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扭力的面接触弹簧,包括接触板、与接触板的左端连接的左变形板、与接触板的右端连接的右变形板,所述左变形板、接触板和右变形板是一体结构,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所述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与接触板的连接端相邻的变形板两侧边上设置有缺口。变形板上缺口的设置,不影响变形板的变形,同时减小了变形板与接触物的接触板积,使固定套上与变形板接触的表面相对于接触板可以形成更大的偏转角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面接触弹簧。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旋线簧,与被接触物表面只能形成线接触,如图1所示,线接触易造成被接触物表面的变形,在接触板要求高的场合,这种结构在使用中会造成很大的不便。例如,为使插座中的触片产生一定弾性,在触片ー侧设置ー个弹簧,通过弹簧的弾力使触片产生弾性,但弹簧与触片之间是线接触,弹簧长时间的对触片施压后,会造成触片变形,插座中的触片变形后,与插头之间的接触不良,因此需要ー种面接触弹簧。变形板需要限位装置限位,在插头插入触片的过程中,插头会给触片作用力,触片又会给接触板作用力,接触板将カ分散在变形板上,变形板被限位装置限位。当触片与限位装置不平行时,变形板与限位装置的接触只是线接触,造成变形板弾力分布不均,从而使得接触板与触片的接触无法达到面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ー种具有扭カ的面接触弹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ー种面接触弹簧,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接触板、与接触板的左端连接的左变形板、与接触板的右端连接的右变形板,所述左变形板、接触板和右变形板是一体结构,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所述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与接触板的连接端相邻的变形板两侧边上设置有缺ロ。上述缺ロ为弧形。上述缺ロ为方形或矩形。上述缺ロ为三角形。上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向右弯曲,所述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向左弯曲,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的自由端互不接触且与接触板不接触。上述左变形板、接触板和右变形板构成“C”形结构。上述两个变形板在接触板上的投影之和与接触板长度之比小于2/3。上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均向接触板弯曲且与接触板接触。上述左变形板、接触板、右变形板构成“B”形结构。两个变形板在接触板上的投影之和略小于接触板长度。当压迫变形板时,变形板的自由端会沿接触板表面移动,为减小摩擦,将左变形板和右变形板的自由端设置成圆弧状。上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向右弯曲,所述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向左弯曲,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的自由端上下重叠。左变形板、接触板、右变形板构成“D”形结构。左变形板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的自由端上下重叠且互不接触。上述面接触弹簧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或弹カ随温度变化的材料。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变形板上缺ロ的设置,不影响变形板的变形,同时减小了变形板与接触物的接触板积,使固定套上与变形板接触的表面相对于接触板可以形成更大的偏转角度。( 2 )缺ロ的设置,减少物料,减轻了重量。(3)对变形板限位时,可以选用更小的固定外盒,节约成本,减小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弹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C”形面接触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形面接触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D”形面接触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C”形面接触弹簧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B”形面接触弹簧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D”形面接触弹簧的主视图;图8为设置有弧形缺ロ的“C”形面接触弹簧的变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设置有矩形缺ロ的“D”形面接触弹簧的变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C”形面接触弹簧应用于插座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变形板;11-左变形板;12-右变形板;2_接触板;3_缺口 ;4_触片;5_固定套;6-摘头。具体实施方式ー种面接触弹簧,包括接触板2、与接触板2的左端连接的左变形板11、与接触板2的右端连接的右变形板12,所述左变形板11、接触板2和右变形板12是一体结构,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接触板2与变形板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度,以加强面接触弹簧的強度。如图2、5所示,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向右弯曲,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向左弯曲,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互不接触且与接触板2不接触。左变形板11、接触板2和右变形板12构成“C”形结构。两个变形板在接触板2上的投影之和与接触板2长度之比小于2/3。如图3、6所示,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均向接触板2弯曲且与接触板2接触。左变形板11、接触板2、右变形板12构成“B”形结构。两个变形板在接触板2上的投影之和略小于接触板2长度。当压迫变形板时,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会沿接触板2发生微小位移,因此可以将变形板的自由端设计成较为圆滑的结构,以减小摩擦。如图4、7所示,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向右弯曲,所述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向左弯曲,所述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上下重叠。左变形板11、接触板2、右变形板12构成“ D”形结构。左变形板11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12的自由端上下重叠,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使用时,变形板通过固定套5限位,外力可以使变形板各处的弹力不一致,从而使变形板ー侧变形大,另ー侧变形小,即固定套5上与变形板接触的表面相对于接触板2存在一定的角度。较佳的,所述左变形板及右变形板的两侧边上均设置有缺ロ 3。缺ロ 3为弧形缺ロ3或方形缺ロ 3或矩形缺ロ 3或三角形缺ロ 3或其他形状,如图8、9所示。缺ロ 3的设置,不影响变形板的变形,同时减小了变形板与接触物的接触板2积,使固定套5上与变形板接触的表面相对于接触板2可以形成更大的偏转角度。图10为面接触弹簧应用于插座中的结构示意图,插座包括触片4,触片4的外侧均设置有面接触弹簧,面接触弹簧的接触板2与触片4表面相适配,面接触弹簧的变形板通过固定套5限位,当插头6插入两个触片4之间时,触片4表面与面接触弹簧的接触板2接触良好,井向面接触弹簧的的变形板施加压力,变形板被固定套5限位,反作用给触片4弹力使得接触板2压紧触片4,触片4夹紧插头6。变形板的连接端相邻的两侧边上设置有缺ロ 3,同时,触片4的下端可以不固定,可以使变形板相对于固定套5偏转,从而使得接触板2存在一定偏转,触片4的下端不固定,因此触片4也可以偏转,避免了插头6因エ艺误差导致的与插座接触不良的情況,因此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插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接触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板、与接触板的左端连接的左变形板、与接触板的右端连接的右变形板,所述左变形板、接触板和右变形板是一体结构,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所述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所述左变形板及右变形板的两侧边上均设置有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面接触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板、与接触板的左端连接的左变形板、与接触板的右端连接的右变形板,所述左变形板、接触板和右变形板是一体结构,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所述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向上折返弯曲;所述左变形板及右变形板的两侧边上均设置有缺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触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缺ロ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触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缺ロ为方形或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触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缺ロ为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面接触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向右弯曲,所述右变形板的自由端向左弯曲,所述左变形板的自由端与右变形板的自由端互不接触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