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平面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43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力平面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持座、与上保持座对置的下保持座、与所述上保持座固接的上磁体、与所述下保持座固接的下磁体,所述的上磁体与所述的下磁体具有对置面,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在对置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的距离,所述距离足以使上磁体与下磁体产生磁作用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力弹簧,尤其涉及磁力平面弹簧
技术介绍
通常的,磁力弹簧的结构是将两块磁体相同磁极相对放置(压簧结构)或相异磁极相对放置(拉簧结构),在相对放置的两块磁体的距离不同时,其间两者之间在对置面的法线方向上产生的排斥力或吸引力也不同,此排斥力或吸引力就是磁力弹簧的弹性力。这类磁力弹簧其弹簧刚度特性的可设计性差,弹簧的变形只能在一个直线方向上,可以称之为线弹簧,弹簧的变形量相对较小。专利号为94115233.2的中国专利也提供了一种磁力弹簧的技术方案在铁轭上下内表面沿轴向均布两组定子磁体,上下两组磁体对置且以相同磁极相对,中间动子磁体的两端由轴支撑,动子磁体的南极与定子磁体的北极对置,动子磁体的北极与定子磁体的南极对置。与动子相对置的两定子磁体相邻,动子与定子之间留有微小气隙。此时该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当外力作用在轴上时,磁体间的吸引力力图恢复平衡状态,从而起到弹簧的作用。但是该装置还是只能在沿轴的直线方向上实现弹簧的变形,弹簧的变形量较小,且需要安装两组多块定子磁体,且需要以一种特殊的布置方式布置动子磁体及定子磁体,结构较复杂、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磁力弹簧只能在一个直线方向上产生变形,变行量较小,可设计性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在一个平面的任意方向上产生变形、变形量较大、可设计性好的磁力平面弹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平面弹簧,包括上保持座、与上保持座对置的下保持座、与所述上保持座固接的上磁体、与所述下保持座固接的下磁体,所述的上磁体与所述的下磁体具有对置面,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在对置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的距离,所述距离足以使上磁体与下磁体产生磁作用力。上、下磁体也可以不通过保持座保持,如可直接用螺钉联结或粘接在应用场合。进一步,所述的上磁体与所述的下磁体以相异磁极相对,或者所述的上磁体与所述的下磁体以相同磁极相对。进一步,所述的上磁体与所述的下磁体完全对置。进一步,所述下保持座的上表面具有凸台,所述的凸台具有水平上表面,所述上保持座的下表面开设凹陷,所述的凹陷具有水平底面,所述凸台纳入所述的凹陷,所述凸台边缘与所述凹陷边缘之间留有活动空间。进一步,所述的上保持座、下保持座上设有安装孔。再进一步,所述的上磁体、下磁体均为永磁体。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与上、下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一个平面内的任意方向上在上、下磁体之间具有弹性。2.弹簧的变形量相对较大。3.对置的两块磁体的几何形状可以有多种多样,弹簧的刚度特性可设计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磁体以相异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剖面图。图2是磁体以相异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在受外力F作用下的原理图。图3是磁体以相异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应用实例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磁体以相同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剖面图。图6是磁体以相同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在受外力F作用下的原理图。图7是磁体以相同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应用实例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磁力平面弹簧,包括上保持座1、下保持座2、与上保持座1固接的圆饼状上磁体3、与下保持座2固接的圆饼状下磁体4,所述的上磁体3与下磁体4具有对置面,且以相异磁极相对。磁体设计成圆饼状使得本技术在与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的任意方向上的弹性力具有各向同性。下保持座2的上表面设有凸台6,所述的凸台6具有水平上表面,所述上保持座1的下表面开设凹陷5,所述的凹陷5具有水平底面,所述凸台6纳入所述的凹陷5,所述凸台6的边缘与所述凹陷5边缘之间留有活动空间。凸台6与凹陷5相配合,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的上保持座1、下保持座2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上磁体3、下磁体4均为永磁体,也可以是电磁体,当然也可以是除圆饼状之外的其他形状。上保持座1可以不设凹陷5、下保持座2可以不设凸起6,只要能实现两磁体的在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即可。当上磁体3和下磁体4的对置面积最大时,是一个平衡位置,即磁力平面弹簧处于平衡状态,也即是平面弹簧的自由状态。当上磁体3和下磁体4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的任意方向上,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时,若这个相对移动是使磁体对置面积减少,则上磁体3和下磁体4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所产生的磁场力会抵抗这种相对移动,该磁场力就是平面弹簧所产生弹性力,这个力的方向和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反,起了一个拉簧被拉伸时的所起的作用。图2是磁体以相异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在受外力F作用下,上、下磁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原理图。图中3即为上磁体,4即为下磁体。图3、图4是磁体以相异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多件安装使用的情况,本技术通过螺钉9或其他方式(如粘接)与上平台7、下平台8固定。当上平台7和下平台8受外力作用,上平台7和下平台8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的任意方向产生相对移动时,上平台7和下平台8之间的几个磁力平面弹簧就会起作用,这些磁力平面弹簧所产生的磁弹性力的合力将与两平台之间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就可以阻止的这种移动。本实施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减振、隔振和抗冲击等目的。实施例二参照图5,所述的上磁体3和下磁体4以相同磁极相对,其余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当上磁体3和下磁体4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相距极远时,是一个理论上的平衡位置,即磁力平面弹簧处于自由状态。但由于结构尺寸的限制,上磁体3和下磁体4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不可能是相距极远。只要上磁体3和下磁体4之间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相互远离,直到使磁体3和下磁体4之间的磁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时,即可认为磁力平面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此状态下,上磁体3和下磁体4的对置积不是最大,当上磁体3和下磁体4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受外力作用而相互接近时,则上磁体3和下磁体4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所产生的磁场力会抵抗这种相对移动,该磁场力就是平面弹簧所产生弹性力,这个力的方向和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反,起了一个压簧被压缩时所起的作用。图6是磁体以相同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在受外力F作用下,上、下磁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原理图。图中3即为上磁体,4即为下磁体。图7、图8是磁体以相同磁极对置时的本技术多件安装使用的情况,本技术通过螺钉9或其他方式(如粘接)与上平台7、下平台8固定。当上平台7和下平台8受外力作用,上平台7和下平台8在与磁体对置面相平行的平面内的任意方向产生相对移动时,上平台7和下平台8之间的几个磁力平面弹簧就会起作用,这些磁力平面弹簧所产生的磁弹性力的合力将与两平台之间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就可以阻止的这种移动。本实施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减振、隔振和抗冲击等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磁力平面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持座、与上保持座对置的下保持座、与所述上保持座固接的上磁体、与所述下保持座固接的下磁体,所述的上磁体与所述的下磁体具有对置面,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在对置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的距离,所述距离足以使上磁体与下磁体产生磁作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平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磁体与所述的下磁体以相异磁极相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平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