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803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和导流翼板;其中承载浮筒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刚性骨架及搭载平台,包括连接环、泡沫、密封挡板、两个耐压筒体;所述导流翼板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外层防护罩和导流罩,包括填充层、支撑架和橡胶包覆层;所述导流翼板包覆在承载浮筒外侧,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依据不同使用情况,多个承载浮筒可通过其上的金属连接法兰顺序连接组成不同长度的水下浮筒平台。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可进行探测设备搭载,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搭载能力及减振效果,可抵御一定的冲击,流线型结构减小了流体阻力系数,提高了其在水流及涌浪环境下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的设计与制造。
技术介绍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国际社会逐步加大了打击恐怖活动的力度,然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恐怖活动的种类和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与传统恐怖活动相比,水下恐怖袭击具备隐蔽性高、成本低、破坏能力强、易攻难防等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微型潜器、蛙人装备的迅速发展为水下恐怖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得通过水下发起对核电厂水源入口和排放口,大桥基础、水电站、大坝、港口、码头装置以及海军设施等关键目标的攻击成为可能。在缺少水下安保系统的水域,微型潜器、蛙人可以携带爆炸物、化学生物制剂等破坏性物品轻易地躲过水面监控,从容地对确定的目标进行攻击。正因为存在这种非对称性恐怖袭击的可能,近几年来,水下防御的发展也呈水涨船高之势,各国纷纷加速水下防务建设。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外水下监测措施主要是通过水下系留平台搭载声、光、电、磁等探测设备,对一定范围内的水域进行全天候水下探测与监视。但此类水下系留平台多由金属框架和浮球等部分组成,搭载能力有限、抗冲击能力差,在水流及涌浪环境下,抖动严重,稳定性较差,且多为单点式系泊平台,对系统探测精度及范围有一定的影响,无法满足大范围水域水下安防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涉及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的设计与制造,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保证水下平台具备较大的搭载能力,在水流及涌浪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提高搭载系统的探测精度及探测范围,同时可抵御一定的冲击,提升水下平台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和导流翼板;所述导流翼板包覆在承载浮筒外侧,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所述承载浮筒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刚性骨架及搭载平台,包括连接环、泡沫、密封挡板、两个耐压筒体,分别为耐压筒体A和耐压筒体B ;其中两个耐压筒体A、B平行排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环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接环沿耐压筒体A、B的轴向均布;耐压筒体A、B内部填充泡沫,两端部通过密封挡板密封;两个耐压筒体A、B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金属连接法兰;所述导流翼板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外层防护罩和导流罩,包括填充层、支撑架和橡胶包覆层;其中支撑架固定在两个耐压筒体A、B之间,支撑整个导流翼板的填充层和橡胶包覆层;填充层粘接在两个耐压筒体A、B以及支撑架的外围并形成流线型导流翼板外形,起到抗冲击作用;橡胶包覆层上设有防水拉链,为开合式结构,包覆在填充层外部。依据不同使用情况,通过承载浮筒上的金属连接法兰,可将两个以上的水下浮筒平台顺序连接组成不同长度的水下浮筒平台。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可通过在连接环上设置安装件进行探测设备搭载,搭载设备可以安装在橡胶包覆层内部,也可以通过连接环安装在橡胶包覆层的外部。优选耐压筒体为玻璃钢材质,填充层为聚氨酯泡沫材质,支撑架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材质,橡胶包覆层采用织物增强型橡胶。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能满足不同探测设备搭载能力的需求;由于设置有承载浮筒与泡沫,所以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搭载能力及减振效果;由于采用了流线型导流翼板及由前端填充层与尾翼填充层组成的耐冲击保护层,可抵御一定的冲击,流线型结构减小了流体阻力系数,提高了其在水流及涌浪环境下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承载浮筒单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抗冲击导流翼板示意图。其中,1-承载浮筒、2-导流翼板、3-连接环、4-泡沫、5-密封挡板、5_密封挡板、6-耐压筒体A、7-金属连接法兰、8-前端填充层、9-支撑架、10-尾翼填充层、11-橡胶包覆层、12_耐压筒体B。具体实施方式图广3显示了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组成示意图,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I和导流翼板2 ;所述导流翼板2包覆在承载浮筒I外侧,通过粘接工艺连接而成,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所述承载浮筒I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刚性骨架及搭载平台,包括连接环3、泡沫4、密封挡板5、两个耐压筒体,分别为耐压筒体A6和耐压筒体B12 ;其中两个耐压筒体A6、B12平行排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环3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接环3沿耐压筒体A6、B12的轴向均布,保障密封及结构强度;为了提供足够大的浮力,耐压筒体A6、B12外壁选用玻璃钢材质,其内部填充有低吸水率、闭孔型耐压泡沫4,耐压筒体A6、B12两端部通过密封挡板5密封;采用此种结构的目的在于,并联排列的耐压筒体A6、B12在水流环境下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及耐冲击能力;内部填充的泡沫4可防止在外壁受损时耐压筒体A6、B12进水,保证平台浮力不会有大的损失,同时泡沫4可起到一定的降噪减振效果。为了保证连接环3与耐压筒体A6、B12粘接的可靠性,连接环3也采用玻璃钢材质,连接环3上预埋有标准圆螺母,可作为搭载探测设备的连接接口,以满足不同探测设备的搭载要求;两个耐压筒体A6、B12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金属连接法兰7,保障承载浮筒I的密封及结构强度。所述导流翼板2是整个水下浮筒平台的外层防护罩和导流罩,包括填充层、支撑架9和橡胶包覆层11 ;其中支撑架9为ABS材质,通过粘接固定在两个耐压筒体A6、B12之间,支撑整个导流翼板2的填充层和橡胶包覆层11,在支撑架9上还开有过线孔;填充层粘接在两个耐压筒体A6、B12以及支撑架9的外围并形成流线型导流翼板2外形,由前端填充层8和尾翼填充层10组成,采用聚氨酯泡沫材质,在水下浮筒平台受到冲击时起到一定的缓冲及减振作用;橡胶包覆层11采用织物增强型橡胶,为开合式结构,保护内部填充的泡沫4及承载浮筒I不受流水浸蚀;使用时将搭载的探测设备安装在连接环3上后,通过专用的防水拉链将导流翼板2缝合为一个密闭的整体,保护探测设备。也可以通过连接环3将探测设备安装在橡胶包覆层11的外部。导流翼板2为流线型结构,整体密度通过配平调整为接近于水,在不损失承载浮筒I浮力的同时改善了流体性能,提高了水下浮筒平台的稳定性。依据不同使用情况,通过承载浮筒I上的金属连接法兰7,可将两个以上的水下浮筒平台顺序连接组成不同长度的水下浮筒平台,以满足不同探测设备的搭载要求。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在某试验区进行各项性能测试验证,其工作性能稳定,满足使用要求。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1)和导流翼板(2);所述导流翼板(2)包覆在承载浮筒(1)外侧,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所述承载浮筒(1)包括连接环(3)、泡沫(4)、密封挡板(5)、两个耐压筒体,分别为耐压筒体A(6)和耐压筒体B(12);其中两个耐压筒体A(6)、B(12)平行排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环(3)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接环(3)沿耐压筒体A(6)、B(12)的轴向均布;耐压筒体A(6)、B(12)内部均填充泡沫,两端部通过密封挡板(5)密封;两个耐压筒体A(6)、B(1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金属连接法兰(7);所述导流翼板(2)包括填充层、支撑架(9)和橡胶包覆层(11);其中支撑架9固定在两个耐压筒体A(6)、B(12)之间,支撑整个导流翼板(2)的填充层和橡胶包覆层(11);填充层粘接在两个耐压筒体A(6)、B(12)以及支撑架(9)的外围并形成流线型导流翼板(2)外形;橡胶包覆层(11)上设有防水拉链,为开合式结构,包覆在填充层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I)和导流翼板(2);所述导流翼板(2)包覆在承载浮筒(I)外侧,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 所述承载浮筒(I)包括连接环(3)、泡沫(4)、密封挡板(5)、两个耐压筒体,分别为耐压筒体A (6)和耐压筒体B (12);其中两个耐压筒体A (6)、B (12)平行排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环(3)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接环(3)沿耐压筒体A (6)、B (12)的轴向均布;耐压筒体A (6)、B (12)内部均填充泡沫,两端部通过密封挡板(5)密封;两个耐压筒体A (6)、B (1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金属连接法兰(7); 所述导流翼板(2)包括填充层、支撑架(9)和橡胶包覆层(11);其中支撑架9固定在两个耐压筒体A (6)、B (12)之间,支撑整个导流翼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栋刘金标秦亚军高频袁晓宇仝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