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454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18
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床身、钻杆组件、钻杆动力箱和钻杆组件固定机构以及工件固定机构,特点:钻杆组件包括钻头、前钻杆、后钻杆和异径钻杆接套,钻头安装在前钻杆的一端端部,前钻杆的另一端与异径钻杆接套的一端连接,异径钻杆接套的另一端与后钻杆的一端连接,后钻杆的另一端与钻杆动力箱内的输出轴连接,在前钻杆的轴向中间开设第一排屑孔,在异径钻杆接套的轴向中间开设第二排屑孔,在后钻杆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第三排屑孔,第一排屑孔分别与第二排屑孔和钻头中间的轴孔相通,第二排屑孔与第三排屑孔相通。优点: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同时能大幅度降低钻杆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
技术介绍
深孔钻床是采用特制的深孔钻头,钻头作直线进给运动,工件和钻头相对转动完成深孔加工的机床。有别于传统的深孔加工设备,深孔钻床依靠特定的钻削技术,对长径比大于10的深孔孔系和精密浅孔进行钻削加工。目前,机械行业金属切削加工深孔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在深孔钻床上采用内排屑式的单管钻加工。通常的单管深孔钻床,每种规格的钻杆都是一根整管,一种钻杆只能配用对应尺寸段(变化在5 IOmm)的3_5个钻头,而钻杆的长度是孔深的30-40倍,为适应不同孔径的加工,钻头越多,钻杆的规格也越多,由于钻杆的价格随钻杆长度的增加而累进式增加,因而配置成本较大。另外,现有的钻杆都为一体式,且只能单方向使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虽然钻杆后段部分磨损不大,但由于前段部分磨损严重,必须进行报废与更换,钻杆整体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单管深孔钻床的钻杆结构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其钻杆采用分体式可拆卸组装结构,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包括床身(1)、钻杆组件(2)、设在床身(1)一端的钻杆动力箱(6)和钻杆组件固定机构(3)、以及固定在床身(1)另一端的用于固定工件(5)的工件固定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组件(2)包括钻头(21)、用于切削的前钻杆(22)、用于提供动力和有效行程的后钻杆(24)和异径钻杆接套(23),所述的钻头(21)安装在前钻杆(22)的一端端部,前钻杆(22)的另一端与异径钻杆接套(23)的一端连接,异径钻杆接套(23)的另一端与后钻杆(24)的一端连接,后钻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钻杆动力箱(6)内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前钻杆(22)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第一排屑孔(2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包括床身(I)、钻杆组件(2)、设在床身(I) 一端的钻杆动力箱(6)和钻杆组件固定机构(3)、以及固定在床身(I)另一端的用于固定工件(5)的工件固定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组件(2)包括钻头(21)、用于切削的前钻杆(22)、用于提供动力和有效行程的后钻杆(24)和异径钻杆接套(23),所述的钻头(21)安装在前钻杆(22)的一端端部,前钻杆(22)的另一端与异径钻杆接套(23)的一端连接,异径钻杆接套(23)的另一端与后钻杆(24)的一端连接,后钻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钻杆动力箱(6)内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前钻杆(22)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第一排屑孔(221),在所述异径钻杆接套(23)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第二排屑孔(231),在所述后钻杆(24)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第三排屑孔(241),所述的第一排屑孔(221)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排屑孔(231)和钻头(21)中间的轴孔(211)相通,所述的第二排屑孔(231)与所述的第三排屑孔(24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径钻杆接套(23)的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段(232),所述的前钻杆(22)的另一端端部内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一排屑孔(221)相通的用于与第一外螺纹段(232)螺接的第一内螺纹孔(222);所述的异径钻杆接套(2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外螺纹段(233),所述的后钻杆(24)的一端端部内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三排屑孔(242)相通的用于与第二外螺纹段(233)螺接的第二内螺纹孔(2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单管深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组件固定机构(3)包括用于支撑前钻杆(22)的前钻杆托架(35)、用于支撑后钻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献红俞卫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力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