溢出气缸,第一管槽输送机最后8个管槽分别设有推杆,第一管槽输送机水平连接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内设有若干管位链片,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上设有第一外置气缸,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的8个管槽处对应设置第一压轮,第一压轮上方设置第一插管机械手,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一侧设置第一拔叉机械手,第一拔叉机械手上设置对应叉到软管底部的第一叉板和对应叉到软管上部的第一夹板,第一插管机械手上对应设有第一推板,第一插管机械手上设有拉簧,每个管位对应八条围绕着轴芯形成锥环的拉簧, 拉簧两头夹紧固定,第一插管机械手右侧设有第一拔管机械手,第一拔管机械手下方设有第一卸料机构,第一卸料机构与连接印刷机的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五输送带末端设有第二推管机构,第二推管机构与第一注头机上的第二管槽输送机相对应,第二推管机构下方安装有第二光电开关,第二管槽输送机的第二管槽对应设置有第二溢出气缸,第二管槽输送机最后8个管槽分别设有推杆,第二管槽输送机水平连接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内设有若干管位链片,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上设有第二外置气缸,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的8个管槽处对应设置第二压轮,第二压轮上方设置第二插管机械手,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一侧设置第二拔叉机械手,第二拔叉机械手上设置对应叉到软管底部的第二叉板和对应叉到软管上部的第二夹板,第二插管机械手上对应设有第二推板,第二插管机械手上设有拉簧,每个管位对应八条围绕着轴芯形成锥环的拉簧,拉簧两头夹紧固定,第二插管机械手右侧设有第二拔管机械手,第二拔管机械手下方设有第二卸料机构,第二卸料机构与连接印刷机的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包括第一光电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一分流单杆气缸和不锈钢翻板;其中,第一光电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一分流单杆气缸依次连接,不锈钢翻板与第一分流单杆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分流机构包括第二光电开关、计数器、第二电磁阀、针型气缸、弹簧和不锈钢翘板;其中,第二光电开关、计数器、第二电磁阀及针型气缸相连接,针型气缸与不锈钢翘板连接,不锈钢翘板上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卸料机构包括第一卸料机构本体、两排第一插杆、第一卸料单杆气缸、第二卸料单杆气缸及第一卸料水平推杆;其中,第一卸料机构本体上开设有使两排第一插杆转动90°的第一转动支点和使第一排第一插杆转到右下方与第二排第一插杆水平排列位置的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二转动支点,第一卸料单杆气缸与两排第一插杆连接,第二卸料单杆气缸与第一排第一插杆连接,第一卸料水平推杆与第一卸料机构本体连接,第一卸料机构本体出口处设有左右合叶组成的第一 “V”形管位槽,第一 “V”形管位槽与第一管位槽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卸料机构包括第二卸料机构本体、两排第二插杆、第三卸料单杆气缸、第四卸料单杆气缸及第二卸料水平推杆;其中,第二卸料机构本体上开设有使两排第二插杆转动90°的第三转动支点和使第一排第二插杆转到右下方与第二排第二插杆水平排列位置的两个互相平行的第四转动支点,第三卸料单杆气缸与两排第二插杆连接,第四卸料单杆气缸与第二排第二插杆连接,第二卸料水平推杆与第二卸料机构本体连接,第二卸料机构本体出口处设有左右合叶组成的第二 “V”形管位槽,第二 “V”形管位槽与第二管位槽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注头机和第二注头机的出口处均连接于成品输送带,成品输送带上设有防重叠挡板,成品输送带的出口处设有第一不锈钢隧道滑槽,第一不锈钢隧道滑槽与带挡板的柔性链板输送带连接,带挡板的柔性链板输送带与第二不锈钢隧道滑槽连接,第二不锈钢隧道滑槽与印刷机进管输送带连接,第二不锈钢隧道滑槽内设有气动溢流气缸,第二不锈钢隧道滑槽具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滑槽与下方的溢料框连接。所述成品输送带为皮带输送线。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包括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印刷机、分流机构及卸料机构;其中,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和印刷机通过输送带连接,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的输送带上设置分流机构,卸料机构分别设于第一注头机和第二注头机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作业灵活、节省人工、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及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等特点。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在已有的软管拉管、注头、印刷设备的基础上,研发塑料软管拉管、注头、印刷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以前的分段式的单元生产模式变成流水线的作业模式。3、本专利技术拉管以后无需人工排管,自动输送至两台注头机。4、本专利技术中环形链条输送机的每个管位有水平和垂直变位功能,在外置气缸作用下可以水平变位,以便软管在水平等距状态下可以直接推入管位链片,使用效果好,定位准确。5、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插管机械手采用校正拉簧自动校正装置,靠弯曲成弓形的拉簧的张力张紧软管,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软管,可以取消因为不同规格的更换需要更换设备零件。6、本专利技术中拔管机械手将完成注头工序的塑料软管从模具芯棒拔出,然后平移整齐送至卸料机构,插在卸料机构的竖直插杆上,改变现有技术中人工拔插的工序。7、本专利技术中卸料机构的插杆具有垂直和水平变位功能,将拔管机械手传送过来的竖直方向的两排塑料软管翻转90度放平为一排,然后靠卸料水平推杆将塑料软管推出至“V”形管位槽中,使用效果好,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注头机和第二注头机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印刷机、分流机构及卸料机构;其中,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和印刷机通过输送带连接,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的输送带上设置分流机构,卸料机构分别设于第一注头机和第二注头机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印刷机、分流机构及卸料机构;其中,拉管机、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和印刷机通过输送带连接,第一注头机、第二注头机的输送带上设置分流机构,卸料机构分别设于第一注头机和第二注头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管机出口端连接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外侧通过第一分流口连接第二输送带,第一分流口处对应设置设于第一输送带上的第一分流机构,第二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连接,第一分流口后方的第一输送带内侧通过第二分流口连接第四输送带,第二分流口处对应设置设于第一输送带上的一个第二分流机构,第一输送带末端通过第一弧形导流板连接第五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分别从左右两端连接第一注头机;第三输送带内侧通过第三分流口连接第六输送带,第三分流口处对应设置设于第三输送带上的另一个第二分流机构,第三输送带末端通过第二弧形导流板连接第七输送带,第六输送带和第七输送带分别从左右两端连接弟~■注头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输送带末端设有第一推管机构,第一推管机构与第一注头机上的第一管槽输送机相对应,第一推管机构下方安装有第一光电开关,第一管槽输送机的第一管槽对应设置有第一溢出气缸,第一管槽输送机最后8个管槽分别设有推杆,第一管槽输送机水平连接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内设有若干管位链片,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上设有第一外置气缸,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的8个管槽处对应设置第一压轮,第一压轮上方设置第一插管机械手,第一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一侧设置第一拔叉机械手,第一拔叉机械手上设置对应叉到软管底部的第一叉板和对应叉到软管上部的第一夹板,第一插管机械手上对应设有第一推板,第一插管机械手上设有拉簧,每个管位对应八条围绕着轴芯形成锥环的拉簧,拉簧两头夹紧固定,第一插管机械手右侧设有第一拔管机械手,第一拔管机械手下方设有第一卸料机构,第一卸料机构与连接印刷机的输送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软管生产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输送带末端设有第二推管机构,第二推管机构与第一注头机上的第二管槽输送机相对应,第二推管机构下方安装有第二光 电开关,第二管槽输送机的第二管槽对应设置有第二溢出气缸,第二管槽输送机最后8个管槽分别设有推杆,第二管槽输送机水平连接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内设有若干管位链片,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上设有第二外置气缸,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的8个管槽处对应设置第二压轮,第二压轮上方设置第二插管机械手,第二环形链条输送机出口端一侧设置第二拔叉机械手,第二拔叉机械手上设置对应叉到软管底部的第二叉板和对应叉到软管上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瑞彬唐达明沈晓东赵宏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丽盈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