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生产工艺及其蒸汽硫化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4920 阅读:1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类车用制动软管利用蒸汽管道进行连续硫化的生产工艺及其蒸汽硫化管道,其将用软芯法所生产的车用制动软管在挤出完成后,直接进入并经过具有压力调控装置和水汽平衡装置的一定长径比的蒸汽管道,利用管道内蒸汽传热介质进行连续硫化,并经梯度冷却最终完成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工艺过程。蒸汽硫化管道由设置在冷喂料挤出机和牵引机之间的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承压管道、两端的密封装置及控温和控压装置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解决了连续硫化生产过程中内径无法控制、拉伸延长和表面拖带擦伤等技术难题,简化了车用制动软管生产过程,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在实现车用制动软管工业自动化生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橡胶软管生产制造过程的
,特别是小口径的含骨架材料的各 种耐压车用制动软管的工业化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制动软管的连续硫化 生产工艺及其蒸汽硫化管道。
技术介绍
车用制动软管的生产工艺种类繁多,目前被各生产企业采纳的主要有有芯法和无 芯法。根据车用制动软管的用途,耐压车用制动软管需要各种骨架结构以加强耐压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有在挤出、编织和硫化等加工工序中起支撑作用的芯轴,因此有芯法是 耐压车用制动软管生产过程普遍采用的方法。有芯法又分硬芯法和软芯法,硬芯法虽然工 艺成熟,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但是由于其长度受场地和可操作方面的影响,其单根产品 长度受到限制,按使用长度进行裁取时产生大量废料,因此其材料利用率非常低,通常只有 709Γ85%,而且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产品外径均勻性、外观等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软 芯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硬芯法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其长度可大大延长,相比硬芯法而言具有 很多优点。现在普遍被众多车用制动软管生产企业所采用的有硫化罐蒸汽硫化法、盐浴连 续硫化法、微波连续硫化法等硫化生产工艺。目前,软芯法制造车用制动软管的硫化工艺大多数采用硫化罐蒸汽硫化法。该方 法硫化条件稳定可控,可以有效保障硫化车用制动软管的技术性能,但是每硫化一罐产品 都要排空一次蒸汽,放出大量硫化反应气体,且蒸汽热能浪费严重,而且劳动强度大,自动 化程度低,周转托架、调装设备等附属设施投入很大,生产现场秩序和环境都无法得到保障。另外,软芯法制造车用制动软管的硫化工艺还可采用盐浴或微波连续硫化法进行 生产,盐浴连续硫化法对产品外观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没有包覆工艺的车用制动软 管,无法避免车用制动软管表面的污染和机械损伤,另外盐浴连续硫化法所产生的融盐蒸 汽、清洗所产生的废水等都是盐浴法的技术短板;微波连续硫化法对于橡胶种类、配方要求 和混炼胶质量等方面要求比较高,而且具有多层骨架材料的车用制动软管在技术上不适宜 采用微波硫化,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综上所述,软芯法生产工艺虽然具有很多硬芯法无法比拟的工艺优势,但是由于 没有可完全适用的硫化工艺,不能最大范围实现在线连续硫化,目前软芯法生产仍大多数 采用的是蒸汽硫化罐硫化工艺。采用蒸汽硫化罐硫化工艺生产的车用制动软管,由于需要将挤出后未硫化的预制 车用制动软管产品盘绕在硫化盘上进行硫化,因为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弯曲半径,这在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车用制动软管的增强骨架层的编织结构,为车用制动软管的径向力学性 能带来负面影响,对车用制动软管的整体性能不利;另外,弯曲的车用制动软管给在安装和 使用过程均带来不便,而连续硫化的车用制动软管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基于此,国内外很早就开始了有关蒸汽管道连续硫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和探讨,虽然在理论上认为是可行的,但国内市场上并没有出现用此种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车用 制动软管产品,也没有相关文献对这一工艺的工业化实现进行过详细报道或相关专利技术专利 申请°如青岛化工学院的卜秋祥等在《橡胶工业》1999年第46卷发表了题为《车用制动 软管蒸汽管道连续硫化生产线》的论文,但其只是介绍了利用电缆连续硫化装置进行车用 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的思路,没有深一步详细说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不具备实用水平。日本的株式会社明治橡胶化成(专利号CN85106852)介绍了一种连续硫化车用制 动软管的方法,根据其公开的摘要可知其首先采用的是微波硫化后再采用传统硫化方式硫 化,且需要在橡车用制动软管的外表面上施加一层均勻厚度的耐热合成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生产工艺,实现了利用蒸汽 管道进行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的可具体实施的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硫化工艺,无需在 未硫化车用制动软管表面包布或包树脂,工艺简化,其生产的车用制动软管长度由芯轴长 度决定,几乎没有限制,车用制动软管的挤出和硫化前后工序相互衔接,形成了全连续自动 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生产工艺,采用软芯硫化法,其特征在于经冷喂料挤出机 挤出后,将未硫化车用制动软管经牵引装置以lm/mirT 50m/min的恒定速度直接进入一个 与挤出机头连接的以饱和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密封蒸汽硫化管道,进行制动软管的在线连 续硫化和冷却,最后经牵引卷取装置完成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生产工艺过程;所述蒸汽 硫化管道内饱和蒸汽的压力控制在0. 3 Mpa 2. OMpa、硫化控温精度在士0. 5°C 士5°C ;所 述的密封蒸汽硫化管道的管道内径D为5(T360mm,长度L为2(T200m,长径比L/D为400 广3000:1,所述密封蒸汽硫化管道与挤出机头连接的一端为高端,而密封蒸汽硫化管道的 安装角度为0° —15°。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工艺中所用的蒸汽硫化管道,其特征在于其由设置在车 用制动软管冷喂料挤出机和车用制动软管牵引机之间的呈0° —15°斜向设置的密封蒸汽 硫化管道部分以及和密封蒸汽硫化管道部分的下端相连通的水密封装置部分构成;所述的 密封蒸汽硫化管道部分的高端和冷喂料挤出机相连通;密封蒸汽硫化管道部分的上部设置 有水蒸汽进管,在水蒸气进气管上设置有压力控制装置;密封蒸汽硫化管道部分的低端和 水密封装置部分相连通,在密封蒸汽硫化管道部分的下部配设有具备在管道内任意调控蒸 汽和冷却水的空间比例功能的、可保证车用制动软管在管道内硫化完成后对硫化车用制动 软管进行梯度冷却从而保证车用制动软管的尺寸稳定性的水汽平衡控制装置;所述的水密 封装置部分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水密封装置部分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及控制阀门,水密封 装置部分上设置有车用制动软管的出孔,车用制动软管通过出孔和车用制动软管牵引机相 连接;所述的密封蒸汽硫化管道的管道内径D为5(T360mm,长度L为2(T200m,长径比L/D 为 400 :1 3000 :1ο本专利技术所述未硫化车用制动软管直接进入密封蒸汽硫化管道的恒定速度的优选 范围为5 35m/min ;所述蒸汽硫化管道内饱和蒸汽的压力优选范围为0. Π. 2 Mpa ;所述硫化控温精度的优选范围应为士0. 5°C 士 1°C ;所述密封蒸汽硫化管道其内径D的优选范围 为7(T260mm,长度L的优选范围为5(Tl20m,长径比的优选范围为200 广2000 :1,安装倾斜 角度的优选范围为3° 7°。本专利技术中在生产过程中在车用制动软管内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可在一定程度进 行盘卷弯曲作业的、作为软芯的柱状芯轴,其具有与车用制动软管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尺寸, 车用制动软管内部设有金属或化纤等材质抗拉结构,外部包覆有软化点温度不低于车用制 动软管硫化作业温度的树脂、橡胶等高分子弹性体材料的圆柱状线材。所述柱状芯轴的外 径尺寸偏差范围为士0. OlmnT士0. 10mm。所述柱状芯轴内部包覆有钢丝、钢丝绳、芳纶、聚 酯、尼龙等材料制成的线绳作为轴向抗拉结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牵引装置配设有张力传感器和测径仪,牵引装置由张力传感器和测 径仪联合控制。本专利技术连续硫化工艺对牵引速度的要求非常高,芯轴的轴向强度对牵引的稳定性 和车用制动软管硫化加热过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生产工艺,采用软芯硫化法,其特征在于:经冷喂料挤出机挤出后,将未硫化车用制动软管经牵引装置以1m/min~ 50m/min的恒定速度直接进入一个与挤出机头连接的以饱和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密封蒸汽硫化管道,进行制动软管的在线连续硫化和冷却,最后经牵引卷取装置完成车用制动软管连续硫化生产工艺过程;所述蒸汽硫化管道内饱和蒸汽的压力控制在0.3 Mpa ~2.0Mpa、硫化控温精度在±0.5℃~±5℃;所述的密封蒸汽硫化管道的管道内径D为50~360mm,长度L为20~200m,长径比L/D为400:1~3000:1,所述密封蒸汽硫化管道与挤出机头连接的一端为高端,密封蒸汽硫化管道的安装角度为0°—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秦光前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建强制动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