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006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解决现有连接组件只能实现线接触造成的接触物表面变形,流通能力差,温升高、夹持力不稳定、插拔力大且不稳定,插头磨损量大的技术问题。该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板式的触片、面接触弹簧和上下开口的固定套;触片的上端为自由端,触片的下端为相对固定端,两个触片上对称设置有弯曲部,面接触弹簧包括接触面和与接触面的两端分别相连的变形面;触片位于固定套内,至少一个触片的外侧壁与固定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面接触弹簧的变形面与固定套的内壁接触。弯曲部可以产生足够大的压强,能有效去除触头表面的杂质及氧化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具体涉及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用于插座插排、刀开关、端子连接器的连接组件,只能实现线接触,线接 触易造成被接触物表面的变形,在接触面要求高的场合,这种结构在使用中会造成很大的 不便。例如,为使插座中的触片产生一定弹性,在触片一侧设置一个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 使触片产生弹性,但弹簧与触片之间是线接触,弹簧长时间的对触片施压后,会造成触片变 形,插座中的触片变形后,与插头之间的接触不良,影响流通能力,温升高、夹持力不稳定、 插拔力大且不稳定,插头磨损量大,因此需要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连接组件只能实现线接触造成的接触物表面变 形,流通能力差,温升高、夹持力不稳定、插拔力大且不稳定,插头磨损量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板式的 触片、面接触弹黃和上下开口的固定套;触片的上端为自由端,触片的下端为相对固定端, 所述两个触片上对称设置有向外弯曲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面接触弹簧包括接触面和与 接触面的两端分别相连的变形面;所述触片位于固定套内,至少一个触片的外侧壁与固定 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所述面 接触弹簧的变形面与固定套的内壁接触。两个触片的下端伸出固定套的下边缘后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的宽度大于固定套的宽度。两个触片上各自还包括平面部,两个平面部互相平行,所述弯曲部靠近自由端,弯 曲部的下端与平面部连接,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仅与平面部接触。弯曲部的上端与自由端之间形成的第一瓶颈与插头最先接触,第一瓶颈处两个触 片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平面部两个触片的距离。弯曲部的数量为一个。弯曲部是设置于自由端与相对固定端之间的多个弯曲部。触片上还包括平面部,两个平面部互相平行,从上到下第一个弯曲部的上端与自 由端之间形成的第一瓶颈与插头最先接触,最后一个弯曲部的下端与平面部连接,第一瓶 颈处两个触片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平面部两个触片之间的距离,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与 弯曲部接触。一个触片上的多个弯曲部之间均通过平面部连接,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仅与 最下一个平面部接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弯曲部可以产生足够大的压强,能有效去除触头表面的杂质及氧化物。(2)使单个线接触变成多个线接触或面接触,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与被接触物表 面相适配,接触面积大,分散了对触片的作用力,避免了被接触物的变形。(3)触片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可以满足l_2mm的变形,减少了与导线的 一次焊接,提高了触片的可靠性,焊点减少的同时也降低了接触电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图;图6为“C”形面接触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B”形面接触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D”形面接触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自由端;2_平面部;3-弯曲部;4_第一瓶颈;5_接触面;6_变形面。具体实施方式—种面接触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板式的触片、面接触弹簧 和上下开口的固定套;触片的上端为自由端1,自由端I 一般是V形的,便于插头插入,触片 的下端为相对固定端,两个触片上对称设置有向外弯曲的弯曲部3,弯曲部3是弧形的,对 称的两个弯曲部3形成一个中空的筒状结构。面接触弹簧包括接触面5和与接触面5的两端分别相连的变形面6 ;触片位于固定套内,至少一个触片的外侧壁与固定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 簧,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5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所述面接触弹簧的变形面6与固定套 的内壁接触。两个触片的下端可以分别与盒体固定,也可以通过连接部连接后再与盒体固定。 两个触片的下端伸出固定套的下边缘后通过连接部6连接。连接部6是由两个触片的下端 分别先向外侧延伸,再向下延伸,最后相交形成的;触片的下端通过连接部6连接为一体, 可以满足1-2_的变形,减少了与导线的一次焊接,提高了触片的可靠性,焊点减少的同时 也降低了接触电阻。连接部6的宽度大于固定套的宽度,使得触片不会随触头的拔出而拔 出。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在触片上靠近自由端I处设置有一个弯曲部3,两个触片 上各自还包括平面部,两个平面部互相平行,所述弯曲部靠近自由端,弯曲部的下端与平面 部连接,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仅与平面部接触。弯曲部3的下端与平面部2连接,平面 部的下端直接与盒体固定,弯曲部3的上端与自由端I之间形成第一瓶颈4,第一瓶颈4处 两个触片的距离与平面部2两个触片的距离相等,第一瓶颈4与插头最先接触,利于产生大 的压力,可有效去除触头表面的杂质及氧化物。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在于,弯曲部3的下端与平面部2连接,平面部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后再与盒体固定,连接部的宽度大于固定套的宽度。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相比,区别在于,第一瓶颈4处两个触片的距离 比平面部2两个触片之间的距离小,利于产生大的压力,可有效去除触头表面的杂质及氧 化物;其余的瓶颈处,两个触片之间的距离相同。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弯曲部是设置于自由端与相对固定端之间的多个弯曲部, 触片上还包括平面部,两个平面部互相平行,从上到下第一个弯曲部的上端与自由端之间 形成的第一瓶颈与插头最先接触,最后一个弯曲部的下端与平面部连接,第一瓶颈处两个 触片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平面部两个触片之间的距离,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与弯曲部接 触。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四相比,一个触片上的多个弯曲部之间均通过平 面部连接,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仅与最下一个平面部接触。一个触片上的多个弯曲部 3之间通过平面部2连接。如图6所示,面接触弹簧的两个变形面6相向弯曲且两个变形面6互不接触,所述 面接触弹簧截面呈“C”形。如图7所示,面接触弹簧的两个变形面6分别向接触面5弯曲并与接触面5接触, 所述面接触弹簧截面呈“B”形。如图8所示,面接触弹簧的两个变形面6相向弯曲,所述两个变形面6的自由端互 相重叠,所述面接触弹簧截面呈“D”形。当仅有一个触片与固定套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固定套可以随触片旋转而旋 转,可用于连接端子的结构。固定套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产生各种变形,与触片垂直的固定套的两侧面上设置 有缺口,缺口的位置与两个触片之间的空隙相对应,可以应用在刀开关中,刀开关的动触片 要插入两个触片之间,固定套必须相应的设置有供动触片向下运动的缺口。固定套的上边缘设置有顶盖,触片的上端设置有倒角,便于插头插入,固定套的上 边缘高于触片的上边缘,顶盖用于防止触片随插头的拔出而拔出。为了节约固定套的材料,固定套只要满足能限制变形面6的位置即可,因此,可以 根据面接触弹簧的变形面6的形状,设计不同形状,例如梯形,与面接触弹簧变形面6接触 的固定套的侧面的高度低于另外两个侧面的高度。固定套上还可设置有散热孔,利于散热 和节约原料。变形面6与固定套之间还设置有隔片,隔片是铁镍合金,铁镍合金的制成隔片具 有弹性,在常温下,铁镍合金不弯曲,温度升高,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板式的触片、面接触弹簧和上下开口的固定套;触片的上端为自由端,触片的下端为相对固定端,所述两个触片上对称设置有向外弯曲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面接触弹簧包括接触面和与接触面的两端分别相连的变形面;所述触片位于固定套内,至少一个触片的外侧壁与固定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所述面接触弹簧的变形面与固定套的内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板式的触片、 面接触弹簧和上下开口的固定套;触片的上端为自由端,触片的下端为相对固定端,所述两个触片上对称设置有向外弯 曲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面接触弹簧包括接触面和与接触面的两端分别相连的变形面;所述触片位于固定套内,至少一个触片的外侧壁与固定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 簧,所述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所述面接触弹簧的变形面与固定套的 内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触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片的下端伸出固 定套的下边缘后通过连接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接触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固定 套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触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片上各自还包括 平面部,两个平面部互相平行,所述弯曲部靠近自由端,弯曲部的下端与平面部连接,所述 面接触弹簧的接触面仅与平面部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