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其钊专利>正文

杀灭薇甘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2578 阅读:21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杀灭薇甘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含1-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萜烯类、2,4-二氯苯氧乙酸四种组分;其制备方法特别之处在于将2,4-二氯苯氧乙酸分四次溶解于不同的溶液中,提高溶解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不但可以杀灭薇甘菊,还可以用于城市杀虫用途,也可以用于清除香口胶残留物和用于电子线路板上的松香、蜡质物的清除。具有对人畜安全,无污染、对水源,土壤下茬植物,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少,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灭薇甘菊的新型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多用途的 应用。
技术介绍
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原产於南美洲的菊科攀藤植物,亦是唯一的菊科攀藤植物,在10-12月开花漫延,喜爱温暖及多雨水,攀附在植物 上生长令植物被覆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死亡,自84年入侵我国 深圳地区以来,在珠三角地区泛滥、蔓延,是本土的植物杀手。薇甘菊 蔓茎基部有向褐色化转变令一般除草剂不产生作用,。它的植抹任何部 分有同一克隆式生长特点,枯萎死后的残体断片有自繁功能。现有的用 物理、药物、生物三种方法均未达到有效制约它传^番及枯萎后的植抹可 萌生存活。目前,尚未发现较理想的防除薇甘菊药物。农药除草剂防除 薇甘菊遇到以下棘手问题现时多使用草甘膦、森草净除草剂,在短时 间内可杀灭,数月后可死灰复燃重新萌生存活、自繁,缺乏根治性 和有对环境污染性。有关部门把除防薇甘菊列入农林领域100难题攻关 项目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杀灭和防止薇甘菊枯萎后可 萌生存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杀灭薇甘菊的药物,包含l-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辟 稀类、2,4-二氯苯氧乙酸和乙醇四种组分。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是1 -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 -酮 2-20%碎烯类 30 - 78%2,4-二氯苯氧乙酸 15-25%乙醇 5-50%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的优选方案是1 -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 -酮 10%碎烯类 55%2,4-二氯苯氧乙酸 20%乙醇 15%所述的薛烯类是双戊烯或松节油或蒗烯。 杀灭薇甘菊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制备A溶液取l-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与部分2,4 -二氯苯氧乙酸搅拌溶解,其重量比为10: 3;(2) 、制备B溶液取乙醇与部分2,4-二氯苯氧乙酸搅拌溶解, 其重量比为10: 3;(3) 、制备C溶液将A和B溶液混合搅拌均匀;(4) 、取C溶液与部分2, 4-二氯苯氧乙酸搅拌溶解,其重量比为 10: 1.8;(5) 、往以上溶液中加入萜烯类搅拌均匀后加入剩余的2,4-二氯 苯氧乙酸搅拌溶解。除了作为杀灭薇甘菊的用途外,还发现该药物可用做为杀虫剂。也可以用于清除香口胶残留物。还可以用于电子线路板上的松香、蜡质物溶解清除。本专利技术有效地克服薇甘菊蔓茎基部褐色化使一般除草剂不产生作 用的困难,迅速地溶解表面蜡质层,破坏角质层组织结构,使药物发挥 触杀方式和易进入植抹内产生内传导到根部作用。具体说是该药物接触 薇甘菊植株上枝茎叶、花果等有生物活性的表皮起触杀作用,并通过透 皮剂(1 -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 -酮)帮助,在接触部位迅速进入植 抹内传导到各部位及根部产生枯萎的药害作用令其死亡,并残留在枯萎 植抹内使其不能自繁。另外,2,4-二氯苯氧乙酸(2,4D酸)不溶于薛 烯类(双戊烯),当上述的几种物质同时搅拌时2, 4 - 二氯苯氧乙酸溶解 量非常小,达不到应有的药物作用,而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杀灭薇甘菊的药物 的制备方法将2,4-二氯苯氧乙酸四次分批加入,意外地达到了^艮好的 溶解效果,增加了杀灭和防止薇甘菊再生的功效。同时,这种药物在杀 虫和清除香口胶残留物、电子线路板上的松香、蜡质物也产生了意想不 到的结果。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药物使用安全,不论在水源区、住宅区、公园 区、室内使用均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源,皮肤可触染药液,对眼睛无刺 激,15分钟内便挥发完毕,没有毒性残留,只要用药方法恰当,避免药雾珠漂染, 一般不会对蔬菜,瓜果,花卉植物造成药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 是,萜烯类作为杀灭薇甘菊的主要活性成份之一,包括双戊烯、蒗烯、 松节油等多种物质,而双戊烯从药用效果和成本方面综合考虑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以下所述的各种组份均采用市售的产品,如95%的双戊烯、 98%的2, 4-D酸(2, 4-二氯苯氧乙酸)、91°/。的透皮剂(1-正丁基-氮杂 庚烷-2-酮)、95%的乙醇(用医药或食用级),为了计算方便,换算成100% 含量。实施例1取下面四种物质,1-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双戊烯、2, 4 -二氯苯氧乙酸、乙醇,重量百分比分别是2%、 33%、 15%、 50%。制备方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将2, 4 - 二氯苯氧乙酸分四步溶解于不同 的溶液中,步骤如下(1) 、制备A溶液取1-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与部分2,4 -二氯苯氧乙酸搅拌溶解,其重量比为10: 3;(2) 、制备B溶液取乙醇与部分2,4-二氯苯氧乙酸搅拌溶解, 其重量比为10: 3;(3) 、制备C溶液将A和B溶液混合搅拌均匀;(4) 、取C溶液与部分2,4-二氯苯氧乙酸搅拌溶解,其重量比为 10: 1.8;(5)、往以上溶液中加入双戊烯搅拌均匀后加入剩余的2,4-二氯 苯氧乙酸搅拌溶解。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杀灭薇甘菊的药物,其外观为浅棕色 透明油状液体,带柠檬酚香气,比重0.873 - 0.878, PH值6-7,常温 易挥发,可助燃,密封贮存稳定,易乳化溶于水可和与大部分溶剂混溶, 有穿透性、溶蜡性、溶解性、成膜性,表面活性。 实施例2取下面四种物质,1-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双戊烯、2,4 -二氯苯氧乙酸、乙醇,重量百分比分别是20%、 50%、 25%、 5%。 制备的方法及药物的外观等物理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优选方案取下面四种物质,1-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双戊烯、2,4 -二氯苯氧乙酸、乙醇,重量百分比分别是10%、 55%、 20%、 15%。 制备方法及药物的外观等物理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本专利技术杀灭薇甘菊的药物与草甘膦、森草净除草剂对比结果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column></row><table>根据以上结果可知1、 本专利技术药剂以透皮给药技术施药于薇甘菊,可以克服它蔓茎基 转为褐色化。而草甘膦、森草净除草剂对蔓茎基褐色化不产生作用。2、 本专利技术药剂对薇甘菊有触杀兼内传导两种除草方式,有枝叶处 理剂和土壤处理剂两种使用方法。优于草甘膦,森草净除草剂,只有内 导传除草方式和枝叶处理剂的单一除草方式和单一的枝叶处理剂使用 方法。3、 本专利技术药剂对薇甘菊叶面、枝茎、根茎、花果等部位表皮接触 产生触杀效果,并以此接触药液作透皮给方法进入体内传导,优于草甘 膦、森草净,靠叶面、枝茎自然吸收药液。因而对薇甘菊杀灭速度快。 施药后20分钟内下雨不影响药效,反而有利于药液湿润土壤为根部表 皮给药起增效作用。草甘膦在土壤中失效,雨中或药后数十分钟内下雨 沖刷药液影响药效。森草净对土壤有污染.适于晴天使用。上述对比显 示出本专利技术药剂的先进性。4、 本专利技术药剂对植物绿色部位虽有触杀作用,但对不含(或含量 少)的碎烯类,精油类衍生化合物的杂草植物有选择或触杀地面部位后 可重新生长,比草甘膦对杂草植物杀生性好。比森草净选择性多。5、 本专利技术药剂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灭薇甘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含1-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萜烯类、2,4-二氯苯氧乙酸四种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灭薇甘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含1-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酮、萜烯类、2,4-二氯苯氧乙酸四种组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 分比分别是1 -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 -酮 2-20% 辟烯类 30 - 78%2,4-二氯苯氧乙酸 15-25% 乙醇 5-5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 分比分别是1 -正丁基-氮杂环庚烷-2 -酮 10% 辟烯类 55% 2,4-二氯苯氧乙酸 20% 乙醇 15%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烯 类是双戊烯或松节油或蒎烯。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其钊
申请(专利权)人:常其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5年01月17日 18:19
    甘菊也被称之为“洋甘菊”,在希腊人为甘菊取名为“大地的苹果”。擅长运用植物的自然功效治病的古埃及人对甘菊十分推崇,并常用它来退烧。甘菊味道温和,清爽宜人,在欧洲大陆俯拾皆是。甘菊的花类似雏菊,有金灿灿的花蕊,花瓣纯白细小、小巧可爱。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