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陆大水面生物调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陆大水面中上层水体大型浮游生物调查浮拖网。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内陆大水面上层水体,特别是在作业水深在2.OOm以上的内陆大水面,为了了解水体生物情况,科学开发大水面,经常涉及到对浮游生物、鱼虾蟹等生物幼体的调查采样作业。在调查采样作业中,需要用到不同的调查取样网,比如浮游植物一般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样,枝角类、桡足类,用浮游植物网过滤。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内陆大水面大型浮游生物的专业调查拖网。虽然有“双船表层有翼单囊拖网”的海洋渔业捕捞网具,但不能用于内陆大水面,而且没有作为浮游生物网具的基本技术数字,无法进行制造,由于上述拖网没有一个具体的、合理的、相互对应吻合的基本数据,在实际工作和制作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专为内陆大水面进行中上层水体大型浮游生物调查采样的科研调查浮拖网,是由经编织机织成的筛絹布(又称丝网,俗称网布)经裁剪纵向缝合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调查浮拖网设计成双船表层式有翼单囊型拖网,由于调查浮拖网主尺度较小,可以双船摇橹或搬桨拖行,亦可以用小型柴油机动力船低速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陆大水面中上层水体大型浮游生物调查浮拖网(11),包括网袋(12)、网纲、浮子(13)、沉子、撑杆(14)扎制而成,所述网袋(12)包括网身(19)、囊网(20)、翼网(21),所述网纲包括力纲(15)、上纲(16)、下纲(17)、浮子纲、沉子纲、叉纲(18),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袋(12)的径向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所述网身(19)的开口大端与翼网(21)相连接,网身(19)的开口小端与囊网(20)相连接,所述囊网(20)后端设置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囊网扎口绳(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陆大水面中上层水体大型浮游生物调查浮拖网(11),包括网袋(12)、网纲、浮子(13)、沉子、撑杆(14)扎制而成,所述网袋(12)包括网身(19)、囊网(20)、翼网(21),所述网纲包括力纲(15)、上纲(16)、下纲(17)、浮子纲、沉子纲、叉纲(18),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袋(12)的径向截面从前至后逐渐缩小,所述网身(19)的开口大端与翼网(21)相连接,网身(19)的开口小端与囊网(20)相连接,所述囊网(20)后端设置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囊网扎口绳(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查浮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纲(16)和浮子纲均采用乙纶纤维合股绳;所述下纲(17)和沉子纲均采用涤纶纤维合股绳;所述网袋(12)全部由乙纶单丝经编的筛网网布裁剪缝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查浮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3)为小型泡沫塑料球形,直径83. Omm,共36个;所述沉子为铅管,共16个,每个重250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查浮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14)为两根普通钢管或玻璃钢管,撑高高度2. 00m,直径50. 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查浮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网(21)包括上翼网(I)和下翼网(2),所述网身(19)包括背网和腹网;所述背网包括I片呈矩形的背网中片(7),背网中片(7)的两个长边分别与2片呈直角梯形的长背网(8)的长底边缝制在一起,2片长背网(8)的短底边分别与2片直角梯形的短背网(9)的长底边缝制在一起,每侧的长背网(8)与长背网(9)的直角边分别与呈平行四边形的2片上翼网(I)的一条短边缝制在一起;所述腹网包括I片呈矩形的腹网中片(6),腹网中片(6)的两个长边分别与2片呈直角梯形的长腹网(5)的长底边缝制在一起,2片长腹网(5)的短底边分别与2片直角梯形的短腹网(4)的长底边缝制在一起,短腹网(4)的短底边与呈直角三角形的边网(3)的长直角边缝制在一起,每侧的短腹网(4)直角边和边网(3)短直角边分别与呈平行四边形的2片下翼网(2)的一条边缝制在一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查浮拖网,其特征在于,2片单幅宽为1.00m、长6. 16m的2目网布裁缝成2片所述上翼网(I) ;2片单幅宽为1. OOm,长4. 20m的2目网布裁缝成2片所述下翼网(2) ;1片单幅宽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庄申,许玉甫,张海鹏,李怡群,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