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732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所述萃取容器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检测池,所述检测池位于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所述检测池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萃取容器连通;光源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的检测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一侧,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另一侧;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能够完成整个萃取分离检测过程,并且整个过程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萃取分离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萃取是指两个完全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相接触后,一个相中的溶质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另一个相,或在两相中重新分配的过程。由于萃取具备物质分离、提取、浓缩等功能,萃取分光光度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度高,在分析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验室分析中,一般先采用分液漏斗先进行萃取,再人工把萃取层分离进行检测,萃取过程繁琐,同时使用者接触有毒有害试剂,容易造成对身体的毒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以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以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所述萃取容器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检测池,所述检测池位于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所述检测池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萃取容器连通;光源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的检测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一侧,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另一侧;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开关。优选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通道和控制所述第二通道开闭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底端。优选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上部的溢流管。优选的,上述检测池为连通器,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检测池的左端连通,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左端的一侧,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左端的另一侧。优选的,上述检测池的右端的上端设置有溢流管。优选的,上述萃取容器中设置有搅拌装置。优选的,上述光源和所述检测器可移动的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两侧。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所述萃取容器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萃取容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检测池,所述检测池位于所述萃取容器的下端,所述检测池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萃取容器连通;光源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线的检测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一侧,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池的另一侧;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开关。其中,检测器是用于检测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层的吸光度,来判断萃取层中含有的萃取成分的浓度。使用时,将萃取剂和待萃取的溶液通过进样口放入到萃取容器中,待萃取剂萃取完成后,开启第一开关,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和萃取后的溶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到检测池中,此时,将光源和检测器放置到检测池的合适的位置,光源照射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照射后的光线被检测器接收,检测器分析萃取层的吸光度,判断萃取剂中萃取成分的浓度,从而完成整个萃取分离检测过程。整个过程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进样口 1、萃取容器2、第一开关3、检测池4、溢流管5、第二开关6、第二通道7、光源8、检测器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包括:萃取容器2,萃取容器2上设置有进样口 I,萃取容器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检测池4,检测池4位于萃取容器2的下端,检测池4通过第一通道与萃取容器2连通;光源8和用于接收光源8的光线的检测器9,光源8设置在检测池4的一侧,检测器9设置在检测池4的另一侧;控制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开关3。其中,检测器9是用于检测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层后的吸光度,来判断萃取层中含有的萃取成分的浓度。使用时,将萃取剂和待萃取的溶液通过进样口 I放入到萃取容器2中,待萃取剂萃取完成后,开启第一开关3,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和萃取后的溶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到检测池4中,萃取剂和溶液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当萃取剂的密度大于溶液的密度时,萃取剂位于检测池4的下方,溶液位于萃取剂4的上方,此时,将光源8和检测器9放置到检测池4的下方,光源8照射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照射后的光线被检测器9接收,检测器9检测分析萃取层的吸光度,判断萃取剂中萃取成分的浓度,从而完成整个萃取分离检测过程。整个过程能够防止萃取分离检测过程中萃取剂与人体的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对人体的毒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完成使用重型萃取剂时的自动萃取分离及检测过程,重型萃取剂就是萃取剂的密度大于待检测的溶液的密度。同时,通过控制开关第一开关3,使得重型萃取剂先流入到检测池4中,溶液从溢流管5流出。当控制检测池的体积大于萃取层的体积时,可防止萃取剂的流失,即使萃取剂流失,也是部分流失,不会影响到对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的检测。同时,可以控制萃取剂和待萃取的溶液的体积以及检测池4的体积,使得位于检测池4中的萃取剂和待萃取溶液的位置分布恰当,当萃取完成后,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正好能够被光源照射,进行检测过程。并且,在检测的过程中保持住含有萃取成分的萃取剂和萃取后的溶液两者的液位,即可保证检测过程的完成。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简易、可靠,能实现自动化,并且能自动实现萃取、分离、检测一体化功能。具体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通道7和控制第二通道7开闭的第二开关6,第二通道7设置在检测池4的底端。当检测完成后,开启第二开关6,通过重力作用,将检测池4中的液体通过第二通道7排出,方便进行下一次的操作。其中,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6均可以设置为电磁阀,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具体的,上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检测池4的上部的溢流管5。当萃取剂的密度大于溶液的密度时,萃取剂位于检测池4的下方,溶液位于萃取剂的上方,那么多余的溶液可以从溢流管5排出,检测池4中的剩余液体顺畅的通过第一通道排下。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上述检测池4为连通器,其中,第一通道与检测池4的左端连通,光源8设置在检测池4的左端的一侧,检测器9设置在检测池4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容器(2),所述萃取容器(2)上设置有进样口(1),所述萃取容器(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检测池(4),所述检测池(4)位于所述萃取容器(2)的下端,所述检测池(4)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萃取容器(2)连通;光源(8)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8)的光线的检测器(9),所述光源(8)设置在所述检测池(4)的一侧,所述检测器(9)设置在所述检测池(4)的另一侧;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开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萃取容器(2 ),所述萃取容器(2 )上设置有进样口( I),所述萃取容器(2 )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道; 检测池(4),所述检测池(4)位于所述萃取容器(2)的下端,所述检测池(4)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萃取容器(2)连通; 光源(8 )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8 )的光线的检测器(9 ),所述光源(8 )设置在所述检测池(4)的一侧,所述检测器(9)设置在所述检测池(4)的另一侧; 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开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萃取分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道(7)和控制所述第二通道(7 )开闭的第二开关(6 ),所述第二通道(7 )设置在所述检测池(4 )的底端。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设华邹雄伟杨军文立群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