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及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692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及太阳能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包括设置在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和副栅线,其中,主栅线的数量为4~10根,宽度为0.1~2.5mm;副栅线的数量为100~200根,宽度为10~39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主栅线以及副栅线的根数,同时减小主栅线以及副栅线的宽度,可以增强副栅线收集光生电荷的能力以及主栅线汇集电流的能力,缩短光生电荷的传输路径,从而能够在制作电池片的单晶或多晶硅片的扩散方阻增大的条件下,保证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较小、填充因子较大,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改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及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环保清洁能源,技术发展非常迅猛。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栅线电极的丝网印刷作为一项关键工序,对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设置在电池片上,通常包括相互垂直的主栅线和副栅线,如图1所示,其中,副栅线通常为60 80根,宽度为40 80 μ m,细而密地设置,布满整个电池片表面,主要作用是收集光生电荷;主栅线相对于副栅线来说比较粗,通常为2 3根,宽度为I 3_,主要作用是将与其相连的副栅线上的电流汇集到一起进行输出。然而,由于作为电池片的单晶或多晶硅片往往采用浅掺杂的PN结,即掺杂P的浓度较低,导致单晶或多晶硅片的扩散方阻较大,通常会达到80 120Ω/口。随着基底电池片扩散方阻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变大、填充因子变小,严重影响了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因此,需要优化栅线电极的设计,以与电池片的扩散方阻进行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及太阳能电池片,以解决太阳能电池的电池片扩散方阻增加,导致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变大、填充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包括设置在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和副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的数量为4~10根,宽度为0.1~2.5mm;所述副栅线的数量为100~200根,宽度为10~39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包括设置在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和副栅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栅线的数量为4 10根,宽度为0.1 2.5mm ; 所述副栅线的数量为100 200根,宽度为10 39 μ 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相对于所述电池片的纵向中心轴呈左右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片的尺寸为156X 156mm时,所述主栅线为4 6根,且相邻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升孙晓娟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