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383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41
一种能够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是用大分子截留膜制备富含大分子中药注射剂替代原注射剂进行传统的安全性评价。其截留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k~30k,适用于基于传统疗效开发的中药注射剂,包括注射液和注射用粉针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领域,应用于不以大分子为有效成分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
技术介绍
中药注射剂最早产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由钱信忠等学者开创,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一部就收录有灯盏细辛等单方和复方注射剂。中药注射剂能提升药效、使某些中药的疗效得到更好地发挥,在推进中药剂型发展,拓展中药的应用范围,服务广大人民健康等方面的确功不可没。从技术上来讲,业界大体上已经解决了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问题(尽管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除),安全性依然是业界难题。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不断发现,甚至致死性不良反应也屡有报道。近年来发生的“清开灵注射液事件”、“双黄连注射液事件”、“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说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受到业界甚至公众的广泛关注。中药的疗效最早来自口服和外用,没有注射给药方式。大多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也源自口服剂的疗效,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口服能够吸收的中药成分基本上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因为大分子物质不易吸收。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提取物的特征,目前的制备流程没有大分子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用大分子截留膜制备富含大分子中药注射剂替代原注射剂进行安全性评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用大分子截留膜制备富含大分子中药注射剂替代原注射剂进行安全性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提高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所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为钢柯瑾张陆勇江振洲吕小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