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筒体拧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472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体拧紧机,包括机架、筒体拧紧机构、筒体固定机构和筒体工位转换机构;所述筒体拧紧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拧紧头和弹簧,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子水平设置;所述筒体固定机构包括下筒体定位托座和上筒体压紧机构;所述筒体工位转换机构包括直导轨和推进气缸。本筒体拧紧机,其通过气缸压紧筒体、并通过伺服电机拧紧筒体底部,工作过程自动实现,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其拧紧机构可上下移动,下筒体定位托座和筒体压板可根据不同规格的筒体进行选择,从而使本筒体拧紧机能适应不同规格筒体的拧紧作业,适应性广;其通过扭矩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准确检测和控制拧紧力与压紧力,保证拧紧过程中不损伤筒体,拧紧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体拧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来拧紧筒体底部的筒体拧紧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筒体结构中,有部分筒体由筒身和筒底通过螺纹连接组成,而目前针对这类筒体结构,还没有专用于拧紧筒体底部的设备。筒体和筒身螺纹连接的这类筒体的规格种类多,而且对筒体底部的拧紧工艺要求极高,既要保证在装配筒体底部的过程中不能损坏筒体,又要保证筒体底部上的O型圈的变形量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筒体底部的密封效果;但是目前筒体底部主要靠人工实现拧紧,人工根据筒体的规格选择不同的工装,然后人工将筒体搬运到工装上,夹紧筒身,再采用专用工具将筒体底部拧紧,最后将拧好的筒体从夹具上取下,整个筒体拧紧过程主要靠人工的经验和人工的感觉进行处理,工作效率慢,同时无法对筒身的夹紧力、筒底的拧紧力进行测量和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体拧紧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拧紧筒体底部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拧紧力大小和夹紧力大小不可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筒体拧紧机,包括机架、筒体拧紧机构、筒体固定机构和筒体工位转换机构; 所述筒体拧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转子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拧紧头和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体拧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筒体拧紧机构、筒体固定机构和筒体工位转换机构;所述筒体拧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转子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拧紧头和用于推动拧紧头沿伺服电机转子轴向移动的弹簧,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子水平设置;所述筒体固定机构包括下筒体定位托座和上筒体压紧机构,所述上筒体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压紧气缸和连接在压紧气缸活塞杆上的筒体压板,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所述筒体工位转换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与伺服电机转子轴向平行的直导轨和活塞杆与直导轨平行的推进气缸,所述下筒体定位托座设置于直导轨上、并与直导轨单自由度滑动配合,所述推进气缸的活塞杆和下筒体定位托座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拧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筒体拧紧机构、筒体固定机构和筒体工位转换机构; 所述筒体拧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转子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拧紧头和用于推动拧紧头沿伺服电机转子轴向移动的弹簧,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子水平设置; 所述筒体固定机构包括下筒体定位托座和上筒体压紧机构,所述上筒体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压紧气缸和连接在压紧气缸活塞杆上的筒体压板,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 所述筒体工位转换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与伺服电机转子轴向平行的直导轨和活塞杆与直导轨平行的推进气缸,所述下筒体定位托座设置于直导轨上、并与直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栋王雪邓丹丹廖孝勇程森林杨乐周宏波王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