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前钢管通过孔的前螺母、具有第二前钢管通过孔的中螺母及具有第三前钢管通过孔的后螺母,前螺母设有和第一前钢管通过孔相通的第一后螺纹孔;中螺母设有螺接在第一后螺纹孔内的第一前螺纹段、和第二前钢管通过孔相通的第二后螺纹孔;后螺母设有第二前螺纹段和进气连接部,第二前螺纹段螺接在第二后螺纹孔内,在第一前螺纹段前端面和第一后螺纹孔底面之间设有铜抱环,在第二前螺纹段前端面和第二后螺纹孔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密封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管水压试验装置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不锈钢钢管的水下气密试验是钢管成品检验比较可靠的一种检验方法,它可以直观的检验钢管是否有穿透性的缺陷。以前,一般是在管端上焊接一个堵头和通气头,试压完成后再将堵头和通气头锯切下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浪费严重。授权公告号为CN201731975U、公告日为2011年02月02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自锁式钢管内径封口装置,包括空心螺丝,空心螺丝上依次设置有手柄螺母、固定在钢管内的涨紧装置和锁紧螺母,涨紧装置包括设有套在的空心螺丝上的空心螺母、固连在空心螺丝一端的橡胶圈、设置在手柄螺母与空心螺母之间的左锥形块和设置在空心螺母与橡胶圈之间的右锥形块,左锥形块和右锥形块的锥形部分分别与空心螺母左端和右端锥形配合,橡胶圈位于锥形块和锁紧螺母之间,所述的空心螺母由三块螺母片围成一圈,并在螺母片的外圈套扎橡皮筋。该技术的自锁式钢管内径封口装置,通过空心螺母的自膨胀螺母的外螺纹与钢管内壁产生内部自锁。但是,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其操作复杂、不够方便,在使用的时候,其整体放入不锈钢钢管内,通过手柄螺母挤压左锥形块、右锥形块和锁紧螺母时,空心螺母通过左锥形块和右锥形块之间的锥形配合涨开,使空心螺母与钢管内壁挤压增大摩擦力自锁,但是,在旋转手柄螺母的时候,需要一个东西对空心螺丝进行固定,而空心螺丝整体为圆柱形,固定起来十分麻烦,尤其是需要的力比较大的时候,更加麻烦,一旦用的力不够,就使得空心螺母和不锈钢管内壁之间的自锁力不够,造成自锁失败,使得整个装置从不锈钢管内脱落出来,另外,整个装置密封效果差,其挤压橡胶圈实现对不锈钢管内表面的密封,但是,同时,橡胶圈还有对空心螺丝进行密封,一个橡胶圈要同时满足两处的密封要求,难度大,而且也极大的降低了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密封效果好,对测试的钢管无损伤,对钢管的锁紧十分牢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前钢管通过孔的前螺母、具有第二前钢管通过孔的中螺母及具有第三前钢管通过孔的后螺母,所述前螺母设有和所述第一前钢管通过孔相通的第一后螺纹孔;所述中螺母设有螺接在所述第一后螺纹孔内的第一前螺纹段、和所述第二前钢管通过孔相通的第二后螺纹孔;所述后螺母设有第二前螺纹段和进气连接部,所述第二前螺纹段螺接在所述第二后螺纹孔内,在所述第一前螺纹段前端面和所述第一后螺纹孔底面之间设有铜抱环,在所述第二前螺纹段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后螺纹孔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本专利技术的进口封口装置,采用前螺母、中螺母和后螺母的结构,中螺母和前螺母螺接,后螺母和中螺母螺接,利用中螺母对密封垫的挤压,实现对插入进来的钢管的密封,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密封效果好,对测试的钢管无损伤,利用铜抱环对钢管进行锁紧,锁紧十分牢固,而且,还能够对钢管起到密封的作用,增加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铜抱环包括前锥形段、后锥形段及位于所述前锥形段和所述后锥形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后螺纹孔底面设有和所述前锥形段相配合的前锥形孔,所述第一前螺纹段前端面设有和所述后锥形段相配合的后锥形孔。上述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对钢管的锁紧力,增加了对钢管锁紧的牢固性和密封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铜抱环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同时与所述铜抱环内外表面相通。上述设置,使得铜抱环比较容易变形,增加对对钢管的锁紧力。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段外表面设有径向环形槽。 上述设置,使得铜抱环比较容易变形,增加对对钢管的锁紧力。作为优选,所述中螺母设有位于第二前钢管通过孔和所述第二后螺纹孔之间的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前钢管通过孔的过渡孔,所述过渡孔内设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前后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滑动套和所述过渡孔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圈。上述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在使用的时候,对钢管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套包括前滑动套和外径大于所述前滑动套的后滑动套,所述后滑动套的外径大于所述密封垫外径。上述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在使用的时候,对钢管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前螺纹段前端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上述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在使用的时候,对钢管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前滑动套的长度大于所述过渡孔深度。作为优选,所述后螺母后端设有和所述第三前钢管通过孔相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前钢管通过孔直径。作为优选,所述前锥形段的轴向剖面成70°角;所述后锥形段的轴向剖面成70°角。上述设置,使得前锥形段和后锥形段对钢管锁紧力最佳,效果最好。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密封效果好,对测试的钢管无损伤,对钢管锁紧十分牢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铜抱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螺母,101-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2-第一后螺纹孔,102a-前锥形孔;2-中螺母,201-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2-第一前螺纹段,202a-后锥形孔,203-第二后螺纹孔,204-过渡孔; 3-后螺母,301-第三前钢管通过孔,302-第二前螺纹段,302a-安装孔,303-进气孔,304-进气连接部;4-铜抱环,401-前锥形段,402-后锥形段,403-中间段,403a_径向环形槽,404-轴向开口 ;5-密封垫;6-密封圈;7-滑动套,701-前滑动套,702-后滑动套;8-不锈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见附图1、2、3,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的前螺母1,具有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的中螺母2,具有第三前钢管通过孔301的后螺母3,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及第三前钢管通过孔301便于测试时候,不锈钢管8通过,一般的,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及第三前钢管通过孔301直径相等,其直径均略大于不锈钢管8,以便于锁紧和密封,所述前螺母I设有和所述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相通的第一后螺纹孔102 ;前螺母1、中螺母2和后螺母3采用不锈钢制成,防腐效果好,而且,前螺母1、中螺母2和后螺母3这三个螺母都包含有一端六棱柱段,便于和扳手配合,中螺母2螺接固定在前螺母I上,后螺母螺接固定在中螺母2上,所述中螺母2设有和螺接在所述第一后螺纹孔102内的第一前螺纹段202,和所述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相通的第二后螺纹孔203 ;所述后螺母3设有螺接在所述第二后螺纹孔203内的第二前螺纹段302,同时,在后螺母3的后端还设有进气连接部304,进气连接部304用来和外部连接,通入气体,进气连接部30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连接螺柱,在所述第一前螺纹段202前端面和所述第一后螺纹孔102底面之间设有铜抱环4,铜抱环4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的前螺母(1)、具有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的中螺母(2)及具有第三前钢管通过孔(301)的后螺母(3),所述前螺母(1)设有和所述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相通的第一后螺纹孔(102);所述中螺母(2)设有螺接在所述第一后螺纹孔(102)内的第一前螺纹段(202)、和所述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相通的第二后螺纹孔(203);所述后螺母(3)设有第二前螺纹段(302)和进气连接部(304),所述第二前螺纹段(302)螺接在所述第二后螺纹孔(203)内,在所述第一前螺纹段(202)前端面和所述第一后螺纹孔(102)底面之间设有铜抱环(4),在所述第二前螺纹段(302)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后螺纹孔(203)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5)。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的前螺母(I)、具有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的中螺母(2)及具有第三前钢管通过孔(301)的后螺母(3),所述前螺母(I)设有和所述第一前钢管通过孔(101)相通的第一后螺纹孔(102);所述中螺母(2)设有螺接在所述第一后螺纹孔(102)内的第一前螺纹段(202)、和所述第二前钢管通过孔(201)相通的第二后螺纹孔(203);所述后螺母(3)设有第二前螺纹段(302)和进气连接部(304),所述第二前螺纹段(302)螺接在所述第二后螺纹孔(203)内,在所述第一前螺纹段(202)前端面和所述第一后螺纹孔(102)底面之间设有铜抱环(4),在所述第二前螺纹段(302)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后螺纹孔(203)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抱环(4)包括前锥形段(401)、后锥形段(402)及位于所述前锥形段(401)和所述后锥形段(402)之间的中间段(403);所述第一后螺纹孔(102)底面设有和所述前锥形段(401)相配合的前锥形孔(102a),所述第一前螺纹段(202)前端面设有和所述后锥形段(402)相配合的后锥形孔(202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气密试验进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抱环(4)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轴向开口(404),所述轴向开口(404)同时与所述铜抱环(4)内外表面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气密试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金根,陆明红,向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