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227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其将十六烷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控制浓度为10-5g/mL。对薇甘菊颈盲蝽性成熟雄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用于诱捕、聚集薇甘菊颈盲蝽雄成虫防控薇甘菊,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引诱剂,尤其是一种诱集薇甘菊颈盲蝽的性引诱剂,属于昆虫引诱剂

技术介绍
薇甘菊micrantha H.B.K.)为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其为世界上危害严重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13年I月9日再次被国家林业局公告确定为唯一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植物。2008年,本专利技术人首次发现盲蝽科Miridae、单室盲蝽亚科Bryocorinae、颈盲蝽属Pachypeltis的薇甘菊颈盲蝽及mWiissp.(南开大学刘国卿教授鉴定)取食薇甘菊。已有试验研究表明,薇甘菊颈盲蝽具有自然种群分布广、对寄主取食控制作用效果显著、寄主专一性强,这三个基本属性,确定薇甘菊颈盲蝽为持续防控薇甘菊的重要天敌资源。在确定薇甘菊颈盲蝽为持续防控薇甘菊的重要天敌后,又对其种群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发现,薇甘菊颈盲蝽种群分布不连续,存在种群聚集,局部种群密度大,部分区域难觅薇甘菊颈盲蝽的现象;自然种群数量不足以达到可控制薇甘菊的目的;在薇甘菊颈盲蝽聚集,且种群密度越大的区域,颈盲蝽对薇甘菊的控制作用效果越显著。 迄今,国内外尚无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将十六烷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控制浓度为10?5?g/?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将十六烷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控制浓度为 10 5 g/ mL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桑梓季梅杨斌朱家颖赵宁王大伟李浩然闫争亮刘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