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最少包括一个独立的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由独立的一级制冷子模块和二级制冷子模块组成,一级制冷子模块和二级制冷子模块均包括压缩机、风冷凝器、蒸发器和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风冷凝器、蒸发器和热交换器依次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又与压缩机连接;送风由风机输入依次经二级风冷凝器、回热器、一级制冷模块蒸发器、二级制冷模块蒸发器以及回热器后在出风口形成回风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除湿干燥机系统整体除湿性能比,提供了压缩机制冷量同时满足带式干燥机上下层供热及去湿要求,充分实现湿度控制稳定且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除湿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
技术介绍
除湿干燥机的用途很广,其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潮湿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使之达到理想的状态,而且能去除潮湿环境带来的霉菌;并且除湿机通过运转还可以将潮湿的水分和悬浮微粒除去,使空气变得干爽。除湿干燥机的分类也很多,从热量来源不同可以分为电热式、蒸汽加热式、燃油燃气式和热泵式等,尤其以热泵式除湿干燥机是集合节能与环保型与一体的除湿干燥机,因此在市场使用较多。但是目前热泵式除湿干燥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除湿干燥机在干燥后期频繁启动,除湿干燥机的除湿性能比下降且加快系统的磨损,降低了系统的使用寿命;(2)大功率压缩机启动对电网的冲击很大;(3)除湿风量及冷凝器加热风量配比难于控制,导致冷凝压力提高,除湿量减少;(4)湿度控制波动大,不利于干燥质量的控制;(5)多台机并联使用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多台压缩机,减小对电网的冲击,提高除湿性能比,实现湿度控制稳定,满足带式干燥机上下层供热及去湿要求,且提供制冷系统制冷性能,设备占地面积小的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最少包括一个独立的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由独立的一级制冷子模块和二级制冷子模块组成,所述一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一级压缩机、一级风冷凝器、一级蒸发器和热交换器,所述一级压缩机与一级风冷凝器连接,所述一级风冷凝器与一级蒸发器连接,所述一级蒸发器通过热交换器与所述一级压缩机连接;所述二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二级压缩机、二级风冷凝器、二级蒸发器和热交换器,所述二级压缩机与二级风冷凝器连接,所述二级风冷凝器与二级蒸发器连接,所述二级蒸发器通过热交换器与所述二级压缩机连接;送风由风机输入依次经二级风冷凝器、回热器、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以及回热器后出风口形成回风输出。所述一级风冷凝器与一级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和一级膨胀阀。所述二级风冷凝器与二级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和二级膨胀阀。所述独立的制冷模块安装于保温箱体内,且所述独立的制冷模块最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出风口可以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顶端。所述出风口可以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底部。所述保温箱体下端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冷凝水管连接,用于承接冷凝水,并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台压缩机,满足不同时期除湿量不同的要求,提高了除湿干燥机系统整体除湿性能比;将一级风冷凝器及二级风冷凝器分开设置,降低一级风冷凝器压力,提供压缩机制冷量同时满足带式干燥机上下层供热及去湿要求;可根据空气湿度变化自动启动压缩机台数,充分实现湿度控制稳定;多台独立制冷系统整体设计,占地面积小。干燥后期可提高整机除湿性能比30%以上,通过启动压缩机台数,湿度控制精确,提高产品干燥质量,且可以做到停机均衡,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风冷凝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独立制冷模块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的装配示意图(上送风)。图5是本技术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的装配示意图(下送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5所示,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最少包括一个独立的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由独立的一级制冷子模块和二级制冷子模块组成,当某一个制冷子模块损坏时不会影响另一个制冷子模块的正常工作,制冷模块还是能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制冷效果。所述一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一级压缩机2、一级风冷凝器1、一级蒸发器8和一级热交换器12,所述一级压缩机2与一级风冷凝器I连接,所述一级风冷凝器I与一级蒸发器8连接,所述一级蒸发器8通过一级热交换器12与所述一级压缩机I连接,所述一级风冷凝器I与一级蒸发器8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3和一级膨胀阀10 (采用热力或电子膨胀阀)所有的器件都是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所述二级制冷子模块包括所述二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二级压缩机3、二级风冷凝器5、二级蒸发器7和二级热交换器11,所述二级压缩机3与二级风冷凝器5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所述二级风冷凝器5与二级蒸发器7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所述二级蒸发器7通过二级热交换器11与所述二级压缩机3连接;所述二级风冷凝器5与二级蒸发器7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3和二级膨胀阀9。送风由风机4输入,依次经二级风冷凝器5、回热器6、一级蒸发器8、二级蒸发器7以及回热器6后在出风口形成回风输出。所述独立的制冷模块安装于保温箱体19内,且所述独立的制冷模块最少设置有两个,各制冷模块之间也互不干扰,某一模块损坏时不影响其他制冷模块的正常运行,使制冷效果有了多重保障。所述的一级制冷子模块、二级制冷子模块和送风回风流程的管道和设备设置在保温箱体19内。所述出风口 15可以设置在保温箱体19的上端(上送风),也可以设置在保温箱体19的底部(下送风)并根据出口 15设置位置的不同,所述蒸发器和回热器6分别可设置于保温箱体19的下端或者上端。所述蒸发器与回热器6之间设置有隔板20,回热器6与蒸发器下面设有接水盘16,用来盛装回热器6及上述蒸发器滴下的冷凝水。接水盘16下面设置有冷凝水排水管18,将接水盘16内的冷凝水排放出去。热交换器和压缩机设置在保温箱体19的底座21上。保温箱体19内设置有电器底盘17,电器底盘17上设置有压缩机、风机强电、除湿、加湿、排湿和升温等的控制功能器件。保温箱体19表面还设置有仪表盘14,仪表盘14设置有干燥室温度、湿度、出口风温、电源指示、压缩机运行、风机运行、辅助风机运行、指示设置运行、停止按钮、风机手动、自动按钮、故障指示及复位等参数显示及设置按钮。所述一级和二级压缩机可以是全封闭涡旋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或螺杆式压缩机。所述的一级风冷凝器I和二级风冷凝器5分开设置,降低了一级风冷凝器I的压力,有效提供压缩机制冷量同时可充分满足带式干燥机上下层供热及去湿要求。所述蒸发器可以采用两个(一级、二级)蒸发器或整体式两级蒸发器。所述风冷凝器和蒸发器均包括基管和翅片,翅片安装在基管上,所述基管采用铜光管或内螺纹铜管;所述翅片为铝、铜材料;所述翅片可以是波纹片、天窗式或波纹天窗式等。所述的回热器6为板翅式回热器,所述板翅式回热器包括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相邻隔板之间放置翅片、导流片及封条,相邻隔板之间间隔组成夹层,若干夹层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组成板束,配以封头支撑。所述回热器翅片有平直翅片、锯齿翅片、多孔翅片和波纹翅片等,所述板翅式回热器空气流动型式为叉流或逆流形式。所述保温箱体19中的支架采用钢材、板金加工或铝合金型材;其外壳可以为具备保温性能的复合保温板,保温层厚度不小于25mm,也可以是复合板内层板应具防腐蚀性能良好的热镀锌钢板、铝板或不锈钢板。制冷剂管道采用优质紫铜管,接水盘16可以采用耐腐蚀性铝板或者不锈钢板,冷凝水排水管18可以采用热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冷凝水排水管18有存水弯头设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一级制冷子模块(一级制冷剂流程):一级压缩机2将高温高压过热制冷剂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最少包括一个独立的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由独立的一级制冷子模块和二级制冷子模块组成,所述一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一级压缩机、一级风冷凝器、一级蒸发器和一级热交换器,所述一级压缩机与一级风冷凝器连接,所述一级风冷凝器与一级蒸发器连接,所述一级蒸发器通过一级热交换器与所述一级压缩机连接;所述二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二级压缩机、二级风冷凝器、二级蒸发器和二级热交换器,所述二级压缩机与二级风冷凝器连接,所述二级风冷凝器与二级蒸发器连接,所述二级蒸发器通过二级热交换器与所述二级压缩机连接;送风由风机输入依次经二级风冷凝器、回热器、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以及回热器后在出风口形成回风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热泵除湿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最少包括一个独立的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由独立的一级制冷子模块和二级制冷子模块组成,所述一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一级压缩机、一级风冷凝器、一级蒸发器和一级热交换器,所述一级压缩机与一级风冷凝器连接,所述一级风冷凝器与一级蒸发器连接,所述一级蒸发器通过一级热交换器与所述一级压缩机连接;所述二级制冷子模块包括二级压缩机、二级风冷凝器、二级蒸发器和二级热交换器,所述二级压缩机与二级风冷凝器连接,所述二级风冷凝器与二级蒸发器连接,所述二级蒸发器通过二级热交换器与所述二级压缩机连接;送风由风机输入依次经二级风冷凝器、回热器、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曾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