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移动方式的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202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移动方式的脱粒装置,它包括机架、脱粒滚筒、动力源、脱粒罩、扶手及接料斗;机架为一长方体钢架结构,在机架上半部分四周围有围板,围板的下部具有向内的折边,折边与未折部分的夹角为钝角,从而使围板形成向下且向内的收口;机架的底部固定有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在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的底部延长度方向布置了两条方形长杆作为滑橇。所述脱粒装置还包括轮系,两轮可各自自由转动,构成轮系。通过控制轮架沿圆轴转动方向及摆放位置,可实现滑橇的滑动和轮子的转动两种行走方式的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简易,在水田及道路上都可以较顺畅的移动,推广应用价值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谷物的脱粒装置。特别涉及水田谷物的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的水田用小型水稻脱粒装置,结构形式为在一四周封闭的框架上安放脱粒部件和带动脱粒部件的动力装置,及其在脱粒部件下方的简易分离筛和收集料斗。通常不配备动力行走,在使用中以人力拖动的形式将脱粒装置移动到田间进行脱粒作业,为了方便地在水田中移动,通常是在脱粒装置的底部设有木制或其他材料的滑橇板,靠人力拖拉脱粒装置,利用滑橇在水田中滑动;这种形式虽然可使脱粒装置在水田中比较方便地移动,但在道路上的移动阻力较大,使用者常常配用另外的轮式车装运脱粒装置。这种另外配备运送车的形式在使用中很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可变移动方式的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在水田中移动时采用拖板滑橇式,在道路移动时采用轮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它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上部前侧的脱粒滚筒、架设在机架上部后侧的且与脱粒滚筒轴平行的动力源、设置在机架上的并将脱粒滚筒遮挡的脱粒罩、安装在机架前侧的扶手及位于机架内处于机架下部的接料斗; 所述机架为一长方体钢架结构,在机架上半部分四周围有围板,围板的下部具有向内的折边,折边与未折部分的夹角为钝角,从而使围板形成向下且向内的收口; 所述脱粒装置在机架的底部延宽度方向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平行的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三横梁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中间底横梁位于机架底的中间位置,中间底横梁为开口向下的槽钢,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为等边角钢,角钢的一边与机架垂直,前底横梁的顶角朝后,后底横梁的顶角朝前; 所述脱粒装置还在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的底部延长度方向布置了两条方形长杆作为滑橇,滑橇的上表面与前底横梁、后底横梁的底面相接触并连接,同时封闭中间底横梁的向下的开口形成一方形通道;滑橇以脱粒装置底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一定间隔,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脱粒装置两种行走方式之一——滑动行走。所述脱粒装置还包括轮系,轮系包括穿插在方形通道内的轴、安装在轴上的两个轮系支架及分别安装在轮系支架内的轮子,所述轴两端伸出方形通道外,并在该轴的两端伸出部分上安装轮系支架;两轮可各自自由转动,构成轮系,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脱粒装置两种行走方式之二-滚动行走。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进一步方案: 轮系支架包括安装在轴上的倒U形的轮子撑架,轮子撑架两侧为挡板并在下部安装轮轴,轮轴上安装轮子,中间底横梁的一侧外端安装有第一钢板,并在同侧的轮系支架上安装有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作为该轮系的限位挡板。 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平行时之间的距离小于挡板之间的距离。挡板之间的距离中间底横梁的高度且小于中间底横梁的高度。所述脱粒罩前侧板上部向内侧倾斜。机架的前侧设置有扶手座板,扶手座板包括对应在机架前侧两端位置的两块侧板及连接两块侧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机架焊接固定,两块侧板上部有一对穿圆孔,并在底部靠近机架处具有一向上的凹进,所述扶手座板上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为U型可收起式扶手,所述可收起式扶手包括扶手柄部、两个等长侧杆,手柄部与侧杆由钢管一体成型,所述两个侧杆在下部内侧焊接有环形套,并用销轴穿入环形套和圆孔实现扶手与扶手座板的连接;侧杆自环形套处开始向外弯折,并在末端插入T型构件,所述T型构件包括呈T字形的横杆和纵杆、套在纵杆上的压缩弹簧及压缩弹簧两端的套在纵杆上的固定轴套及滑动轴套,所述纵杆插入侧杆内并利用固定轴套与之固定,滑动轴套可在侧杆内上下滑动,横杆与围板平行并与侧杆底端相接触,所述T型构件可向外拉伸,所述侧杆的下端弯折部分刚好与扶手座板相适配使得横杆扣入或脱离凹进; 所述侧杆具有与脱粒罩前侧面板倾斜部分适配的倾斜部分,使得侧杆在向上翻起时与脱粒罩贴合。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轮架沿圆轴转动方向及摆放位置,可实现滑橇的滑动和轮子的转动两种行走方式的转换。反复翻转轮系,则可反复变换脱粒装置的行走方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简易,在水田及道路上都可以较顺畅的移动,推广应用价值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显示了脱粒装置轮系放下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显示了脱粒装置轮系和扶手收起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架的部分视图,显示了机架底部的结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架与轮系位置关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扶手座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轮系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扶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扶手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扶手的T型构件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架设在机架I上部前侧的脱粒滚筒2、架设在机架I上部后侧的且与脱粒滚筒轴平行的动力源3、设置在机架I上的并将脱粒滚筒遮挡的脱粒罩4、安装在机架I前侧的扶手5及位于机架I内处于机架I下部的接料斗8 ;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为一长方体钢架结构,在机架I上半部分四周围有围板11,围板11的下部具有向内的折边12,折边12与未折部分的夹角为钝角, 从而使围板11形成向下且向内的收口; 所述脱粒装置在机架I的底部延宽度方向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平行的前底横梁13、后底横梁14、中间底横梁15,前底横梁13处于机架的前端部,后底横梁14处于机架的后端部,中间底横梁位于机架底的中间位置,三横梁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中间底横梁15为开口向下的槽钢,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为等边角钢,角钢的一边与机架I垂直,前底横梁的顶角朝后,后底横梁的顶角朝前,即角钢的两个外平面向外和向下布置; 所述脱粒装置还在前底横梁13、后底横梁14、中间底横梁15的底部延长度方向布置了两条方形长杆作为滑橇6,滑橇6的上表面与前底横梁、后底横梁的底面相接触并连接,并由螺栓18连接,滑橇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脱粒装置的第一种移动方式。同时封闭中间底横梁15的向下的开口形成一方形通道19 ;前底横梁13、后底横梁14、中间底横梁15的上方垂直布置两条底纵梁16,底纵梁16为角钢,底纵梁16两端与前底横梁13和后底横梁14的端部齐平, 底纵梁16所采用的角钢的两个外平面向外和向下布置,内测形成一纵向贯穿的滑道17,作为接料斗8的滑道。所述脱粒装置还包括轮系7,轮系7包括穿插在方形通道19内的轴25、安装在轴25上的两个轮系支架及分别安装在轮系支架内的轮子27,所述轴25两端伸出方形通道19夕卜,并在该轴的两端伸出部分上安装轮系支架,轮系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脱粒装置的第二种移动方式。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滚筒2由一圆筒21和按一定排列固定在圆筒外表面上一组脱粒齿22,脱粒齿22为V字形,V字形的两头通过螺母固定在圆筒21外表面上,V字形的尖端沿圆筒21的径向向外;圆筒21的两端与圆形端盖23连接形成密封体,端盖23的中心贯穿一圆轴24作为脱粒滚筒2的旋转轴。端盖23与圆轴24通过键连接而与圆筒21、脱粒齿22成为一体。轮系支架包括安装在轴25上的倒U形的轮子撑架26,轮子撑架26由一定宽度的钢板弯曲而成U字形状。轴25从U形的轮子撑架26的U字形状的两竖的钢板宽度面贯穿而过,轴25贯穿位置尽量靠近轮子撑架26的U字形状的两竖的钢板上部,为轮子27安装在轮子撑架26内留出尽可能的长度;轮子撑架26两侧为挡板28并在下部安装轮轴,轮轴上安装轮子27,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变移动方式的脱粒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包括机架(1)、架设在机架(1)上部前侧的脱粒滚筒(2)、架设在机架(1)上部后侧的且与脱粒滚筒轴平行的动力源(3)、设置在机架(1)上的并将脱粒滚筒遮挡的脱粒罩(4)、安装在机架(1)前侧的扶手(5)及位于机架(1)内处于机架(1)下部的接料斗(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一长方体钢架结构,在机架(1)上半部分四周围有围板(11),围板(11)的下部具有向内的折边(12),折边(12)与未折部分的夹角为钝角,从而使围板(11)形成向下且向内的收口;所述脱粒装置在机架(1)的底部延宽度方向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平行的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15),三横梁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中间底横梁位于机架底的中间位置,中间底横梁(15)为开口向下的槽钢,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为等边角钢,角钢的一边与机架(1)垂直,前底横梁的顶角朝后,后底横梁的顶角朝前;所述脱粒装置还在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15)的底部延长度方向布置了两条方形长杆作为滑橇(6),滑橇(6)的上表面与前底横梁、后底横梁的底面相接触并连接,同时封闭中间底横梁(15)的向下的开口形成一方形通道(19);所述脱粒装置还包括轮系(7),轮系(7)包括穿插在方形通道(19)内的轴(25)、安装在轴(25)上的两个轮系支架及分别安装在轮系支架内的轮子(27),所述轴两端伸出方形通道(19)外,并在该轴的两端伸出部分上安装轮系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移动方式的脱粒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包括机架(I)、架设在机架(I)上部前侧的脱粒滚筒(2)、架设在机架(I)上部后侧的且与脱粒滚筒轴平行的动力源(3)、设置在机架(I)上的并将脱粒滚筒遮挡的脱粒罩(4)、安装在机架(I)前侧的扶手(5)及位于机架(I)内处于机架(I)下部的接料斗(8);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为一长方体钢架结构,在机架(I)上半部分四周围有围板(II),围板(11)的下部具有向内的折边(12),折边(12)与未折部分的夹角为钝角,从而使围板(11)形成向下且向内的收口 ; 所述脱粒装置在机架(I)的底部延宽度方向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平行的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15),三横梁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中间底横梁位于机架底的中间位置,中间底横梁(15)为开口向下的槽钢,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为等边角钢,角钢的一边与机架(I)垂直,前底横梁的顶角朝后,后底横梁的顶角朝前; 所述脱粒装置还在前底横梁、后底横梁、中间底横梁(15)的底部延长度方向布置了两条方形长杆作为滑橇(6),滑橇(6)的上表面与前底横梁、后底横梁的底面相接触并连接,同时封闭中间底横梁(15)的向下的开口形成一方形通道(19); 所述脱粒装置还包括轮系(7 ),轮系(7 )包括穿插在方形通道(19 )内的轴(25 )、安装在轴(25)上的两个轮系支架及分别安装在轮系支架内的轮子(27),所述轴两端伸出方形通道(19 )外,并在该轴的两端伸出部分上安装轮系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移动方式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轮系支架包括安装在轴(25 )上的倒U形的轮子撑架(26 ),轮子撑架(26 )两侧为挡板(28 )并在下部安装轮轴,轮轴上安装轮子(27),中间底横梁 (15)的一侧外端安装有第一钢板(20),并在同侧的轮系支架上安装有第二钢板,第一钢板(20)作为该轮系(7)的限位挡板。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成朱德峰赵力勤陈惠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