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包括置于从动主滚筒两端的轴承座、滚筒固定座和轴承座移位装置,滚筒固定座上设有轴承座支撑平台,轴承座与轴承座支撑平台固定连接,轴承座移位装置与轴承座的一侧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与滚筒固定座形成螺旋副,用于驱动轴承座沿着靠近或远离主传动主滚筒的方向移动,调节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滑移结构,其设置于轴承座与轴承座支撑平台的相对滑移面上,且轴承座的下端面与轴承座支撑平台之间形成一间隙,通过轴承座移位装置带动轴承座沿轴承座滑移结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轴承座与轴承座支撑平台间的轴承座滑移结构,实现两主滚筒间隙的精准、快速调整,提高主滚筒间隙调整效率和安全操作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滚筒干燥
,特别涉及一种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用于两主滚筒间间隙的调整。
技术介绍
滚筒干燥机是食品干燥
最为关键的设备,根据滚筒烘干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滚筒式和双滚筒式。双滚筒又分为主滚筒各带副滚式和主滚筒不带副滚式。双滚筒干燥机有着区别于单滚筒干燥机的技术优势,其不仅可以节约占地面积,还可以节省传动动力,双滚筒干燥机通过单一调频电机通过主传动齿轮3驱动主传动主滚筒I旋转,主传动主滚筒I通过与从动主滚筒2采用大齿轮相啮合,进而实现从动主滚筒2的运转,双滚筒的主滚筒以2-8rpm的转速转动,而其上的布膜滚筒由一端的小齿轮与主滚筒上的同步运转的大齿轮啮合实现传动。由于滚筒烘干的原料种类很多,特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烘干不同特性的原料所需要的两主滚筒间隙也不同,为了使双滚筒干燥机适合于不同物料的烘干,拓展双滚筒干燥机的烘干范围,对双滚筒中两主滚筒间隙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如图1所示,下面以变形淀粉加工为例对滚筒干燥机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将30-40%的淀粉乳由料泵直接泵入到布料器8系统中,布料器8在电动机的牵引下沿双滚筒纵向方向往复运动,将料浆9分布于主传动主滚筒1、从动主滚筒2上或两主滚筒1、2与布膜滚筒6之间,料浆9经过主滚筒1、2及布膜滚筒6的转动并碾压成厚度小于0.2mm的薄膜并粘结在主滚筒1、2的表面。由于两主滚筒内通有8kgf/cm2的饱和蒸汽,粘在主滚筒表面的薄膜不断地进行干燥,当转至气囊剥膜刮刀装置7位置时,薄膜被刮下,并落入破碎及螺旋输送装置4中,被干燥蒸发的水份由排气罩5排出。现有的双滚筒干燥机安装时直接将两主滚筒两端的轴承座下端面与轴承座支撑平台完全接触,在改变烘干物料特性的情况下,若不及时对两主滚筒间隙进行调整,会在两主滚筒间隙处出现漏料现象。由于滚筒干燥机体型较为庞大,单台滚筒干燥机的直径在1.5米以上,其长度在4米或以上,其重量往往在10-15吨,如此庞然大物紧靠人工挪动很难实现,往往需要借助于大吨位吊装设备将其中一台滚筒干燥机吊起,然后再对间隙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模式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每次间隙的调整量也许只有几毫米,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两主滚筒的碰撞,一旦发生主滚筒表面磕碰现象会直接影响主滚筒的布膜效率和成型质量。中国专利文献CN2119960U公开了一种双辊粉碎机,其中被动辊支座上连有丝杠螺母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两辊之间的间隙,其中的被动辊安装在可在机座上部的滑槽内移动的支座上,支座上固连有丝杠和螺母,螺母固定在机座上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支座下端面完全与滑槽相接触,因此,通过旋转丝杠推动支座所需要的作用力较大,这种结构仅用于重量较轻的轻型辊间的间隙调整,如果将此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双滚筒中的两主滚筒间的间隙,由于受力面较大,滚筒重量较重,因此推动轴承座移动需要较大的作用力,较大的旋紧力还会对丝杠产生破坏。因此,亟须一种可对两主滚筒间隙进行精确调整的系统,当改变烘干物料时可轻松对双滚筒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提高间隙调整效率和安全操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双滚筒干燥机中的两主滚筒间隙的精准、快速调整,提高主滚筒间隙调整效率和安全操作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包括置于从动主滚筒两端的轴承座、滚筒固定座和轴承座移位装置,所述滚筒固定座上设有轴承座支撑平台,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移位装置与所述轴承座的一侧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滚筒固定座形成螺旋副,用于驱动所述轴承座沿着靠近或远离主传动主滚筒的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滑移结构,其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与轴承座支撑平台的相对滑移面上,且所述轴承座的下端面与轴承座支撑平台之间形成一间隙,通过所述轴承座移位装置带动所述轴承座沿所述轴承座滑移结构移动。所述轴承座滑移结构包括滑轨和滑槽,所述滑轨沿垂直于所述从动主滚筒的轴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上,所述滑槽成型于轴承座的下端面,且与所述滑轨形成滑动摩擦副。所述轴承座的下端面成型有至少一段凹槽,所述凹槽将所述滑槽分割为至少两段,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滑轨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形成滑动摩擦副。轴承座采用凹槽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轴承座与滑轨的接触面积,较少摩擦力。所述滑轨设置于一固定底板的中部,所述固定底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形成一间隙。可以实现滑轨的快速安装。或优选地,所述轴承座滑移结构包括滑轨和滑槽,所述滑轨沿垂直于所述从动主滚筒的轴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轴承座的下端面上;所述滑槽成型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上,且与所述滑轨形成滑动摩擦副。所述滑轨被分割为至少两段,且呈间断式分布,所述滑轨的下端面与所述滑槽的底面形成滑动摩擦副,可以进一步较少摩擦力,使操作更省力。所述滑轨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自由端的宽度小于其固定端的宽度,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所述滑轨的自由端设置于所述滑槽的中部,所述滑轨的两侧面与所述滑槽形成滑动摩擦副。滑轨的自由端设置于滑槽的中部,使滚筒的重力完全作用滑轨的两个侧面上,减少摩擦面面积,进而进一步较少摩擦力,使旋转丝杆变的更省力。所述的滑轨为横截面为45°的等腰梯形;所述的滑槽为横截面呈45°的等腰梯形,且所述滑槽的深度与所述滑轨的高度相等。所述轴承座移位装置包括:U型连接板,其两侧与所述轴承座的侧面固定连接;丝杆,其水平贯穿所述滚筒固定座且与所述滚筒固定座形成螺旋副,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连接板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内外两侧的丝杆上设有限位螺母,所述丝杆所产生的作用力作用于所述底板上,用于控制所述轴承座的前后移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A.本技术通过在从动主滚筒两端的轴承座与轴承座支撑平台之间的相对滑移面上设置轴承座滑移结构,在轴承座滑移结构的作用下,轴承座的下端面与轴承座支撑平台之间形成一间隙,轴承座移位装置带动轴承座沿轴承座滑移结构移动时,由于减少摩擦面积,因此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滚筒重力作用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实现丝杠的轻松调节。B.本技术所采用的轴承座滑移结构为滑槽和滑轨,其中的滑槽与滑轨采用滑动配合方式,滑槽和滑轨分别固定在轴承座下端面和轴承座支撑平台上,滑轨将轴承座的下端面托起,使轴承座与轴承座支撑平台间形成间隙,同时,轴承座与滑轨还采用间断接触方式,轴承座仅靠滑轨的两侧面作为主滚筒的支撑面,滑动摩擦面小,在重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了摩擦力,因此,更易于实现两主滚筒间隙的调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双滚筒干燥机工作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双滚筒干燥机主滚筒间隙调节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截面剖视图;图5a是图4中的其中一种轴承座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包括置于从动主滚筒(2)两端的轴承座(11)、滚筒固定座(10)和轴承座移位装置(13),所述滚筒固定座(10)上设有轴承座支撑平台(12),所述轴承座(11)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12)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移位装置(13)与所述轴承座(11)的一侧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滚筒固定座(10)形成螺旋副,用于驱动所述轴承座(11)沿着靠近或远离主传动主滚筒(1)的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滑移结构,其设置于所述轴承座(11)与轴承座支撑平台(12)的相对滑移面上,且所述轴承座(11)的下端面与轴承座支撑平台(12)之间形成一间隙(20),通过所述轴承座移位装置(13)带动所述轴承座(11)沿所述轴承座滑移结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包括置于从动主滚筒(2)两端的轴承座(II)、滚筒固定座(10)和轴承座移位装置(13),所述滚筒固定座(10)上设有轴承座支撑平台(12),所述轴承座(11)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12)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移位装置(13)与所述轴承座(11)的一侧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滚筒固定座(10)形成螺旋副,用于驱动所述轴承座(11)沿着靠近或远离主传动主滚筒(I)的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滑移结构,其设置于所述轴承座(11)与轴承座支撑平台(12)的相对滑移面上,且所述轴承座(11)的下端面与轴承座支撑平台(12)之间形成一间隙(20),通过所述轴承座移位装置(13)带动所述轴承座(11)沿所述轴承座滑移结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座滑移结构包括滑轨(14)和滑槽(111 ),所述滑轨(14)沿垂直于从动主滚筒 (2)的轴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上(12),所述滑槽(111)成型于轴承座(11)的下端面,且与所述滑轨(14)形成滑动摩擦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座(11)的下端面成型有至少一段凹槽(112),所述凹槽(112)将所述滑槽(III)分割为至少两段,所述凹槽(112)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111)的宽度,所述滑轨(14)与所述凹槽(112)间隙配合;所述滑槽(111)与所述滑轨(14)形成滑动摩擦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滚筒干燥机之主滚筒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14)设置于一固定底板(18)的中部,所述固定底板(18)通过螺栓(17)与所述轴承座支撑平台(12)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11)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底板(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泉,杨炳南,赵有斌,吴海华,尹学清,王远,林亚玲,何江涛,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