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涉及一种拖曳式网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网口宽度稳定,同时容易倒取捕获物的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包括曳纲、外叉纲、内叉纲、桁杆、沉子、网头、网身和囊网,所述曳纲通过外叉纲与内叉纲相连接,所述内叉纲固定连接在桁杆左右两侧的眼环上,所述网头的开口上部固定连接在桁杆上,所述沉子固定连接在网头开口下部,所述网身的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网身的开口大端与网头相连接,网身的开口小端与囊网相连接,所述囊网后端设置出样口,所述出样口处设置囊网扎口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调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
技术介绍
海洋底层生物调查是海洋科学基础综合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我国各个海区都要开展例行的调查工作,在南极、北极和大洋的科学考察中,海洋底层生物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在极地和大洋开展的底层生物调查多采用单船底层式有翼单囊型拖网(如图1),由设有艉滑道的海洋考察船或大型艉滑道拖网渔船作业。我国近岸海域底层生物调查多采用双船底层式有翼单囊型拖网(如图2)或单船底层式桁杆型拖网(如图3)作业。这三种拖网原本为商业捕捞生产用网,对于海洋底层生物调查作业的要求,各存在优、缺点。单船底层式有翼单囊型拖网具有可以积极追捕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主动灵活,作业范围广,捕捞效率高,取样容易的优点,但其网口是靠两个被拖曳的网板受水流冲击产生的水平分力来扩张的,水流主要受拖速影响,因此网口的扩张宽度不易稳定。双船底层式有翼单囊型拖网同样具有可以积极追捕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较为主动灵活,作业范围较广,捕捞效率较高,取样较容易的优点,但其网口是靠两船拖行时的间距来决定的,因此网口宽度也是不稳定的,同时,双船拖行作业增加了彼此联络通讯和协调行动的困准。单船底层式桁杆型拖网是传统的近岸浅海作业网具,其优点是网口宽度是靠扎结在网口上纲的桁杆固定扩张的,可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不变,再者,该网具网口内上方有一列折向网袋内的吊袋(俗称网帘),当进入网内的弹跳力较强(如对虾)和退行速度较快(如乌贼、鱿鱼)的游泳动物入网后,欲通过弹跳或快速退行向后上方逃窜时,却落进了吊袋中,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但该网具没有后开口的网囊,故倒取捕获物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口宽度稳定,可有效防止入网的弹跳力强和退行快速的生物逃逸,进而提高采样准确性,同时容易倒取捕获物,的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本专利技术是申请人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0BAC68B03),即“典型海水增养殖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及示范”中,经过创造性的努力而实现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包括曳纲、外叉纲、内叉纲、桁杆、沉子、网头、网身和囊网,所述曳纲通过外叉纲与内叉纲相连接,所述内叉纲固定连接在桁杆左右两侧的眼环上,所述网头的开口上部固定连接在桁杆上,所述沉子固定连接在网头开口下部,所述网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并从前至后逐渐缩小,网身的开口大端与网头相连接,网身的开口小端与囊网相连接,所述囊网后端设置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囊网扎口绳,用来扎紧囊网出口。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网头包括矩形的背盖网、矩形的腹网和两片三角网;所述背盖网设置在腹网的上方,所述背盖网与桁杆之间设置有背盖缘网;所述腹网的前侧边上设置有腹缘网,所述两片三角网的长底边分别与背盖网左右两侧边的前部和背盖缘网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两片三角网的后斜边分别与腹网左右两侧边的前部和腹缘网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所述背盖网左右两侧边的后部与腹网左右两侧边的后部相连接;所述沉子串在沉子纲上,并固定扎结在腹缘网的下缘纲上;所述腹缘网的下缘纲与背盖缘网的上缘纲之间设置若干吊绳。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网头还包括门帘网,所述门帘网设置在背盖网的下方,门帘网的前侧边通过门帘缘网与背盖缘网相连接,门帘网的后侧边与背盖网之间通过门帘缘纲等间隔固定连接,使门帘网与背盖网之间形成门帘吊袋。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背盖缘网内穿置有并拢的上缘纲和上纲,所述两片三角网的前侧边和腹缘网内穿置有并拢的下缘纲和沉子纲,所述上缘纲的两端与下缘纲的两端连接,所述上纲的两端与沉子纲的两端连接,所述沉子穿置在位于腹缘网内的沉子纲上,所述若干吊绳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缘纲和上纲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缘纲和沉子纲上,所述门帘网的后侧边上穿置有网帘缘纲。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网身包括若干片背身网和与其数量相等的若干片腹身网,所述背身网和腹身网都为前宽后窄的倒梯形网片,所述背身网位于腹身网上方,所述第一段背身网的前端边与背盖网的后端边相连接,第一段背身网的后端边与第二段背身网的前端边相连接,所述第二段背身网的后端边与第三段背身网的前端边相连接,若干片背身网依次首尾相连接,最后一段背身网后端边与囊网的前端边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段腹身网的前端边与腹网的后端边相连接,第一段腹身网的后端边与第二段腹身网的前端边相连接,所述第二段腹身网的后端边与第三段腹身网的前端边相连接,若干片腹身网依次首尾相连接,最后一段腹身网后端边与囊网的前端边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段背身网的左右侧边分别与第一段腹身网的左右侧边相连接,所述第二段背身网的左右侧边分别与第二段腹身网的左右侧边相连接,若干片背身网的左右侧边分别与相对应的若干`片腹身网的左右侧边相连接,且每段背身网的形状大小及网目大小与相连接的腹身网相同。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曳纲与外叉纲相连接的端头设置有一对转环和两个卸扣,所述一对转环之间径向穿置有一根转动销,所述两个卸扣分别扣合在一对转环上,所述曳纲与外叉纲分别与两个卸扣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门帘缘网、门帘网、背盖缘网、背盖网、腹缘网、腹网和三角网的网目大小相同,所述网身的网目大小小于网头,所述网身中每段背身网的网目大小从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囊网的网目大小小于网身。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拖网的所有网片和纲绳使用乙纶纤维合股捻绳制成。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桁杆、网身和囊网上设置备用浮子。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中所述下缘纲上扎附备用铁链。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网口处设置有桁杆,桁杆使网口的宽度在使用中保持不变,背盖网网网口内设置了一排门帘网吊袋,阻止入网的弹跳力强和退行快速的生物逃逸,网身后部连接了带有出口的囊网使起网后更容易从拖网中取出捕获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单船底层式有翼单囊型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船底层式有翼单囊型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船底层式桁杆型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栖生物调查采样拖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栖生物调查采样拖网中网衣展开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栖生物调查采样拖网中转环、卸扣与曳纲、外叉纲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4所示,本发 明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包括曳纲1、外叉纲2、内叉纲3、桁杆4、沉子5、网头6、网身7和囊网8,曳纲I通过外叉纲2与内叉纲3相连接,内叉纲3固定连接在桁杆4左右两侧的眼环上,网头6的开口上部扎结连接在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曳纲(1)、外叉纲(2)、内叉纲(3)、桁杆(4)、沉子(5)、网头(6)、网身(7)和囊网(8)。所述曳纲(1)通过外叉纲(2)与内叉纲(3)相连接,所述内叉纲(3)固定连接在桁杆(4)左右两侧的眼环上。所述网头(6)的开口上部固定连接在桁杆(4)上,所述沉子(5)固定连接在网头(6)开口下部,所述网身(7)的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网身(7)的开口大端与网头(6)相连接,网身(7)的开口小端与囊网(8)相连接,所述囊网(8)后端设置出样口,所述出样口处设置囊网扎口绳(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曳纲(I)、外叉纲(2)、内叉纲(3)、桁杆(4)、沉子(5)、网头(6)、网身(7)和囊网(8)。所述曳纲(I)通过外叉纲(2 )与内叉纲(3 )相连接,所述内叉纲(3 )固定连接在桁杆(4 )左右两侧的眼环上。所述网头(6)的开口上部固定连接在桁杆(4)上,所述沉子(5)固定连接在网头(6)开口下部,所述网身(7)的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网身(7)的开口大端与网头(6)相连接,网身(7)的开口小端与囊网(8)相连接,所述囊网(8)后端设置出样口,所述出样口处设置囊网扎口绳(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头(6)包括矩形的背盖网(61)、矩形的腹网(62)和两片三角网(63),所述背盖网(61)设置在腹网(62)的上方,所述背盖网(61)与桁杆(4)之间设置有背盖缘网(64),所述腹网(62)的前端边上设置有腹缘网(65),所述两片三角网(63)的长底边分别与背盖网(61)左右两侧边的前部和背盖缘网(64)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两片三角网(63)的后斜边分别与腹网(62)左右两侧边的前部和腹缘网(65)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所述背盖网(61)左右两侧边的后部与腹网(62)左右两侧边的后部相连接,所述沉子(5)固定连接在腹缘网(65)上,所述腹缘网(65)与背盖缘网(64)之间设置若干吊绳(6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头(6)还包括门帘网(66),所述门帘网(66)设置在背盖网(61)的下方,门帘网(66)的前端边通过门帘缘网(67)与背盖缘网(64)相连接,门帘网(66)的后端边利用门帘缘纲与背盖网(61)之间横向等间隔绕结固定连接,使门帘网(66)与背盖网(61)之间形成若干个门帘吊袋,所述门帘网(66 )的后端边上穿置有网帘缘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船底层式桁杆吊袋单囊型海洋底层生物调查采样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盖缘网(64)内穿置有上缘纲和上纲扎结并拢,所述两片三角网(63)的前斜边和腹缘网(65)内穿置有下缘纲和沉子纲扎结并拢,所述上缘纲的两端与下缘纲的两端插接连接,所述上纲的两端与沉子纲的两端插接连接,所述沉子(5)穿置在位于腹缘网(65)前的沉子纲上,所述若干吊绳(68)的上端分别扎结固定连接在并拢的上缘纲和上纲上,下端分别扎结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良,周军,庄申,孙桂清,许玉甫,张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