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82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和冷媒循环管道。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冷媒循环管道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冷媒的循环通道。空调器还包括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的一端与冷凝器与节流阀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其另一端与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用于将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冷媒与蒸发器蒸发后的气态冷媒混合以降低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减低,则压缩机内部电机的温度降低,因此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从而使压缩机在高温环境下能够稳定工作,且大大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空调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会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从而使排气压力增大、空调器的制冷效率大大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空调器通过在冷凝器与蒸发器间引入由卸荷阀及毛细管组成的卸荷旁通回路。卸荷旁通回路与空调器内的制冷毛细管并联。当室外环境温度升高、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过高时,卸荷阀打开,由冷凝器内流出的冷媒不再通过制冷毛细管,而是通过卸荷阀和毛细管进行卸压和节流,经卸压节流后的冷媒再送往蒸发器,从而实现高温条件下制冷的需要。但设置卸荷旁通回路的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制冷时需要采用高温用压缩机实现,耗能较多且压力过高时工作状态不稳定,同时为了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卸荷旁通回路的节流制冷量很小,不能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由上可知,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温环境下能够稳定工作、具有良好制冷效果且能够节约能源的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用以达到在高温环境下空调器能够稳定工作、节约能源且具有良好制冷效果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其中,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道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冷媒的循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与节流阀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流出的部分液态冷媒通过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与由所述蒸发器流出的气态冷媒混合后进入到所述压缩机。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喷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流入到所述压缩机的液态冷媒的流量。所述冷媒喷射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设置于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中的电子膨胀阀和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冷媒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所述冷媒喷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中的第三节流阀;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三节流阀的开度。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用于所述冷凝器与第一节流阀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的液态冷媒和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中的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其中,第一换热管道与所述冷凝器与节流阀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第二换热管道与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连通;第一换热管道中的液态冷媒与第二换热管道中的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所述换热器为由翅片管和翅片管外周套有与翅片管构成热交换区域的外配管组成的U型翅片管。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节流阀,设置于所述连接蒸发器与压缩机的冷媒循环管道上,用于控制流入所述压缩机冷媒入口的气体冷媒的流量。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和第二节流阀与压缩机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的交汇点的四通阀,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管道中的冷媒流动方向。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空调器冷凝器与第一节流阀的冷媒循环管道上设置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由冷凝器的低温高压液态冷媒一部分进入第一节流阀,经第一节流阀减压后变为低温低压液体流入蒸发器中,低温低压液态冷媒在蒸发器内气化成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通过冷媒循环管道回流到压缩机入口进行冷媒的下次循环。同时由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冷媒的另一部分流入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经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流入到压缩机入口,与蒸发器蒸发后的气态冷媒混合,输入到压缩机内部。由于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中的低温高压液态冷媒和蒸发器中的高温低压气态冷媒混合后被吸入到压缩机中,因此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内部电机的温度均降低,相应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从而保证了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中的制冷效率和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中空调器的结构原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主控单元控制电子膨胀阀对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中液态冷媒的流量进行调节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空调器工作在高温环境时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则空调器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冷凝器的冷凝效率低下,从而使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升高。由于压缩机排气温度Td和压缩 — Pd机的吸气温度Ts的关系式为其中,η为压缩过程多方指数,τ为压比,f = 7,Ps Ld - 1J ,Ps为吸气压力,Pd为排气压力。因此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升高,则排气温度便会随之继续升高,由此循环直至排气温度达到临界点后压缩机停机进行自保护,致使空调器工作不稳定且制冷效果变差。本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液态冷媒中的一部分引入到压缩机入口,与从蒸发器回流到压缩机中的高温低压气态冷媒混合后一起被吸入压缩机,降低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内部电机的温度,从而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本技术避免了高温环境下由于排气温度升高而导致压缩机吸气温度升高,吸气温度升高又导致排气温度升高的恶性循环,使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系统可靠性和制冷效果。图1示出了本技术中空调器的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第一节流阀103、蒸发器104和冷媒循环管道105。其中,压缩机101、冷凝器102、第一节流阀103、蒸发器104依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道105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冷媒的循环通道。其中,压缩机101的冷媒出口通过冷媒循环管道105与冷凝器102的入口相连。压缩机101的冷媒入口通过冷媒循环管道105与蒸发器104的冷媒出口相连。冷凝器102的冷媒出口与蒸发器104的冷媒入口通过冷媒循环通道相连,且在冷凝器102的冷媒出口与蒸发器104的冷媒入口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105中还设置有节流阀。进一步,本技术中的空调器还包括: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106。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106的一端与冷凝器102与节流阀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105连通,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106的另一端与蒸发器104与压缩机101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105连通;流出冷凝器102的部分冷媒通过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106流向压缩机101冷媒入口。压缩机101用于对冷媒进行加压。冷媒被压缩机101加压后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并进入冷凝器102。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冷媒进入冷凝器102后,冷凝液化放热,成为低温高压的液体。冷媒由气体状态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低温高压液体状态的冷媒流出冷凝器102后一部分进入节流阀,经节流阀减压后变为低温低压液体流入蒸发器104中,低温低压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104后气化吸热,成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通过冷媒循环管道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其中,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道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冷媒的循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与节流阀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流出的部分液态冷媒通过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与由所述蒸发器流出的气态冷媒混合后进入到所述压缩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其中,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道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冷媒的循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 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与节流阀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冷媒循环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流出的部分液态冷媒通过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与由所述蒸发器流出的气态冷媒混合后进入到所述压缩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冷媒喷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流入到所述压缩机的液态冷媒的流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喷射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设置于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中的电子膨胀阀和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冷媒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喷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液态冷媒喷射回路管道中的第三节流阀;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三节流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丛来王天鸿陈卫星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