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65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56
一种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它涉及一种用于制取煤焦油、页岩油的干馏装置,它要解决现有干馏装置半焦冷却段的热损失大,干馏时间难以精确控制和单炉处理量小的问题。干馏装置主要包括调节挡板、下料管、复合墙、隧道管、辊式下料机、半焦下料机、刮板出料机、单节干馏室和外壳。以辊式下料机为隔离将半焦冷却段分为两段,冷却风在高温半焦段换热,低温冷却段与隧道管相通,干燥气经隧道管进入干燥段,从而利用半焦冷却段的高位热量干馏,利用低位热量干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吨原料可多回收20%的半焦余热,通过辊式下料机精确控制干馏时间且单炉处理量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取煤焦油、页岩油的干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干馏装置的选择有下列的要求:油收率高、处理量大、原料适用性广和水电蒸汽综合能耗低的干馏炉,油收率高一般指要高于原料铝甑含油的85%较好,处理量指工业化的单炉处理量应大于1000t/d,适应性要求易于操作、控制,能适应原料的粒度、含油率、含水率、热崩、热值等性能与处理量的变化。现有的干馏技术还不能满足全部的要求,只是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满足上述条件。现有煤与油页岩的干馏装置可分为外热式干馏炉与内热式干馏炉:外热式干馏炉由于传热率低,处理量小,不易放大,现已经淘汰,很少被采用。而内热式干馏炉又可以按原料粒度分为块状、小颗粒和粉末干馏,按热载体的不同分为气体、固体干馏。一般块状原料多用气体热载体,小颗粒和粉末原料多用固体热载体。气体热载体的内热式立炉应用较广的有鲁奇三段炉、气燃炉、巴西佩特洛瑟克斯炉、抚顺炉和全循环干馏炉等,原料在炉内下行,热气体逆流通过干馏炉内物料。干馏炉结构主要分为干燥预热段、干馏段和半焦冷却段。上段干馏油气,干馏段在500 800°C温度下干馏,下部半焦冷却段被冷却气冷却后外排。鲁奇三段炉和气燃炉的处理量一般为500吨/日,处理量较少,而佩特洛瑟克斯炉处理量大,但能耗较大,投资费用高。固体热载体的内热式炉,应用于工业化的主要有滚筒式内热式炉、流化床内热式炉和鲁奇鲁尔盖斯炉等。它们的特点是原料利用率高,投入高,对设备要求高,且粉末易产生油泥,影响油收率。现有气体热载体干馏装置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半焦排放温度偏高,热量损失大,而降低半焦冷却段的温度需要增大冷却气量,会使干馏温度降低,使干馏段变小,干馏气量的增大,相应动力消耗增加,油收率降低。因此在保证一定的干馏温度的情况下,总会产生较大的半焦热损失。而且出口干馏油气温度低会使重质焦油不宜析出,油收率低,同时还存在干馏时间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因此气体热载体干馏装置存在干馏气的利用与半焦的利用的问题:如佩特洛瑟克斯炉循化气量大,使干馏油气脱轻烃系统处理量大,收油装置投资高,干馏气热值高,但干馏热是由干馏气燃烧提供,半焦热利用率低,相对总能耗较高。抚顺炉可较好的利用半焦热,但气体中含有大量氮气,干馏气热值较低。而鲁奇三段炉的干馏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干馏气热值不高,气体中不可避免的含有氧气,对油收率和油的品质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干馏装置半焦冷却段的热损失大,干馏时间难以精确控制和单炉处理量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本技术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包含料斗、气封、布料机构、人字挡板、干馏气换热管、调节挡板、下料管、复合墙、隧道管、辊式下料机、半焦下料机、刮板出料机、单节干馏室和外壳;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的顶部为料斗,下接气封,气封下面连接布料机构,在布料机构下方一侧开有干燥气出口,布料机构下接人字挡板,在干馏装置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多组单节干馏室,外壳中部开有干馏气出口,下料管与单节干馏室相通,多组单节干馏室通过隧道管分隔,单节干馏室与隧道管间设置有复合墙,隧道管的上部开有干燥气喷口和用于调节干燥气流量的调节挡板以及用于调节干燥气温度的干馏气换热管,在单节干馏室的底部设置有辊式下料机,在单节干馏室的底部辊式下料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却气喷口,再在第一冷却气喷口上方开有热干馏气喷口,在外壳上与热干馏气喷口同一水平高度处开有热干馏气入口,干馏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冷却气喷口和用于排料的半焦下料机和刮板出料机,同时在外壳上与第一冷却气喷口和第二冷却气喷口同一水平高度处开有冷却气入口;其中多组单节干馏室为2 10组单节干馏室间隔排列。本技术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的干燥气出口至下料管为干馏装置的干燥段,下料管至热干馏气喷口为干馏段,热干馏气喷口至第二冷却气喷口为半焦冷却段,半焦冷却段以辊式下料机为隔离又分成高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高温冷却段为热干馏气喷口至辊式下料机,辊式下料机至第二冷却气喷口为干馏装置的低温冷却段,低温冷却段与隧道管相通,低温气体热载体(干燥气)经隧道管进入干燥段,起到干燥煤或油页岩原料并预热的作用。辊式下料机上部的冷却风经与高温半焦换热后升温到干馏温度,与高温气体热载体(干馏气)混合,共同为煤或油页岩的干馏提供热量,这样就充分利用半焦冷却段的高位热量干馏,低位热量用于干燥,干馏段为立式薄片状,与隧道管并列,提高了热利用率。采用本技术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包含以下有益效果:1、干馏装置分成若干薄层式区域,干馏物料被限制在小范围空间,减少集析现象影响,气体传热好,可利用5_ 50mm之间的颗粒原料,原料利用率高。2、通过调整干馏装置中辊式下料机的转数,控制下料量,配合干馏气量,可精确控制干馏时间和干馏温度,提高了煤、油页岩干馏装置的控制性能。3、干馏油中的尘量少,原料煤在干燥时会发生热崩现象,在干燥后期热崩现象尤其明显,而利用本技术原料煤在干燥后期产生的热崩粉尘会被干燥气吹出,避免进入干馏段,进而使焦油中的尘量减少,相应的油泥减少。4、每吨原料煤或油页岩可多回收20%的半焦余热,总能耗降低1% 3.5%,油收率可达85 90%,提高了干馏装置的油收率,降低了干馏装置的热损失。5、当单节干馏室的水平截面为4米高1.5米宽时,单节干馏室的处理量为190 380吨/日,10组一炉处理量可在1900 3800吨/日;当单节干馏室的水平截面为4米长2米宽,单节干馏室的处理量为450吨/日,10组一炉处理量可在4500吨/日,单炉处理量较大。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七煤、油页岩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的示意图,1-料斗,2-气封,3-布料机构,4-人字挡板,5-干燥气出口,7-干馏气换热管,8-干燥气喷口,9-调节挡板,10-干馏气出口,11-下料管,12-复合墙,14-隧道管,15-热干馏气喷口,16-热干馏气入口,18-第一冷却气喷口,19-辊式下料机,21-冷却气入口,22-第二冷却气喷口,23-半焦下料机,24-刮板出料机,25-单节干馏室和26-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以下结合附图1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包含料斗1、气封2、布料机构3、人字挡板4、干馏气换热管7、调节挡板9、下料管11、复合墙12、隧道管14、辊式下料机19、半焦下料机23、刮板出料机24、单节干馏室25和外壳26 ;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的顶部为料斗1,下接气封2,气封2下面连接布料机构3,在布料机构3下方一侧开有干燥气出口 5,布料机构3下接人字挡板4,在干馏装置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多组单节干馏室25,外壳26中部开有干馏气出口 10,下料管11与单节干馏室25相通,多组单节干馏室25通过隧道管14分隔,单节干馏室25与隧道管14间设置有复合墙12,隧道管14的上部开有干燥气喷口 8和用于调节干燥气流量的调节挡板9以及用于调节干燥气温度的干馏气换热管7,在单节干馏室25的底部设置有辊式下料机19,在单节干馏室25的底部辊式下料机1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却气喷口 18,再在第一冷却气喷口 18上方开有热干馏气喷口 15,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其特征在于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包含料斗(1)、气封(2)、布料机构(3)、人字挡板(4)、干馏气换热管(7)、调节挡板(9)、下料管(11)、复合墙(12)、隧道管(14)、辊式下料机(19)、半焦下料机(23)、刮板出料机(24)、单节干馏室(25)和外壳(26);煤、油页岩的隧道管薄层干馏装置的顶部为料斗(1),下接气封(2),气封(2)下面连接布料机构(3),在布料机构(3)下方一侧开有干燥气出口(5),布料机构(3)下接人字挡板(4),在干馏装置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多组单节干馏室(25),外壳(26)中部开有干馏气出口(10),下料管(11)与单节干馏室(25)相通,多组单节干馏室(25)通过隧道管(14)分隔,单节干馏室(25)与隧道管(14)间设置有复合墙(12),隧道管(14)的上部开有干燥气喷口(8)和用于调节干燥气流量的调节挡板(9)以及用于调节干燥气温度的干馏气换热管(7),在单节干馏室(25)的底部设置有辊式下料机(19),在单节干馏室(25)的底部辊式下料机(1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冷却气喷口(18),再在第一冷却气喷口(18)上方开有热干馏气喷口(15),在外壳(26)上与热干馏气喷口(15)同一水平高度处开有热干馏气入口(16),干馏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冷却气喷口(22)和用于排料的半焦下料机(23)和刮板出料机(24),同时在外壳(26)上与第一冷却气喷口(18)和第二冷却气喷口(22)同一水平高度处开有冷却气入口(21);其中多组单节干馏室(25)为2~10组单节干馏室(25)间隔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胡庆文牛玉梅刘跃张洪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胡庆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