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南极磷虾资源评估用双囊拖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224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21
框架式南极磷虾资源评估用双囊拖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聚乙烯菱形目网衣,其特征是采用单层小网目、四片式框架结构;网口网衣网目50mm,网口周长30米,网衣高度2米;网口缝合在缘纲上,缘纲与上下和侧部框架联接,背、腹框架长度4米,侧向框架高度2米;网身后部网衣网目25mm,网衣高度2.25米,前部背腹网单片网衣分别与后部2片网衣相缝合,前部侧网网衣与后部单片网衣缝合;网囊网衣网目15mm,网囊网衣高度1.2米,网身后部与网囊前部缝合,形成2个网囊;网具上部框架两侧分别安装浮力5kg的浮子各1个,下部框架两侧分别加沉力10kg的铁链,上框架采用3根叉纲,下框架叉纲2根,5根叉纲汇集后用卸克与1根曳纲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用拖网渔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主要通过声学探测结合拖网验证来综合评估。资源验证用拖网渔具根据不同调查船船舶功率、主尺度大小其规模各不相同,由于绝大部分拖网网口部分均以柔性纲索为主,在不同海况条件和拖网速度条件下网口扩张均不相同,影响资源调查评估的结果,必须通过修正才能达到评估结果的准确。南极磷虾是目前世界上单一物种生物量最丰富的海洋生物之一,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我国从首次开展南极科学考察至今从未间断过南极磷虾资源的调查。由于我国科学考察船的更新换代,1995年开始,由我国第3代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承担考察任务,与以往的极地考察船相比,“雪龙”号船舶功率大,甲板干舷高,但适用于拖网操作的设备简单,传统的拖网渔具渔法无法正常进行,给南极磷虾拖网调查带来诸多不便。长期以来“雪龙”号均采用IKMT拖网进行磷虾资源的调查,由于其主要调查对象为浮游生物,并不适宜南极磷虾资源的跟踪调查,实际效果不佳,无法正确评估调查区域的南极磷虾资源丰度,影响我国对南极磷虾资源的正确了解和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是设计适合南极磷虾资源调查的拖网渔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聚乙烯菱形目网衣材料,单层、四片式框架结构;拖网网口部分网衣网目尺寸为50mm,网 具周目数为600目,网口周长为30米,网衣高度为2米;网具网口部份采用全边旁结构,无剪裁斜率,网口部分水平缩结系数为0.2,直接缝合在直径6mm的缘纲上,缘纲部分与上下和侧部框架直接联接;其中:背、腹网衣横向目数各为200目,框架长度为4米,网衣剪裁斜率为1-1 (1B);侧向网衣网目数各为100目,框架高度为2米,网衣剪裁斜率为2-1 (1N2B);网身后部网衣网目尺寸为25mm,与网身前部网衣按2: I缝合,网衣高度为2.25米,前部背腹网单片网衣分别与后部2片相同规格网衣相缝合,网衣侧剪裁斜率均为2-1 (1N2B);前部侧网网衣与后部单片网衣相缝合,网衣侧剪裁斜率均为2-1 (1N2B);网囊网衣网目尺寸为15mm,网囊网衣高度为1.2米,无剪裁,网身后部与网囊前部按3: 5缝合,形成2个网囊;网具总长度为5.45米;为便于网具在作业过程中的沉降和网位平衡,上部框架两侧分别安装浮力5kg的浮子各I个,下部框架两侧分别增加沉力IOkg的铁链,用于保持网具在水平的平稳和下降;作业过程中,上框架采用3根叉纲,长度为4米、3.47米和4米分别固定于两侧和中间;下框架叉纲2根,长度为4.47米,分别固定于两侧;5根叉纲汇集后用卸克与I根曳纲相连,叉纲主要用于拖曳网具运动和保持框架水中作业状态平稳,曳纲则用于调节网位深度。本专利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创造了适合南极磷虾资源调查的拖网渔具;本专利技术为保证在作业过程中网口扩张稳定,用框架结构替代拖网上、下纲及侧纲部分柔性纲索结构;本专利技术在作业过程中,网具不受拖网速度、海流等外界环境的干扰或影响,任何拖网速度时,可使网具水平扩张保持4米,网口垂直扩张保持在2米,网口扫海面积保持8平方米,始终保持网口扫海面积稳定,可确保调查过程中拖网拖曳调查区域扫海面积的一致性,提高单位体积南极磷虾资源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在不影响调查拖网网具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双囊拖网结构,可有效缩短拖网网具总长度,降低网具阻力,不仅不影响南极磷虾拖网调查结果,而且便于极地科学考察船在调查过程中的快速、便捷起放网操作,提高调查效率。附图说明附图是南极磷虾资源调查的拖网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聚乙烯菱形目网衣材料,网具采用单层小网目尺寸、四片式框架结构;网口部分网衣网目尺寸为50mm,网具周目数为600目,网口周长为30米,网衣高度为2米(40目);网具网口部份采用全边旁结构,无剪裁斜率,网口部分水平缩结系数为0.2,直接缝合在直径6mm的缘纲上,缘纲部分与上下和侧部框架直接联接,其中:背、腹网衣(I)横向目数各为200目,框架长度为4米,网衣剪裁斜率为1-1 (IB);侧向网衣(2)网目数各为100目,框架高度为2米,网衣剪裁斜率为2-1 (1N2B);网身后部(4)网衣网目尺寸为25mm,与网身前部(3)网衣(50mm)按2: I缝合,网衣高度为2.25米(90目),前部背腹网单片网衣分别与后部2片相同规格网衣相缝合,网衣两侧剪裁斜率均为2-U1N2B);前部侧网网衣与后部单片网衣相缝合,网衣两侧剪裁斜率均为2-1 (1N2B);网囊(5)网衣网目尺寸为15mm,网囊网衣高度为1.2米(80目),无剪裁,网身后部与网囊前部按3: 5缝合,形成2个网囊。网具总长度为5.45米; 为便于网具在作业过程中的沉降和网位平衡,上部框架两侧分别安装浮力5kg的浮子各I个,下部框架两侧分别增加沉力IOkg的铁链,用于保持网具在水平的平稳和下降;作业过程中,上框架采用3根叉纲,长度为4米、3.47米和4米分别固定于两侧和中间,下框架叉纲2根,长度为4.47米,分别固定于两侧,5根叉纲汇集后用卸克与I根曳纲相连,叉纲主要用于拖曳网具运动和保持框架水中作业状态平稳,曳纲则用于调节网位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框架式南极磷虾资源评估用双囊拖网,采用聚乙烯菱形目网衣材料,其特征是网具为单层、四片式框架结构;网口部分网衣网目尺寸为50mm,网具周目数为600目,网口周长为30米,网衣高度为2米;网具网口部份采用全边旁结构,无剪裁斜率,网口部分水平缩结系数为0.2,直接缝合在直径6mm的缘纲上,缘纲部分与上下和侧部框架直接联接,其中:背、腹网衣(1)横向目数各为200目,框架长度为4米,网衣剪裁斜率为1?1(1B);侧向网衣(2)网目数各为100目,框架高度为2米,网衣剪裁斜率为2?1(1N2B);网身后部(4)网衣网目尺寸为25mm,与网身前部(3)网衣按2∶1缝合,网衣高度为2.25米,前部背腹网单片网衣分别与后部2片相同规格网衣相缝合,网衣两侧剪裁斜率均为2?1(1N2B);前部侧网网衣与后部单片网衣相缝合,网衣两侧剪裁斜率均为2?1(1N2B);网囊(5)网衣网目尺寸为15mm,网囊网衣高度为1.2米,无剪裁,网身后部与网囊前部按3∶5缝合,形成2个网囊;网具总长度为5.45米;网具上部框架两侧分别安装浮力5kg的浮子各1个,下部框架两侧分别加10kg沉力的铁链,上框架采用3根叉纲,长度为4米、3.47米和4米分别固定于两侧和中间,下框架叉纲2根,长度为4.47米,分别固定于两侧,5根叉纲汇集后用卸克与1根曳纲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式南极磷虾资源评估用双囊拖网,采用聚乙烯菱形目网衣材料,其特征是网具为单层、四片式框架结构;网口部分网衣网目尺寸为50mm,网具周目数为600目,网口周长为30米,网衣高度为2米;网具网口部份采用全边旁结构,无剪裁斜率,网口部分水平缩结系数为0.2,直接缝合在直径6mm的缘纲上,缘纲部分与上下和侧部框架直接联接,其中:背、腹网衣(I)横向目数各为200目,框架长度为4米,网衣剪裁斜率为1-1 (1B);侧向网衣(2)网目数各为100目,框架高度为2米,网衣剪裁斜率为2-1 (1N2B);网身后部(4)网衣网目尺寸为25mm,与网身前部(3)网衣按2: I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洪亮陈雪忠李灵智冯春雷陈帅刘健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