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调节变浮力水下平台,属于海洋监测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内陆矿产的不断开发,储存量越来越少,为确保战争储备需求,世界各国逐步向海洋发展。为探索海洋秘密,就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探测和观察,收集海洋相关数据与资料。因而需要开发出一种用于水下监测的平台,用于搭载各种海洋环境监测仪,同时对海洋各个层面进行监测。尽管目前所述平台种类繁多,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平台通过锚系固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对海洋各层面进行探测,但监测范围有限;二是将平台投放于海洋中随波逐流,依据设定时间使其下沉至水下一定深度进行探测作业或上升到水面发射数据,但平台上升或下降所用驱动机构是由电机驱动丝杆带动活塞在液压缸内运动,实现对平台深度调节机构的注油或抽油,从而改变其体积大小。然而当平台在水下工作会受到外界水压的作用,工作环境越深,深度调节机构受到的背压就越大,导致整体结构调节能力不够。而且其采用的电机驱动丝杆的方式导致自锁性能差,在大深度常会出现电机反转、定深精度不准以及调节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自调节变浮力水下平台,实现自动沉浮,且能定期将采集数据传输到控制指挥中心。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调节式变浮力水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发射装置(1)、水下监测仪(2)、稳定盘(3)、控制单元(4)、电池组(5)、耐压壳体(6)、储油箱(7)、深度传感器(8)、深度调节机构(9)、液压脉冲控制阀(10)、双向定量液压泵(11)和电机(12);耐压壳体(6)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的圆柱筒状结构,在耐压壳体(6)顶部装有发射装置(1)和水下监测仪(2),耐压壳体(6)上部外侧装有稳定盘(3);耐压壳体(6)内部装有控制单元(4)、电池组(5)、储油箱(7)、深度传感器(8)、液压脉冲控制阀(10)、双向定量液压泵(11)和电机(12),控制单元(4)通过电缆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式变浮力水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发射装置(I)、水下监测仪(2)、稳定盘(3)、控制单元(4)、电池组(5)、耐压壳体(6)、储油箱(7)、深度传感器(8)、深度调节机构(9 )、液压脉冲控制阀(10 )、双向定量液压泵(11)和电机(12 ); 耐压壳体(6)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的圆柱筒状结构,在耐压壳体(6)顶部装有发射装置(I)和水下监测仪(2 ),耐压壳体(6 )上部外侧装有稳定盘(3 );耐压壳体(6 )内部装有控制单元(4)、电池组(5)、储油箱(7)、深度传感器(8)、液压脉冲控制阀(10)、双向定量液压泵(11)和电机(12),控制单元(4)通过电缆分别与水下监测仪(2)、电机(12)和液压脉冲控制阀(10 )连接,耐压壳体(6 )底部通过液压脉冲控制阀(10 )与深度调节机构(9 )连接; 深度调节机构(9)包括接头体(13)、油囊端盖(14)、油囊(15)和油囊护罩(16);接头体(13)位于油囊(15)开口密封端面处的凸出部分,接头体(13)和油囊(15)成一体,油囊(15)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军财,苗建明,任宏伟,王德亮,高频,杨江涛,甘文兵,刘书峰,孙畅,杨小辉,张素伟,李莉,杨勇,王松,张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