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金属管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481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32
一种钛金属管抛光机,属于抛光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一对导轨,敷设在地坪上;移动小车,与一对导轨滑动配合,且位于一对导轨的一端;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与一对导轨滑动配合,且位于一对导轨的另一端;动力传动机构,对应于其中一根导轨的一侧,且与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连接;一个或一对抛光机构,设置在地坪上,且对应于另一根导轨的一侧;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设置在一对导轨中的任意一根导轨上,且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器撞头对应于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朝向移动小车的一侧,而另一个信号采集器撞头对应于钛金属管夹持旋转机构背对移动小车的一侧。能满足对钛金属管的高效率自动化抛光要求;不会产生彼此干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钛金属管抛光机
技术介绍
由于钛金属材料具有公知的韧性好、比重小、耐磨损、耐腐蚀和耐高温等优异的特性而被誉为太空金属,并且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电子、电器、军工、发电、航空、航天和航海等。由于钛金属管在生产过程中经轧制后,往往会在外表面出现微裂纹和轧制皱褶(或称轧痕)之类的缺陷,因而需将微裂纹和轧制皱褶之类的暇疵去除,以确保钛金属管的整体质量。由于已有技术中的抛光机是通过调节一对导向轮之间的间距而对不同规格的钛金属管进行抛光的,因此一旦钛金属管的直径超出了一对导向轮的极限调节程度,那么无法对其实施抛光,只能凭借于手工修磨的方式将钛金属管外表面的前述微裂纹、轧痕等处置(去除),于是不仅工效低、工人的作业强度大,而且易在钛金属管的外表面形成凹坑,使钛金属管产生二次缺陷。尤其,由于手工修磨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人的经验、责任心和情绪等因素相关,因此修磨质量往往难以达到期望的要求。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有关抛光机的技术信息,如CN201848759U(不锈钢管用镜面抛光机)、CN201455795U (长轴件抛光机)、CN201295877Y (钢管用抛光机)、CN202716149U (一种新型抛光机)和CN2482481Y (管材表面抛光机),等等。并不限于例举的这些抛光机对于钛金属管表面抛光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因为为了既保障对钛金属管表面的抛光效果又保障抛光效率,因此在抛光过程中不仅需要使钛金属管处于水平移动,而且还需使钛金属管以360°旋转,此外还应避免抛光机构与驱使钛金属管运动的动力传动机构之间产生互相干涉的情形,等等。又,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556214U推荐的可调节抛光机高度的钢管外圈抛光机,虽然具有其说明书第0006栏著称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不具有将钢管水平移动和圆周方向旋转的功能,因而不足以全面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障钛金属管在水平方向移动又能使钛金属管以360°回转并且还可避免抛光机构与驱使钛金属管运动的动力传动机构之间产生相互干涉的情形而藉以满足高效率并且自动化地对钛金属管表面进行抛光要求的钛金属管抛光机。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钛金属管抛光机,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导轨,该一对导轨敷设在抛光作业场所的地坪上;一移动小车,该移动小车与所述的一对导轨滑动配合,并且位于一对导轨的一端;一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该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与所述的一对导轨滑动配合,并且位于一对导轨的另一端;一用于驱使所述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的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中的其中一根导轨的一侧,并且与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连接;一个或一对抛光机构,设置在抛光作业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中的另一根导轨的一侧;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该一对信号米集器撞头设置在一对导轨中的任意一根导轨上,并且该一对信号米集器撞头中的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器撞头对应于所述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朝向所述移动小车的一侧,而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中的另一个信号采集器撞头对应于钛金属管夹持旋转机构背对移动小车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小车包括一移动小车底盘和一对彼此配合的钛金属管托轮,在移动小车底盘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转动设置有一对小车底盘滚轮,小车底盘滚轮与所述的导轨构成滚动副,一对钛金属管托轮转动地支承在托轮架上,托轮架固定在移动小车底盘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包括牵弓I小车、第一电机、第一减速箱、第一、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带和卡盘,在牵引小车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枢轴设置有一对滚轮,滚轮与所述的导轨构成滚动副,并且牵引小车与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中的其中一根导轨的一侧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箱固定在牵引小车上,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第二传动轮固定在第一减速箱的减速箱动力输入轴上,第一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卡盘固定在第一减速箱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的移动小车相对应,所述的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分别对应于所述牵引小车的两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牵引小车朝向所述移动小车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牵引绳连接耳,而牵引小车背对移动小车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牵引绳连接耳,第一、第二牵引绳连接耳均与对应所述一对导轨中的其中一根导轨的一侧的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连接,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开设于抛光作业场所的地坪上的基坑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牵引小车上设置有一信号采集器,该信号采集器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器撞头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箱、绞盘、牵引绳和过渡滑轮,第二电机与第二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二减速箱连同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的基坑内,绞盘固定在第二减速箱的第二减速箱输出轴上,牵引绳的中部绕设在绞盘上,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牵引绳连接耳固定,而牵引绳的另一端在途经过渡滑轮后与所述的第二牵引绳连接耳固定,过渡滑轮枢轴设置在滑轮架上,而滑轮架固定在地坪上,并且对应于一对导轨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抛光机构包括机架、支撑架、杠杆座、第三电机、第三、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带和抛光轮,机架以及支撑架固定在抛光作业场所的坪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导轨中的所述另一根导轨的一侧,杠杆座通过中心轴绞设在机架的上部,第三电机固定在杠杆座背离导轨的一端,而在杠杆座朝向导轨的一端固定有一抛光轮轴座,在该抛光轮轴座上枢轴设置有一抛光轮轴,第三传动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第三电机轴上,第四传动轮固定在抛光轮轴的一端,抛光轮固定在抛光轮轴的另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的上方,第二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上,所述的支撑架对应于所述抛光轮轴座的下方,其中,在所述的抛光轮轴座上还固定有一提手。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杠杆座朝向所述导轨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抛光轮的上方固定有一抛光轮护罩。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抛光轮护罩的下方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抛光轮的位置固定有一吸尘罩,在该吸尘罩上连接有一吸尘管,该吸尘管与负压吸尘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动力传动机构使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在一对导轨上水平移动,以及由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对钛金属管挟持并且使其旋转,因而能满足对钛金属管的高效率自动化抛光要求;由于将动力传动机构与抛光机构分别设置了一对导轨的两侧,因而不会产生彼此干涉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金属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导轨(1),该一对导轨(1)敷设在抛光作业场所的地坪上;一移动小车(2),该移动小车(2)与所述的一对导轨(1)滑动配合,并且位于一对导轨(1)的一端;一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该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与所述的一对导轨(1)滑动配合,并且位于一对导轨(1)的另一端;一用于驱使所述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在所述导轨(1)上往复移动的动力传动机构(4),该动力传动机构(4)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1)中的其中一根导轨(1)的一侧,并且与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连接;一个或一对抛光机构(5),设置在抛光作业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1)中的另一根导轨(1)的一侧;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6),该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6)设置在一对导轨(1)中的任意一根导轨(1)上,并且该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6)中的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器撞头(6)对应于所述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朝向所述移动小车(2)的一侧,而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6)中的另一个信号采集器撞头(6)对应于钛金属管夹持旋转机构(3)背对移动小车(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金属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导轨(I),该一对导轨(I)敷设在抛光作业场所的地坪上;一移动小车(2),该移动小车(2)与所述的一对导轨(I)滑动配合,并且位于一对导轨(I)的一端;一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该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与所述的一对导轨(I)滑动配合,并且位于一对导轨(I)的另一端;一用于驱使所述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在所述导轨(I)上往复移动的动力传动机构(4),该动力传动机构(4)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I)中的其中一根导轨(I)的一侧,并且与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连接;一个或一对抛光机构(5),设置在抛光作业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I)中的另一根导轨(I)的一侧;一对信号米集器撞头(6),该一对信号米集器撞头(6)设置在一对导轨(I)中的任意一根导轨(I)上,并且该一对信号米集器撞头(6)中的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器撞头(6)对应于所述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朝向所述移动小车(2)的一侧,而一对信号米集器撞头(6)中的另一个信号米集器撞头(6)对应于钛金属管夹持旋转机构(3)背对移动小车(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金属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小车(2)包括一移动小车底盘(21)和一对彼此配合的钛金属管托轮(22),在移动小车底盘(21)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转动设置有一对小车底盘滚轮(211),小车底盘滚轮(211)与所述的导轨(I)构成滚动副,一对钛金属管托轮(22)转动地支承在托轮架(221)上,托轮架(221)固定在移动小车底盘(2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金属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金属管挟持旋转机构(3)包括牵引小车(31)、第一电机(32)、第一减速箱(33)、第一、第二传动轮(34、35)、第一传动带(36)和卡盘(37),在牵引小车(31)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枢轴设置有一对滚轮(311),滚轮(311)与所述的导轨(I)构成滚动副,并且牵引小车(31)与对应于所述一对导轨(I)中的其中一根导轨(I)的一侧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4)连接,第一电机(32)和第一减速箱(33)固定在牵引小车(31)上,第一传动轮(34)固定在第一电机(32)的第一电机轴上,第二传动轮(35)固定在第一减速箱(33)的减速箱动力输入轴(331)上,第一传动带(36)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4)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5)上,卡盘(37)固定在第一减速箱(33)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的移动小车(2)相对应,所述的一对信号采集器撞头(6)分别对应于所述牵引小车(31)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金属管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牵引小车(31)朝向所述移动小车(2)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牵引绳连接耳(312),而牵引小车(31)背对移动小车(2)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牵引绳连接耳(313),第一、第二牵引绳连接耳(312、313)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刚吕伟青章建国凌志雄唐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