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铜端环
本技术属于电机转子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铜端环。
技术介绍
目前,转子铜排导条与端环中频焊接过程中,端环自身会受热膨胀,与铜排导条焊接成整体后,由于铜排导条的限制,使得端环在冷却过程中无法收缩到原始尺寸,因此,端环会对铜排导条端部产生一个指向转子轴线的拉力,铜排导条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外侧表面表现为拉应力,内侧表面表现为压应力。其中拉应力对铜排导条表面质量最为敏感,若铜排外侧表面有不光滑过渡如拐角、加工刀痕等,则会在该位置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这会使该位置的疲劳寿命大幅降低,非常容易产生裂纹而导致铜排导条断裂,造成电机行业俗称的“断条”现象,直接影响整台电机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铜排导条与端环连接后应力作用的转子铜端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铜端环,包括端环本体和铜排导条,其特征在于:铜排导条与端环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环本体的外圆周向表面靠近铜排导条一侧开设一圈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铜排导条与端环固定连接,由于在端环的外圆周向表面靠近铜排导条一侧开设了一圈凹槽,因此,该凹槽将起到阻隔端环冷缩后对导条上表面拉应力的作用,从而使端环对导条的拉应力传不到凹槽另一侧,继而减小了对铜排导条的影响,可显著增加转子铜排导条的疲劳寿命,对于频繁起动或负载波动频繁的电机(如风扇磨煤机),其作用尤其明显。所述的凹槽的截面呈梯形或矩形。此种凹槽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根据端环截面的实际尺寸,所述的凹槽宽度为5-8mm,深度为15_40mm。根据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凹槽此种设计尺寸在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铜端环,包括端环本体和铜排导条,其特征在于:铜排导条与端环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环本体的外圆周向表面靠近铜排导条一侧开设一圈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森,王世洪,章丽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